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發朋友圈的是什麼人?什麼心理?

80後小范


我經歷了QQ到微信的過程,在群裡天天發消息霸屏的一類是做產品的,每天打開微信,全是網店發出的產品信息,這些人大多是好友兼職所為,處於面子又不好刪除,只能採取屏蔽產品發送消息。

還有一類是極度自戀的人,他們怕被人遺忘或有一種顯擺的意思,每天通過微信曬大餐,曬美照,曬名牌,向大家展示消費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類人自有她的生活方式,也有認同和接受他的群體,正所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自己開心就好。


少鹽少魚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朋友圈,有的時候會在裡面分享自己的日常和一些比較開心的事情。

但有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自己朋友圈裡總有些人天天都喜歡發一些自己的自拍,或者是一些無病呻吟的句子。剛開始看的時候還覺得沒有什麼,但是時間一長就會覺得很煩。就好像日子很平凡沒有什麼事情,但總有一些人不管是什麼事情都喜歡發一個動態。

大多數人對這樣的朋友都是沒有好感的,偶爾的分享一下自己的日常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但如果次數過於頻繁的話,就很令人討厭了。而且有的人就連生病去醫院看病也要發一個動態,總要博取別人的關注。其實像這樣的人大多數在現實生活中是並不怎麼受歡迎的。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真的很受歡迎的人,他們平時會沒有人找他們聊天嗎?這應該是不可能的吧,而這些經常發動態的人,他們不過就是想得到別人的關注罷了。如果已經有人去關注他們了,又何必天天發動態呢?如果有人經常找他們聊天,他們可以和對方分享自己的日常,沒有必要天天發動態啊!不管是什麼人。確實都有喜歡分享自己心情狀態的時候。

可是如果只是一些小事的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不當一回事,除非是一些特別開心的事情,否則沒有人願意拿出來天天跟別人分享。而這些沒有什麼意義的日常讓人看多了也會覺得很煩。就好像大多數人談戀愛的時候都喜歡跟自己的對象聊一些生活的瑣事,這種情況很正常,但如果把這些分享到自己的空間就顯得不太恰當了。

和男女朋友分享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朋友圈裡的朋友並不是你的男女朋友,他們沒有必要去看一些關於你的一些瑣事。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天天發動態的人太煩了,因為生活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不可能說每一天都有驚心動魄的事情發生。總是發一些平淡無奇的小事,又有什麼意義呢?不過就是增加別人對你的關注罷了。

可是往往通過這種方式的基本上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因為如果對方不喜歡你的話,是沒有什麼興趣想要知道你的生活是什麼樣的。而經常發動態的人,基本上都是沒有男女朋友的人,如果有的話,他們會把平時的日常分享給對方,而不是選擇發朋友圈。有的時候還是要適當保持一些神秘感的,不需要經常發朋友圈,這種事情做多了也會容易讓人覺得反感。

真的有什麼事情的話可以給自己的好朋友分享一下,大多數人都是沒有耐心去看你的生活的。尤其是女孩子,保持神秘的話會更讓別人對你有好感,通過那種方式去獲得別人關注,也不見得是一個多麼好的方式。不如減少自己發動態的次數,生活是自己的,不是給別人看的。





三農梅哥


就是個虛擬網絡社會交往平臺,不必枉思量。

至於什麼心態?

你在社會中,什麼心態,在網絡中,就會有什麼心態!!!

因為,一切都是心理投射(內向投射和外向投射)

按社會心理學社會動機分類:

親和動機

親和,就是個體不想孤獨,希望與他人在一起,建立協作友好聯繫的一種心理傾向。雖然,合群,在人際吸引上層次較低,但是,親和需要,會引起親和動機,從而引起親和行為。

你是那個另類的人嗎?

其實,親和起源於依戀,在生命早期是親子之間的依戀,父母在,孩子就沒有焦慮和不安。

從依戀走向親和,是合格的社會化行為!!!

有些人,過多的揣測經常發朋友圈的人,認為安靜勝過一切,其實,你不喜歡完全可以屏蔽,你可以的。如果你有意見,就屏蔽,就這麼簡單,甚至刪除。你為什麼不那麼做呢?說明,你有壓力了,你焦慮了,從壓力源到臨床相的中介過程中的認知調節機制發生了障礙——失去了對局面的控制~這是你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因為朋友圈是社會的,不是你個人的。

親和動機有幾個作用~

1.滿足個體某種社會性需要,比如交往、歸屬、愛的、尊重的需要。

所以,發朋友圈,怎麼就不行?

難道,非得在線下互動嗎?

難道,人不需要交往嗎?不需要歸屬嗎?

有人說,

發朋友圈就是為了炫耀,

發朋友圈就是為了排解空虛寂寞,

發朋友圈就是為了利益…………

我想說的是,

炫耀怎麼了?排解空虛寂寞又怎麼了?為了利益又怎麼了?

還是那句話,

你不想看,完全可以屏蔽!!!

為什麼不想看,又不屏蔽呢?

是你的認知出現了問題,你該問自己是什麼心態,不應該問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至於發什麼內容,什麼動機,你決定不了,你只能決定你自己!!!

外邊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受害者就是肇事者!!!

2.獲得信息

就是發朋友圈的人,一定希望有反饋。因為信息少,人就會有不安全感。個體為了個人生存和發展,必須獲得有意義的信息。

都可以獲得反饋信息,指導個體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每個人,

一定要懂得,

任何平臺,都是一塊地,我們就是大地上的種子,是需要陽光雨露的。

有希望建立關係的(不熟悉的人)

有繼續維持關係的(熟悉的人)

有的是被動服從的(都點我也點,比如領導發的)

3.減輕心理壓力

高興時,共享快樂

痛苦時,排解憂愁

這有錯嗎?

你家孩子考上清華,不需要分享嗎?

你職稱評為高級,不需要分享嗎?

今天父親節給老爸做了一桌佳餚,不需要分享嗎?

………………

只要誰發朋友圈,就是炫耀,就是求關注,就是求存在,就是秀……這麼看問題太偏激,也不客觀,這個問題出現,不在於別人,在於自己,是自己的問題。

總之,

除了親和動機之外,還有成就動機、權利動機、侵犯動機。

但是,不管什麼動機,什麼內容,都不必枉思量。如果不喜歡,覺得煩,可以屏蔽,但是,這個治標不治本。

歸根結底,是自己心態出了問題。

朋友圈,就是一個虛擬平臺,就是一個社會交往平臺從線下轉到線上,形式變,內容不會變的平臺。

如果總覺得發朋友圈的人有問題,那是錯的,是你自己出現了問題,你需要調整自己,一切向內看,外邊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受害者就是肇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