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共享,鄰里互助,禪城共享社區富有人情味

物品共享,邻里互助,禅城共享社区富有人情味

物品共享,邻里互助,禅城共享社区富有人情味

捐贈物資、借用物品、尋求幫助、提供服務……在禪城區塔坡社區“共享+小屋”,每天都有社區志願者值班,社區居民可供共享的物品或技能,以及他們的需求都會被登記入冊。對於修水管、換燈泡、借輪椅這些小問題,往往通過聯繫有技能或物品的居民,在社區內第一時間得到解決,而對於解決不了的問題,社區黨員志願者會把問題向居委會反映。

今年7月,禪城區在全區全面鋪開共享社區建設,社區裡的街坊,通過物品、技能、活動共享,捅破“最熟悉陌生人”的一層窗紙,讓溫情脈脈的睦鄰友好關係迴歸社區。

物品共享,邻里互助,禅城共享社区富有人情味

在社區進行技能共享。圖片來源:禪城區文明辦

共享社區小百科

“共享社區”,即以黨建為統領,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重構社區信任機制。實際操作中,項目將在社區黨委引領下,由小區內具備一定技能、擁有閒置資源或剩餘時間的黨員幹部率先參與進來,在系統平臺上登記其特長或家中閒置資源,居民採用“點單”的形式獲取服務和資源。社區黨員群眾可憑藉“愛心積分”兌換自己想要的服務,黨員群眾的志願服務也會量化為“愛心積分”存入“愛心銀行”,實現“服務得積分、積分享愛心”的良性循環。

物品共享,邻里互助,禅城共享社区富有人情味
物品共享,邻里互助,禅城共享社区富有人情味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今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了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上要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要求。

9月14日至16日,國內社區治理領域最高規格會議——第三屆中國社區治理論壇,在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舉行。禪城區作為全國6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之一,受邀在論壇上作經驗介紹。

來自全國各地的社區治理領域專家學者、創新單位代表齊聚一堂,交流社區治理經驗,探討社區治理創新。他們認為,社區是城市管理體系中的基本單元,要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來精心呵護這一社會細胞。

延續論壇注重將理論研究與地方實踐相結合的作風,與會代表分組參觀了南京市建鄴區興隆街道奧體社區等三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實地感受南京市建鄴區基層社區治理的相關探索。

禪城區作為廣東省唯一受邀參會的創新實驗區,在論壇上向全國作經驗介紹。禪城區民政局局長李木全代表禪城區作了題為《以共享打造有效社區呼喚“熟人社會”溫情迴歸》的演講,圍繞禪城區如何通過社區居民的物品、技能共享打造有效、熟人社區,重構社區溫情的系列探索和成效作了經驗分享。

禪城區以共享打造有效社區的治理探索,得到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李強的認可。李強認為,禪城區外來人口眾多,群眾利益訴求更加多元,能針對時代痛點、以問題導向探索打造共享有效社區,構建熟人社會,難能可貴,希望禪城繼續完善和優化相關探索,提供可複製的經驗。

在短短的時間裡,禪城區為何受邀面向全國介紹創建經驗、分享社區治理成果?禪城探索究竟做對了什麼?取得哪些明顯的成效呢?

舉措

豐富共享“內涵”拓展共享“外延”

物品共享,邻里互助,禅城共享社区富有人情味

塔坡社區共享小屋

禪城區民政局局長李木全此番代表禪城區在論壇上作經驗介紹,他表示,禪城有效社區建設概括起來就是“一二三”:構建一個激勵融合共享機制,搭建線上線下兩個雙重服務平臺,拓展三級聯動的多元化特色公共服務體系,不斷豐富共享的內涵和外延。

一個機制,即以人為本,構建激勵融合共享機制。國家民政部提出,要探索符合我國特色的城鄉社區治理模式,讓居民擔當社區治理主角。禪城區認為,開展有效社區建設,關鍵在於如何調動居民參與,讓群眾真正成為社區治理的主角。

在調動人的積極性上,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是解決領頭雁的問題,也就是說,誰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有效社區建設的前期,禪城區以社區黨組織為龍頭,充分發揮小區在職黨員、離退休老黨員、流動黨員、“三官一師”等群體的領頭雁作用,先亮身份、先亮技能、先提供服務,形成領頭雁效應,活躍小區共享氛圍,帶動身邊居民參與。

第二個是解決互信問題,就是陌生人之間怎樣放心地施以幫助和接受幫助。禪城區在一門式行政服務改革的經驗基礎上,有效社區建設創新引入“區塊鏈”技術,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力,將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結合,通過禪城區一門式服務實踐中很成熟的IMI身份認證的方式進行實名註冊,由政府為個人信用“背書”,全面解決網上人員真實身份確認問題,確保提供服務者身份的真實性,保護被服務對象的相關隱私,這克服了信息時代虛擬空間裡成員身份核實難的痛點,讓供需雙方都放心。

第三個是解決居民參與的持續動力問題。引入“積分銀行”,對居民的共享服務進行“積分制”管理,即居民提供服務可獲得“愛心積分”,“積分”存入“愛心銀行”,當居民有需求時,可在“銀行”裡支取“積分”獲取服務。實現“服務得積分、積分享愛心”的良性循環,建立融合激勵共享機制。

