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原陽十萬農民喜慶豐收節

人民法治網訊(記者王瑞平 田波濤 通訊員 卞瑞峰 王學偉)

金秋送爽,五穀飄香。9月23日,以“慶祝豐收 弘揚文化 振興鄉村”為主題的原陽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太平鎮水牛趙村盛裝開幕。農民朋友們歡聚一堂,共享文化盛宴,共慶豐收喜悅。

河南原陽十萬農民喜慶豐收節
河南原陽十萬農民喜慶豐收節

活動以“黃河鼓魂”大型稻田鼓舞慶豐收拉開序幕,除設有農民文化藝術、特色農產品、旅遊景區、旅遊產品、民間民俗美食等展區外,現場還開展了“捉魚捉鱉、喜‘閱’豐收”為主題的農耕文化體驗活動,充分挖掘原陽美麗鄉村傳統農事民俗,給遊客展現鄉村豐收喜慶圖景。

河南原陽十萬農民喜慶豐收節
河南原陽十萬農民喜慶豐收節

據瞭解,本次豐收節將持續到9月26日,旨在助力脫貧攻堅、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做大做強原陽特色農產品品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

河南原陽十萬農民喜慶豐收節

近年來,原陽縣在確保傳統農業穩產增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優質水稻、優質蔬菜、優質花生、優質紅薯、優質小麥產業,打造五大特色種植示範區。發展稻田養蟹、稻田養鰍等立體生態種植面積4000畝以上。推進標準化、品牌化生產,提升“原陽大米”品牌影響力。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和支持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圍繞優勢產業佈局,大力推進特色農業發展,積極打造和培育集生態、休閒、觀光、體驗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產業項目,農業產業不斷實現轉型升級。今年上半年全縣農業氣象光、熱、水條件總體較好,縣委、縣政府注重糧食生產,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良品種種植面積擴大,全縣糧食單產繼續提高。夏糧實現豐收,為全年糧食生產和全縣經濟的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2017年全縣穩定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05.5萬畝,總產量84.6萬噸,較上年增長1.6%。2018年夏糧播種面積105萬畝,總產量50.6萬噸,秋糧種植達89.8萬畝,預計總產量可達40萬噸。

河南原陽十萬農民喜慶豐收節

原陽縣是省級貧困縣,目前全縣還有26個貧困村,4957戶。今年來,該縣扶貧統領經濟社會全局,以產業扶貧為抓手,推動特色“種、養、加”等產業鏈向貧困村、非貧困村延伸覆蓋,讓扶貧對象分享更多的農業全產業鏈增值收益,並建成一批扶貧對象參與度高、帶動性強的特色優勢產業扶貧基地,共投入產業扶持資金9947.7萬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4個,貧困戶產業增收覆蓋率達到262%。目前,全縣上下正為實現今年脫貧摘帽發起總攻。

河南原陽十萬農民喜慶豐收節

該縣縣委書記郭力銘表示,下一步原陽縣將以水稻“高質高效”示範創建為抓手,以“稻漁共養”為特色,積極實施“原陽大米提質增效推進工程”,強力壯大糧食特色產業。通過採取修渠引水,擴大面積;標準生產,高質高效;強化監管,穩定市場等措施,確保5年內全縣優質水稻種植規模達到20萬畝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