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感想四——從主席的一滴淚說人類爲什麼會流淚?

偉人的第一次流淚

長征感想四——從主席的一滴淚說人類為什麼會流淚?

公元1935年6月初,飛奪瀘定橋的第2天,紅軍經過激戰,挺進川西華林坪,突遇空襲,一顆炸彈落在毛澤東的身邊,警衛員們飛身撲了上去……巨大的爆炸聲後,毛安然無恙,警衛員陳昌奉當場炸死,小紅軍胡昌保嚴重炸傷。毛澤東抱著胡昌保說:“會好起來的,會好起來的,我們抬著你走。”小紅軍微弱的聲音回應道:“主席,我感覺血已流進我肚子裡了,我不行了,我沒什麼牽掛,主席多多保重!”當場死在了毛的懷抱裡,當毛站起身時他掉下了淚,親自埋葬了小紅軍胡昌保,且隊伍前行很遠後,毛澤東又折回去又添了一抔土。據毛澤東的機要秘書黃有鳳回憶,這是人生第一次看見毛澤東唯一流淚。

為什麼人類會情不自禁的流淚?

長征感想四——從主席的一滴淚說人類為什麼會流淚?

我先引入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利.契克森米哈萊提出的兩個概念:

一是精神熵:是人生的一種常態,通常會精神混亂或人生痛苦,且兩者是相關的。

二是心流:是人生的一種瞬態,精神熵的反面,通常會精神振奮或春風得意,排解精神混亂和人生痛苦。

如還不理解,我簡單比喻下:你和你夫人、或你和你先生婚後日常生活的常態是精神熵,熱戀最炙熱或ML達到頂點的瞬態是心流。

基於此理論,解釋如下:

當我們少年時,無憂無慮,精神熵小於心流,突出表現為喜怒無常。

當我們青壯年時,煩惱纏身,精神熵大於心流,突出表現為不苟言笑、故作堅強、男兒有淚不輕彈。

當我們老年時,無慾無求,精神熵小於心流,突出表現為又迴歸小孩。

當然,也有少數高人,一生中永遠精神熵小於心流,如竹林七賢的阮籍,經常駕著馬車、裸露身體、放浪形骸,偶遇山林,時而大笑、時而大哭。對於大多數人,只有被心流擊中時,才會高興或流淚,我認為毛澤東就屬於此情此景被心流擊中而流淚,進而再次激勵自己: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你明白了嗎?生活中當你看見祖國強大的畫面、美好生活的片段、精妙絕倫的故事,突然表現為潸然淚下或會心一笑,就是被心流擊中了。

想做人還是做神?

長征感想四——從主席的一滴淚說人類為什麼會流淚?

叔本華說過:“人生就像鐘擺,在痛苦和倦怠中徘徊”,希望我們在掙扎的時候,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畢竟我認為:

想哭就哭,外化為人

想哭不哭,內化為神

毛澤東可供記載的流淚,再也沒有出現過,可見偉人也無法逃脫痛苦和倦怠的鐘擺式徘徊,或許多流幾次淚、多被心流擊中幾次,後續的文化大革命、三年自然災害……

普天之下,99%以上都外化為人,當有人慾內化為神時: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備註:圖片來自於網絡,少數文字來源於研究,如侵權,請聯繫作者確認是否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