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古人是這樣游泉州的!

自古以來,勤勞、智慧的泉州人民修路建橋、造船不斷,努力改善交通運輸條件,並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旅風俗。

而泉州人風俗的形成,與所處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泉州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多山地丘陵。德化永春安溪山區,高1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數百座其間峭璧陡巖峽谷溪流無數,河流跨本省四水系其中晉江全長302公里。另外,泉州東臨大海,有總長約365.10公里的海岸線,分佈著許多海灣良港。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01

陸路行旅

古代泉州的省際驛道有通省城轉上京都、經劍州(南平)至京都閩粵大道共三條,唐朝便開始修建,宋代曾進行全面整修和部分改線,拓寬路面1~3米,並全線鋪設石路面,沿途增設驛、亭鋪、站。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古時候,人們往往在道路的嶺腳、嶺中、嶺頂或遠無人煙的山嶺路邊建路亭,供行人避風雨,為古道的重要設施。新中國成立以後,興建了國道、省道縣道、鄉村公路,極大地改善了交通條件。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人們出行基本上都是徒步行走。其後以馬、 牛等畜力作為交通工具。車的發明較晚,套上牛、馬等牲畜便是牛車、馬車。古時把以人力拉的車稱為輦,如再把輦的輪子去掉而用人力抬著走,就與後來的轎子差不多,或稱肩輿,至宋代才正式稱為轎。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富豪官宦出門有馬代步。因此古式大厝建有俗稱為“馬櫃垛”的大片壁石,其高兩尺餘,長六七尺,整片砌築在大門兩側的靠地牆壁,據說這是為防止馬蹄踢壞牆壁而特意砌上的。此外,在一些古式大厝的門口,至今還可見到拴馬石柱和石馬槽等遺物,而一些官廟、孔子廟及橋頭,均有“到此下馬”之類的石碣遺存。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泉州古代的畜力交通工具,除騎馬外,還騎驢,故高甲戲的傳統劇目中就有個《騎驢探親》的戲。不過,泉州的驢較多的是用於長途運輸,每隻驢,視其大小,運載三五百斤不等,稱趕驢馱。趕驢馱將臺灣、廈門、漳州、汕頭等的貨物,以及當地農村的土產,運往四方,連農村蓋房所需的石料、木材、磚瓦等,也常用趕驢馱來運輸,這是車輛以外的陸路重要運輸工具。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清代及民國時期,有錢人出門遠行或訪親會友多坐轎。轎子一般可分為敞篷轎、布轎、篾簾轎、呢轎、八抬大轎、花轎等幾種。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20世紀20年代,泉州出現新式交通工具。汽車開始成為背運工具,黃包車、自行車、三輪車相繼出現,數量雖然很少,但畢竟是前所未有的新氣象。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福建省歷史上民營汽車運輸業之創辦,以泉州為最早,其開路先鋒者為愛國華僑陳清機先生(1881~ 1940年,晉江安海人),他於1919年發起創辦的“國南民辦泉安汽車路股份有限公司”,興建了全國第一條民營汽車公路一泉(州)安(海)公路,並從菲律賓購回福特汽車進行經營,較大地改善了僑鄉人民的交通條件。其後,泉州地區築路自營之汽車公司紛紛成立。

新中國成立後,交通運輸日益發達以自行車,摩托車、拖拉機汽車代步者日新盛行。

泉州市於1997年在福建省率先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過泉州境的鐵路和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運行。人們出門行旅,可晝夜兼行,不受時間限制。交通工具的進步和道路的暢通,大大地縮短了人際間的空間距離,從而有力地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

