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我们就是三千年,就比英、法等国要伟大

手里的这本书是钱先生的《中国通史》,在钱先生的口中,我国老厉害了!

钱穆:我们就是三千年,就比英、法等国要伟大

说是中国通史,倒也的确是通史,从三皇五帝讲到辛亥革命,就是略微简短了些,全书二百来页,十四万字,是言简意赅的典型,称之为国史大纲倒还不错。


PS:钱穆先生另有著作《国史大纲》,比这本书的内容要丰富。

在讲三代历史时,因有一帮疑古派认为商代以前没有历史,甚至有大禹是爬虫的说法,钱先生表示很愤慨,他说:

“总之,我们就是三千年,就比英、法等国要伟大,甚至罗马、希腊亦比不上我们。胡适说:‘中国的大学历史很短,北京大学只有四十年。外国大学已有六百年。’但我国汉武帝时,亦有大学。而二百五年前的耶鲁大学,只有五十本书。试想一想,我们中国当时有多少本书?英、美、法怎么同我们比啊!”

这个说法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我会认为太过自大,但从钱穆先生口中说出,想必是很有底气的。

钱穆:我们就是三千年,就比英、法等国要伟大

不过钱先生的有些说法的确令人匪夷所思,比如他说:

“在中国二十四史中,根本没有专制政治,没有封建社会,这只是外国人说的。”

首先没有专制政治?这个我就有点难以理解,所谓皇帝的金口玉言难道不是专制政治吗?那个“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啥意思?

在本书另外一个角落里,我大概弄懂了钱先生所说的“没有专制”是啥意思,说秦始皇死后本意要传位于扶苏,但胡亥假传圣旨招扶苏进京,扶苏和蒙恬明知是矫诏,但依然决定赴死,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可以反叛的,可以反叛却没有反叛,可见这选择权在他们自己手中,因而是民主的,而非专制的。

钱穆:我们就是三千年,就比英、法等国要伟大

如果非要这么说,好像也有点道理……

另外没有封建社会?这个我也理解不了。对于“封建”这个词我曾做过一番研究,封建的本意为封邦建国,比如武王灭纣后,给功臣分封土地,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封建社会就已经不存在了,虽然后有汉高祖封王、明太祖封王,不过那都是特例,昙花一现而已。

郡县制是秦朝以来运行时间最长的制度,现在之所以仍将旧社会称为封建社会,那是马克思的说法。马克思认为不管你封不封王,只要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那就是封建社会。

钱穆:我们就是三千年,就比英、法等国要伟大

但钱先生口中的封建社会,我搞不懂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全书出现的频率挺高,每次出现好像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如谈周公辅政时,钱先生对周公很推崇,不仅因为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还因为他为人办事从不赶尽杀绝,他封商之子孙于商丘,夏之子孙于杞国,舜之子孙于陈国,凡是古代帝王的,其子孙均有分封,所以钱先生说:

“封建制度是中国人的光荣,而且不采用帝国主义。”

谈到汉高祖封王时,钱先生说:

“周朝封建……秦国不封建,汉高祖刘邦再封建……此举汉高祖实不如秦王高明。”

谈到中国近代史,钱先生又说:

“中国今日之社会少了一个封建,无团结之庄园,故受人欺辱,因为是分开的、个人的,故吃了不封建的亏。”

这个封建,在钱先生口中时好时坏,那么封建到底好还是不好?个人认为,大体上是不好的,但在特殊的环境里中,又是极好的,我勒个擦,典型的中国人思维!

就拿周公封建来说,他封建的目的是让被灭国的人有个居住之所,这不是很好吗?所以钱先生说:

“罗马人征服了外国人,便要他做奴隶;中国人打垮了匈奴,请他进长城以内入住。”

这个情境下的封建是好的,但封建又易导致地方割据,所以说汉高祖封建又是不好的。那为什么又说近代吃了不封建的亏呢?因为有封建,就有封建势力,而近代中国却是一盘散沙,啥势力都没有,所以备受人欺辱。

一个封建就扯出这么多道道,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