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贄襟懷坦蕩,韓愈隔年上榜

陸贄襟懷坦蕩,韓愈隔年上榜​今天我們來說說韓愈,他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在中國散文發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768年,韓愈出生在一箇中小官僚家庭,他父親最高只做過縣令一類的小官。三歲時父親去世,年幼的韓愈跟著哥嫂回到河南老家。7歲時哥哥去京城,他又跟著去首都長安。十多歲時,哥哥被貶嶺南,不久病故,年少的韓愈又跟著嫂嫂,扶著兄長靈柩返回中原。韓愈生活的時代,唐朝藩鎮割據,中原是塊多事之地,經常遭逢戰亂。為了避亂,韓愈一家去往南方。不停地遷居、顛沛流離,這給韓愈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對他日後有深刻影響。韓愈很早就失去了父母,這樣的孩子很容易沉溺於精神世界中,對於韓愈來說,他喜歡沉溺於書籍的世界。

在他的世界,時間是上下幾千年,看見的都是古代的英雄豪傑,都是超傑俊逸的靈魂。久而久之,他覺得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員,只覺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理想的種子也就種在了心中。

一次,韓愈參加博學鴻詞科的考試,寫了一篇文章。主考官陸贄批閱以後,感到文章觀點沒什麼可取之處,判了個不及格。第二年,韓愈又參加了博學鴻詞科的考試,在寫文章的時候把去年的那篇文章,連題目帶內容,一字不改的又寫了一遍,交了上去。擔任主考官的還是陸贄,看到韓愈的文章後,很快想起他去年看過這篇文章,還把他判為不及格。見作者如此執著,陸贄這次認真研讀,最後他竟然決定,把韓愈這篇文章判為第一名。

陸贄的助手提醒他說:“同樣的文章,去年您把它判為不及格,今年卻要改判為第一名。您這樣做不是要告訴大家,去年您是判卷失誤嗎?這件事情如果傳到皇帝的耳朵裡,怕是不好吧?”聽了助手的勸誡,陸贄淡淡一笑,說:“為國家選拔人才是我的責任,因為我的誤判,已經耽誤了韓愈的前程。如果為了掩蓋自己的過錯,今年還是維持原來的判斷,我豈不是錯上加錯了?”

沒過多久,皇帝知道了這件事情,他不但沒有責罰陸贄的失職,反而稱讚他的胸懷寬廣、一心為國。陸贄的坦蕩和磊落不但化解了韓愈的不滿,更使二人成為了志趣相投的摯友。

為人處世,越是襟懷坦蕩,敢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的人,越能夠得到人們的尊重。陸贄改判試卷,既體現了他忠於職責又體現了他光明磊落的做人原則。於公於私都值得人們欽佩。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陸贄襟懷坦蕩,韓愈隔年上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