「底薪+提成」已經留不住人才!出路在薪酬體系的變革!

導讀

任正非曾指出:基層要有飢餓感,是因為生存需要,重當前利益。中層要有危機感,是因為競爭需要,做持續利益。高層要有使命感,是因為發展需要,創長遠利益,雖然利益是企業與員工核心驅動,但決定不能成為唯一動力。

“底薪+提成”已經留不住人才!出路在薪酬體系的變革!

然而:

現在企業還在用的傳統薪酬模式帶來的什麼?

  • 傳統薪酬結構設計: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加班工資+技術工資+績效工資+提成(分紅)獎勵…
  • 這種設計最大的缺點是:

1) 彈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業務崗位的固定部分可達80%以上。

2) 無法衡量:員工收入與其價值不能相對有效地衡量出來。

3) 薪酬與員工價值失衡:價值應等於價格,員工付出、創造的結果與其收入沒有直接對等關係。

工作量 = 產值 + 價值

薪酬的彈性越大,員工的創造力就越強!

如此基層如何來的緊張感?

案例:

劉老闆經營一家生產製造廠,他最近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公司業務部整體氛圍非常不好,業績一般不說,業務員也完全沒有去拼搏的想法和狀態,甚至不少人有離職的打算。而老業務員仗著手裡有穩定的客戶資源,很多安於現狀。劉老闆表示,這樣下去公司都很難繼續維持生存啊。

我們都知道,除了銷售,其他都是企業成本。作為掌管企業利潤的最核心部門,業務部倒了,那就意味著整個公司都要倒了。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設計激勵性的薪酬模式,讓業務員有持續提高業績的動力和幹勁,並願意死心塌地跟著公司幹。

“底薪+提成”已經留不住人才!出路在薪酬體系的變革!

劉老闆的公司業務員是採取底薪+提成的方案,並且提成的比例也是按等級的。

“底薪+提成”已經留不住人才!出路在薪酬體系的變革!

這樣的設計有哪些漏洞和問題?

  • 1、因為業績越高,提成越高,所以業務員為了獲取高提成,私下拼單
  • 2、業務員一旦發現這個月拿到高提成的概率很小,就會把業績推到下個月。
  • 3、不少銷售員因為達不到高業績指標,提成點數很低,對公司產生不滿,從而離職。
  • 4、為了將自己的銷售級別提上去,很多銷售員忙於搞關係,滋生企業內部的管理腐敗。
“底薪+提成”已經留不住人才!出路在薪酬體系的變革!

劉老闆也嘗試過給員工加工資,加底薪也有,加提成也試過,剛開始員工還會很興奮,但是過段時間一切又恢復原狀,加薪似乎沒半點影響,久而久之,劉老闆也陷入了是否要給員工加薪的困境中。

這樣的設計有哪些漏洞和問題?

  • 1、有的銷售員為了獲得當月的高提成,將業績拼到其他銷售員,以達到表面上的高業績。
  • 2、也有銷售員發現當月業績達不到高提成目標,將業績硬推到下個月。
  • 3、還有不少銷售員因為做不到高業績,但由於低業績的提成點數很低,內心存有諸多不滿。
  • 4、為了達到更高銷售級別,有的銷售員不是在業績上做文章,而是鑽空子、搞關係。

業務員的薪酬怎麼加才更適合?

“底薪+提成”已經留不住人才!出路在薪酬體系的變革!

薪酬管理體系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從兩個角度考慮:一是業務人員,二是非業務人員。業務部門是賺錢的部門,其餘的部門都是成本。

小結:

很多企業在設計銷售崗位薪酬激勵的時候,通常都是按照底薪+提成的方式來進行工資發放。從激勵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模式顯得比較的單一,激勵不夠豐富多樣。激勵單一的結果,最終也會體現在銷售的業績上面來。

所以說,一個企業的薪酬績效模式是否具備豐富的激勵性。多樣性,對於企業的發展、員工的積極性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因素在裡面。

對此,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 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想了解更多績效實操方法,也可以私信我,保持更緊密交流互動

如果你也想擁有拼命努力的員工,請點擊購買【績效核能】一書。給員工加薪不加成本,實現員工拿高薪,企業拿到高績效的共贏結果!

解決:員工流失快,執行力不夠,物料成本浪費嚴重的種種困惑,教你如何一步步盤活人才!

書內附數十個行業設計案例,同時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