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雲檢察」人大代表說,這件事體現了江蘇檢察的情懷……

9月19日,全國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戰推進會在南充召開。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陳國慶,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陳洪波,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最高檢特約檢察員,各省區市和軍事、兵團檢察院代表參加會議。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推進會上,江蘇省檢察院作為6家先進單位之一,第一個在大會上作了經驗交流發言,全國人大代表支月英聽後稱讚說:

“江蘇檢察機關將司法救助工作精心精細精準服務脫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體現了江蘇檢察機關的情懷。”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江蘇檢察機關做了什麼?

精心精細精準

2016年以來,共辦理救助案件2381件,救助當事人及其近親屬2563人,發放救助金2185.1萬元

今年4月高檢院部署開展“深入推進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專項活動以來,救助貧困戶349戶,發放救助金540.97萬元

主要做法

統一認識,多措並舉

精心構築救助扶貧格局

★確立脫貧攻堅優先救助機制。

全省有62家檢察院制定了救助工作辦法。

以連雲港灌雲縣檢察院為代表的30家檢察院與各地扶貧辦等部門加強溝通聯繫,建立健全救助線索相互移送、定期聯席會議及救助情況通報等機制,明確了扶貧部門應當將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移送檢察機關予以司法救助的七種情形,確立檢察機關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優先救助的原則。

★打造司法救助信息化平臺。

運用信息化思維,打造“國家司法救助智慧平臺”,構建信息化司法救助綜合體系,實現便捷救助申請、智能輔助決策和公開透明運行。

將司法救助系統搭載於檢察在線微信公眾號,集網上申請和案件進度查詢於一體,實現司法救助的信息化、“無紙化”。

蘇州檢察機關“1+N”救助法被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廣泛宣傳。

★深化跨部門聯動機制建設。

目前全省有40家檢察院與民政、教育、殘聯等相關職能部門會籤《關於建立國家司法救助與其他救助銜接機制的意見》,為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精準性開展司法救助提供了制度保障,構建了聯合救助機制和脫貧攻堅服務保障平臺。

加強協作,認真審查

精細開展救助扶貧工作

★加強檢察機關內部協作,積極主動救助。

省、市、縣三級院控申部門主動與案管、公訴、民行等各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暢通信息渠道,確保進入檢察環節符合救助條件的案件都能及時告知控申部門,啟動救助程序,形成司法救助扶貧工作的合力。

★加強救助情況審查,實現精準扶貧。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將開展司法救助工作與民政救助、農業生產等多項措施銜接,依救助對象實際情況給予有針對性的精細化救助和扶貧措施。

邳州市院在對被害人提供救助後,多次進行家庭回訪,瞭解被救助人家庭生活情況。針對家中老人勞動能力較弱的實際,聯繫村委會安排老人原地就業,參加村裡手工活個體作業收尾包裝工作,並針對老人種植農作物有困難的情況,多次走訪村委會,由村委會在春收兩季聯繫農機戶給老人耕種收穫,檢察機關提供化肥等肥料,幫助老人解決農作物種植問題,使被救助家庭擺脫了貧困。

拓展途徑,綜合救助

精準實現救助扶貧實效

★拓寬資金來源,有效緩解困境。

江蘇省檢察機關注重整合社會資源,多渠道注入資金,從而形成以財政投入為主、其他來源為補充的多元救助扶貧格局。

南通如皋市檢察院專門成立“雉水檢愛”專項救助基金協作聯盟,聯盟攜手如皋市慈善基金會、江蘇熔盛愛心基金會、南通泰慕士愛心基金會等三家地方愛心基金會,通過自籌、吸納社會捐資等方式引入資金,將特困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與社會愛心救助對接,用於檢察環節的專項救助扶貧工作。

★強化資金監管,確保專款專用。

對資金使用情況予以監管,確保救助金真正用於扶貧脫貧,從而使救助工作產生最優社會效果。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江蘇省檢察院今年6月在辦理一起搶劫致死案時,控申、公訴兩處幹警前往鹽城阜寧對被害人子女進行司法救助,向被害人子女發放救助金和學習用品。為確保救助金用於其學習和生活,做到專款專用,省院與被害人丈夫簽訂了司法救助協議書,並委託阜寧縣檢察院將10萬元救助金逐年發放,直至2027年最小的孩子成年為止。

★發揮延伸作用,穩定後續生活。

堅持“一次性救助、長期性關懷”的價值指引,努力延伸司法救助觸角,關心被救助對象的後續生活,在住房、就業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低收入戶脫貧。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連雲港灌雲縣檢察院在對救助對象蔣某一家回訪時瞭解到,蔣某由於聽力殘疾只能從事裝訂紙箱等簡單工作,家庭經濟入不敷出。該院協調縣殘聯為蔣某免費配置了3.2萬元的助聽器,蔣某也因此找了一份月收入2500餘元的工作,實現了自食其力,真正脫貧。

全國人大代表支月英對檢察機關司法救助工作非常關注。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在江蘇省檢察院控申處副處長吳秀玲做完交流發言後,支月英又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希望瞭解江蘇檢察機關在救助和扶貧工作中的困難和壓力,二是問蘇州檢察機關“1+N”救助工作法的具體內容。

吳秀玲一一做了詳細的解答。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吳秀玲稱,目前最大的困難和壓力是救助資金不足,僅僅依靠財政撥款會導致資金後續乏力。目前,江蘇省檢察機關注重整合社會資源,多渠道注入資金,從而形成以財政投入為主、其他來源為補充的多元救助扶貧格局。

“1+N”工作法

“1”是指人民檢察院的國家司法救助,“N”既指其他多元化救助力量,也指其他多元化救濟渠道和多元化救助方式。檢察機關以國家司法救助為基礎,通過會籤文件、通報研討等方式進一步加強與教育、醫療、衛生、人社、民政、扶貧等部門的溝通協作,綜合開展醫療救助、城鄉低保、就業幫扶,構築多渠道救助體系,切實為被救助人提供全方位有效救助。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此次推進會既是總結,也是交流,更是激勵。

江蘇各級檢察機關將汲取各家經驗,繼續認真落實上級部署要求,依託國家司法救助職能和平臺,加強政策銜接與融合,把司法救助與扶貧攻堅緊密結合,努力做好對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工作,今年底實現省市縣三級檢察院與扶貧工作部門制度建設全覆蓋,堅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灌云检察」人大代表说,这件事体现了江苏检察的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