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建盞達到的巔峰究竟有多高?這是重回巔峰系列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事實上建盞創造了非常多個紀錄,包括世界的,中國的。

一、巔峰上的巔峰,古代中國文藝經濟最繁榮、科技進步最快的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茶盞。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科學技術史學者李約瑟認為,對科技史而言,宋朝的意義大於唐朝。宋朝也可謂是古代中國歷史上科技進步最快的時代。

中國歷史學家鄧廣銘和漆俠則認為,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

史學家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可見宋代的文化、經濟、科技(對農業時代而言)之空前繁榮,於史學界有所公論。而建盞又是宋朝君臣筆下的「第一茶器」。

可以說建盞曾是巔峰上的巔峰。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二、最高咖位代言,古代中國身份最高的人物——皇帝親自為建盞背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以帝王之尊撰寫茶書,並在茶書中特別寫明如何挑選、鑑賞使用茶盞,宋徽宗是五千年來頭一位,也是最後一位。

▼《大觀茶論》書影與徽宗畫像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宋徽宗《大觀茶論》

三、宋代第一茶的官配第一盞

宋人有云:“天下之茶建為最,建之北苑又為最。”

北苑茶,產於建州。建窯盞,也產於建州。兩者產地距離不到40公里。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北苑貢茶的採選進貢,在宋代有明確系統的紀錄。北苑御茶園的興衰時期,也與建窯的興衰高度重合。

作為皇帝的宋徽宗,作為福建路轉運使的蔡襄親筆提出建盞無可替代的地位,再加上《宣和遺事》中的記載,以及「供御」、「進琖」底款的證明,和建茶最為相配的無疑是建盞。

“夏四月,(徽宗)燕蔡京內苑,輔臣、親王皆與。……又以惠山泉建溪異毫盞,烹新貢太平嘉瑞茶(建茶一種)飲之。”

——《宣和遺事》

“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蔡襄《茶錄》

四、世界上最長的龍窯

宋代建窯遺址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現龍窯數十座,百米以上龍窯多座。

其中最長的一條為135.6米,創下世界紀錄至今未被超越。數據說話,童叟無欺。

每座大型龍窯,一次可以燒數萬只盞,可見當時建窯盛況之空前絕後。

▼位於大路後門的最長龍窯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五、黑釉瓷藝術的最高代表

建盞的燒製工藝,釉色的純度,分相-析晶釉的變化,都是海內外公認的黑釉瓷技藝之巔。

總有不認識建盞的朋友要說我王婆賣瓜,這個鍋真沒辦法背,權威的出版圖書都是這麼說的。

中國科技史、中國陶瓷文化史均可證▼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六、日本國寶級文物中比例最高的中國瓷器,天目相關書籍永遠拿建盞做封面

日本國寶是日本政府對文物的最高分級。

日本官方認定的國寶級文物中,瓷器只有14件,有8件是中國瓷器,8件中有4件是宋代建盞,含3件曜變盞,1件油滴盞。

從數量上看,光是建窯一個窯口的瓷器,就佔了日本國寶瓷器的28.5%,更是佔了日本國寶瓷器中“唐物”的半壁江山。

以天目為主題的書籍,封面也都是建盞(不一定是曜變,兔毫也有做過封面)。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七、曜變盞被日本古籍稱為天下第一重寶、被日本NHK電視臺稱為陶瓷史上最大不解之謎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八、建盞原材料中的含鐵量,所有瓷器中最高

數據可證▼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除變態高的含鐵量外,另外建盞的燒製溫度也是日用瓷中數一數二的,1300°是小意思,最高甚至可達1400°。

這也就導致第九個紀錄的誕生。

九、成品率,所有瓷器中最低,宋代曜變更是百萬裡挑一

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瑕疵品,是燒製建盞的日常。即使到了現代,成品率問題都無法解決。

宋代油滴完整器極少,曜變更是全世界只有三隻,中國僅杭州南宋皇宮遺址出土過殘件。

十、新紀錄,7800萬的宋代油滴盞

這隻盞的成交,刷新了很多圈外人對建盞的認知,畢竟還是有太多人感受不到黑釉瓷的美,也總覺得建盞這一糙又黑還不對稱的碗號稱多牛X是有心人在炒作。

然而事實勝於雄辯。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建盞拍賣行情這幾年都在肉眼可見飆高。有宋瓷研究者覺得這還遠未達到建盞應有的頂點。

畢竟靜嘉堂那隻國寶級曜變盞在一百年前還能交易的時候就已經有超出一億的成交記錄。

現在是被定為國寶不能流入市場了,否則不知道要翻多少倍。而這隻創紀錄的油滴盞,也並非是建窯油滴盞中最頂級的(當然完整且能在市場流通的油滴盞也沒幾隻了)。

十一、千年建盞再續輝煌

唯有建盞

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推崇備至。

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親自為建盞著作。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北宋·趙佶《大觀茶論》

宋徽宗《大觀茶論》有云:“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不僅如此,徽宗還用建盞表演分茶之事,茶宴群臣。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北宋·趙佶《文會圖》局部

在那個年代,皇帝就是超級巨星,全國人民都是他的粉絲。尤其還是一個這麼文藝的皇帝。他喜歡什麼,全國就風靡什麼。

在宋代,全國風靡用建盞鬥茶、吃茶也是事實,幾乎所有的宋代名流都留下過讚美建盞的詩詞。蔡襄、蘇東坡、米芾、范仲淹、蘇轍、黃庭堅、歐陽修都寫過。

宋代經濟文化繁盛,文人的審美有著相當的高度,同時禪宗思想在宋代得到廣泛傳播,禪宗思想影響下,平淡風格是士人畢生追求的高雅的藝術境界。

“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蘇軾《評韓柳詩》)這句評語正與禪宗理路相通,反映出文人普遍渴求的審美心境。

建盞的青黑之色,宛若夜空的深邃、空無之感,恰好契合了禪宗無的境界、侘寂之美。又有中的微妙,賦予高度的讚美。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建盞作為皇室御用茶具至今,雖經歷多多年斷層,但通過近代大師們的努力,建陽建盞逐漸開始恢復其原始全貌,從斑斕多彩的鷓鴣斑,到鏗鏘有力的兔毫盞,全面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陶民·盞盟人古法柴燒油滴盞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看建盞創逆天記錄,再續輝煌~


▲陶民·盞盟人古法柴燒兔毫盞

建盞有區與其它瓷器和藝術品,內斂卻又豪放。

謝謝大家讀完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