02

水路行旅

泉州的水上交通素稱發達。早在春秋戰國時,福建先民就“以船為車,以楫為馬”。

隋唐時,泉州是當時全國的主要造船基地之一。宋元時,泉州造船業興盛發達,從後渚港至泉州城南晉江下游沿岸是當時造船和修船集中的地方,所造海船其堅固性、平穩性,特別是水密隔艙的安全設施等,在當時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1974 年泉州灣後渚宋代海船的發現與發掘,為研究當時先進的造船技術提供了寶費的實物資料。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這些出海大船主要用於貨運和捕魚。在內地,由於江河阻隔,也多設渡口。古渡口有橫跨江河以達對岸的“過江渡”和橫跨海灣兩岸的“內港渡”兩大類。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航行於內地的溪船稱“駁仔船”,可沿晉江西溪抵安溪,沿晉江東溪抵水春。船形狹長淺底,不用帆槳,專用竹篙。船中部覆蓋竹篷,可安置床鋪、鍋灶。船主主要為南安人或其他內地人,有的父母妻子都居於船上。在浮橋黃甲街的江滸有製造“駁仔船”的船塢。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還有一種“網仔船”,它其實並非交通工具,而是泉州灣內新橋溪、溪橋溪上的小型漁船,船主家居船上。他們打的“刺筆魚”(鳳尾魚)最著名。“駁仔船”、“網仔船”的船戶,過年照樣貼春聯,若遇上婚嫁大事,更為熱鬧,可謂是別有天地的水上人家。

在泉州人水路行旅民俗中 佔有重要位置的應當是橋,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泉州的橋樑架築,在唐代及唐以前以木橋為主。但木橋難以適應本地區多雨溼潤、多臺風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故建橋材料逐漸易木為石。唐末至兩宋,泉州興起造橋熱。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泉州歷代橋樑的修建,還對泉州其他民俗文化的形成,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例如在屬於文化民俗的民間口頭文學方面,泉州人自誇經驗豐富,見識比人高,就說:“過橋較多於你行路。”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形容個子相大的人,則說:"站起來東西塔,躺下去洛陽橋。”

泉州還有不少與建橋有關的民間傳說,如洛陽橋、金雞橋、娘仔橋等。

從民國初年起,為適應汽車交通,主要公路橋逐步改為鋼筋混凝土橋。20世紀80年代又增築鐵路橋。直至今日,泉州先後在晉江流域泉州市區段建起了10多座跨江大橋,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03

出行風俗

行走交通方面,長期以來形成了種種習俗,有的帶有迷信色彩。舊時遠行須擇吉日啟程。“初一、十五、二十五日頭”不出遠門,為約定俗成。

出行前有的往神廟抽籤卜吉,或卜取一張神符,或一個“香火”佩掛在身上、藏在貼身衣袋裡,求神靈護佑。

舊時人們出遠門往返趟頗不容易,要安全順利,因而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俗話說:“在家日日好,出外朝朝難。”旅途中對待旅伴,雖素不相識,也親切友好。舊時交通不便,費用重,許多人遠途步行途中相遇而結伴也是常事。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諺語云:“窮厝不窮路”,“窮家富路”,說的是出門遠行帶足錢,應留有餘地,該用的捨得花錢,不吝助人,因而有“泉州人慷慨好客”、“泉州人助人為樂”的美譽。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出門上路,不論步行坐轎或騎馬,如果遇上出殯或是迎神之類的行列、民間風俗,不得橫衝,特別是不得從棺木面前或神轎前面橫衝過去,以防“犯煞”。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出海前要舉行祈風儀式

宋元時代,泉州後渚乃國際商業大港,各國海舶來此貿易,每隻遠洋海舶起錨出海,地方官員必須陪同船主到泉州城西九日山祈請“通遠王神”,以神力發風助舶出海遠航,長期以來相沿成習。至今留存十三段祈風石刻在巖崖間,乃是這種海交貿易祈風習俗之實證。

4

華僑行旅

因傳統的海上交通工具為帆船,順風順流,一帆風順到達目的地,歷來都是水路行旅者的希望及送行者的願望因此“送順風”就成為對出國華僑送行的代詞。

家人在為出國親人準備行裝時,須有一小包家鄉泥土、一小瓶井水、幾支針及線若干,寓有飲水思源、不忘故土之意。

而井水在到達僑居地後,即滲入當地豆腐中煮食,據說以此可服當地水土。至於帶去針線,其意在於有了針線引路,可使出國親人不忘歸路,熱愛祖國家園,早日榮歸。

華僑返歸故里,親友們聞知後,都紛紛趕來看望,並送雞、蛋、面線、美酒、豬蹄等禮品,甚至設宴為其接風洗塵,俗稱“脫草鞋”。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保存完整的僑批

僑胞為報答故土養育之恩,敦睦鄉誼,在回國期間,常有到祖祠和祖墓行香作拜的習俗。有些僑胞還慷慨解囊,從事捐資修建學校、修橋造路、修廟建祠等公益事業。

原来,古人是这样游泉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