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渤海灣微風習習,秋天的來臨,意味著成千上萬只候鳥即將遷徙。位於樂亭縣沿海的野生鳥類救助站裡,田志偉正在給鳥兒們餵食,一群小灰雁搖搖擺擺地跟在田志偉身後,“這幾隻曾經受過傷,趁這段時間我要把它們餵養好,讓它們趕得上遷徙大軍”。
樂亭縣地處渤海灣腹地,擁有方圓600多平方公里的灘塗溼地,是華北最大的候鳥遷徙區,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候鳥成群結隊在此休憩停留。作為一名候鳥保護志願者,2011年,田志偉在這裡建起了救助站。截至目前,經田志偉救治、收養並野化之後放飛的野鳥已超過3000只,這裡已經成為候鳥的溫暖港灣。
田志偉小時候就和鳥類結緣。12歲那年,田志偉撿到兩隻鴿子,他便把它們養了起來,這一養,就是接近40年。在樂亭,田志偉是家喻戶曉的“養鴿專家”,如今生活在救助站裡的三十多隻鴿子,就是當年那兩隻鴿子的後代。
2004年初冬的一個早晨,田志偉接到朋友的電話,在鹽場附近的灘塗上有很多大鳥,有的已經死去,有的生命垂危。匆忙趕到現場的田志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4只東方白鸛橫七豎八地漂浮在冰冷的水面上,潔白的羽毛潮溼而凌亂,有的微弱地翕動著長喙,有的在痛苦地顫動著翅膀……
憑藉養鴿的醫療知識,田志偉讓這些傷鳥得以康復。幾個月後,當獲得重生的鳥兒在田志偉的眼前能夠翩翩起舞了,他含著淚把它們送到了唐山市大城山野生動物園。“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能私養,更不能捕殺!它們在鬼門關走了這一遭,該有一個安全舒適的家了。”田志偉動情地說。
東方白鸛
全世界共有八條候鳥遷徙路線,樂亭處於中亞至澳大利亞遷徙路線上,飛越萬里長途遷徙的鳥兒,需要在這裡休養生息、補充能量……每逢候鳥遷徙季節,幾個月的時間裡,田志偉就一直在海岸線周邊巡視護鳥,遇到傷病的鳥兒就及時救治,發現捕鳥人設下的粘網就立即拆除。
2011年,他自掏腰包7萬餘元,承包了附近一塊廢棄的荒地,建起了佔地177平方米的鳥類救助站。“灰雁、白鸛、鸕鷀一類的很溫順,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像草原雕、蒼鷹屬於猛禽,得住‘單間’。鳥兒們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比如說遺鷗有潔癖,人一碰它,它就要扎到水裡去洗澡。”田志偉一邊給鳥兒餵食,一邊向記者介紹著救助站裡的“嘉賓”。
救助站裡現有一百多隻鳥,有的是因傷而來,有的原是鳥蛋,經過他人工孵化成活的。“這些救助站裡的‘嘉賓’,經過療養和野化,終究會放歸大自然。”談起鳥兒的未來,田志偉略顯憂傷地說道。
救助站為鳥類生養休息提供了場所,但真正救助鳥類還需要豐富的知識,僅憑當年的養鴿技術遠遠不夠。只有初中文化的田志偉,在學習上有一股子韌勁:解不開的疑問想方設法地聯繫專家請教,哪裡組織講座、論壇,不管多遠都趕去參加,他細心地記錄著救助站裡每天的日常工作和鳥兒們的生長變化。
黑翅長腳鷸
目前,他認識和了解的鳥類由最初的幾種增加到現在的700多種。他能從鳥兒的體態和鳴叫聲中,快速而準確地判斷鳥兒的傷情,也能熟練地給受傷的鳥兒喂藥、縫合、接骨。
2014年以來,田志偉先後人工孵化出了黑翅長腳鷸、白額燕鷗、環頸鴴、反嘴鷸等一千多隻野生鳥,共有7個種類。今年6月,他申報的專利“關於黑翅長腳鷸人工輔助繁育方法”,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批覆,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鼓舞。“下一步,我還要申請人工繁育物種雜交斑頭鵝的專利,因為人工繁育技術對於拯救瀕危鳥類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談起未來,田志偉信心滿滿。
(記者 李如意 通訊員 趙翠婷)
更多林業故事
閱讀更多 中國林業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