在構建機制的基礎上,禪城區開闢兩個平臺兩條路徑,搭建社區生活共同體。

一是開闢物品共享和技能互助兩條路徑,激活社區“沉睡”資源。在共享理念下,究竟有哪些東西是可以共享的?針對社區黨員、居民職業、能力和家庭物品多樣化的特點,改變傳統的“擁有”“產權”等觀念,開闢社區居民之間物品共享、技能互助兩條路徑,將社區黨員、居民家中的閒置資源和空餘時間整合起來,有效對接群眾需求,形成信任、共享、互助的良好氛圍,消除社區隔閡,打造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守望相助的社區生活共同體。

二是“線上”“線下”互融互通,搭建社區共享互助平臺。線上開發共享社區APP,將居民群眾可共享的資源、所需的服務信息發佈在平臺上,“需求清單”和“服務清單”可在系統上智能對接,共享行為簡化為“掌上動作”,實現了黨員服務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線下拓展互幫互助渠道,搭建“共享小屋”等物理空間,社區居民可以在這裡發佈可共享的物品、技能和活動信息,打造集聚社區正能量的場所,為居民面對面、零距離交流創造實體條件。

此外,禪城區實行區鎮街三級聯動,拓展多元化特色公共服務體系。在街道層面建設“微服務中心”,以“大數據、微服務”為突破口,打造鎮街層面的服務樞紐,統籌共享各類民生服務資源,“愛心課堂”“平安通”“居家養老”“長者飯堂”“救濟幫扶”等180餘項社區專項服務,全部納入共享服務網絡。

在片區層面,以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為陣地,鏈接、整合社區資源,以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合服務為主要手段,打造綜合型的社區共享服務主陣地。禪城已建成家庭綜合服務中心17個,覆蓋區內89%的村居,每年整合的社區內外資源超過300項。在全區層面,強化頂層設計,圍繞群眾最急需的公共服務需求,統籌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打造具有示範引領性的服務項目,比如禪城區的特色服務項目長者飯堂,採用政府補貼一點、企業讓利一點、社會資助一點、居民自費一點的多方共享參與形式,每年累計服務超過30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區域內不斷豐富共享“內涵”的同時,共享的“外延”在不斷拓展,將共享理念與扶貧工作有機結合,讓共享資源在扶貧攻堅中發揮出了更大效益。通過有效社區的平臺,發動社會各界向佛山對口幫扶的四川涼山州學校及困難群眾捐贈電腦設備等物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成效

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精準投放黨群服務

物品共享,邻里互助,禅城共享社区富有人情味

北江社區共享物資專區

據李木全介紹,截至目前,禪城區有效社區建設的試點工作有序推進並全面鋪開,共有2844名黨員、超2.3萬名群眾參與,提供共享物品超1.2萬件,共享技能9大項20餘種技能,受益人數超1.3萬人次,項目得到國務院參事室、省民政廳等上級部門的調研指導,得到了一大批主流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李木全表示,禪城區的有效社區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要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禪城區推進基層善治的有益探索,目前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效。

一是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有效社區與“一門式”改革、社會綜合治理雲平臺構成了禪城基層治理的“鐵三角”,實現民心在基層聚集、問題在基層解決、服務在基層拓展,推動靜態社會管理向動態社會治理的轉變。

二是黨群服務投放更加精準。有效社區成為黨委政府推動公共服務供給改革的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掌握社區居民的所想所盼,將服務與需求進行精準對接,延伸社區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獲得感。三是為黨員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打開接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

啟示

黨建統領問題導向創新治理

物品共享,邻里互助,禅城共享社区富有人情味

太極拳技能共享活動。圖片來源:禪城區文明辦

據禪城區委政策研究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禪城區以共享理念建設有效社區的探索來看,目前有三大方面的啟示。一是堅持黨建統領。有效社區建設過程中,禪城區意識到,“抓社區就是抓黨的執政基礎”,“小社區”其實是“大工程”,堅持以社區黨建為統領,充分發揮黨員“八小時以外”的先鋒模範作用,動員黨員“八小時內服務單位、八小時外奉獻社區”,密切黨群關係,實現以基層黨建統領基層治理。

二是突出問題導向。改革都是問題倒逼出來的。“哪裡有問題就改哪裡”“需要什麼就改什麼”。和一門式、雲平臺的改革一樣,禪城區的社區治理也是以問題為導向,堅持問題導向是禪城打造有效社區的初衷和旨歸,兩萬多名群眾的參與、一萬多群眾受益,實現問題解決在基層,服務拓展在基層,就是最好的證明。三是創新治理。在推進有效社區建設過程中,禪城區用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技術、創新的機制,系統破解社區治理的新問題,構建激勵融合共享的創新機制,打破人與人的隔閡,重構社區人與人的信任。

在信息化時代下,禪城區以問題為導向,勇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分別在政務服務、產業發展、社會治理領域進行探索,通過信息化的槓桿,撬動了個人、企業、社區等各方力量參與到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中來,政府逐步從管理者向賦能者轉變,必將有力地助推禪城創造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機制最優的發展新優勢。

物品共享,邻里互助,禅城共享社区富有人情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