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謀40例:應變-應對大全(上),讀的是故事,漲的是智慧

1、隨機應變,弦高獻牛退秦師

中國智謀40例:應變-應對大全(上),讀的是故事,漲的是智慧

【原典】

公元前630 年,秦國和晉國圍攻鄭國。鄭文公派燭之武去同秦穆公陳說利害關係,使秦穆公感到滅了鄭國對晉國有利而對秦國並沒有什麼好處。於是秦穆公同意與鄭國講和,但條件是讓秦國的杞子、逢孫、楊孫三位大夫作為使者駐守鄭國。

隔了一年,鄭文公去世,鄭穆公即位。駐守鄭國的杞子派人報告秦穆公說:

“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大王派遣軍隊偷偷地前來,鄭國就可以到手了。”

秦穆公於是派孟明、西乞、白乙三位將領率軍偷襲鄭國。大臣蹇叔認為行軍千里之外去偷襲別國,不可能不被別人知道。別人知道後有所防範,必然會使經過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偷襲部隊吃敗仗。因此苦勸秦穆公。秦穆公不聽,仍派孟明等三人出兵。

秦軍到了滑國,鄭國的商人弦高正巧到周地販牛也經過滑國。弦高知道秦軍要經過滑國去偷襲鄭國,便隨機應變,一面派人快馬加鞭回鄭國報告消息,一面直接去見秦軍。他先送去四張熟牛皮,再用十二頭牛去犒勞秦軍,說:

“敝國的國君聽說貴軍將要行軍到敝國去,特地讓我冒昧地來犒勞犒勞。雖然敝國並不富裕,但是,只要貴軍在敝國住上一天,敝國就會提供一天的食用給養;要是貴軍離開敝國,敝國也會護送貴軍安全離開。”

孟明等人一聽全都愣了:原來鄭國果然如蹇叔所說早有準備,怎麼辦呢?

孟明於是對西乞和白乙說:

“鄭國已經有所防備,我們的偷襲是沒有指望了。硬攻是不可能一下子成功的,我們又沒有後援,還不如順水推舟,就滅了滑國回去吧。”

商議已定,孟明等人對弦高說:

“我們並不是要到貴國去,只不過是到滑國而已。”

於是滅了滑國回師。

鄭穆公接到弦高的急報後,派人偵察杞子等人住的地方,發現他們果然已經捆紮行裝,厲兵秣馬了,於是便派人驅逐他們出境。杞子逃到了齊國,逢孫和楊孫逃往宋國。

孟明等人回師經過■山時,遭到晉軍的伏擊,全軍覆滅。孟明、西乞、白乙三人都被晉軍活捉了去。

秦穆公痛悔沒有聽從蹇叔的話,使自己“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造成了慘重損失。

【新說】

秦穆公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實在與鄭國商人弦高有很大關係。雖然蹇叔早已預見到這一結局,但卻由於弦高的推動把它變為了現實。

假如不是弦高假冒使者去犒勞秦師,一語點破秦軍的企圖,那孟明等人說不定可以偷襲鄭國成功也未可知。

假如孟明等人識破弦高,殺了他再連夜趕往鄭國,那可能也還有機會。

當然,這些都是假設。真實的是,弦高隨機應變,把自己所販之牛用來犒勞秦軍,進而暗示鄭國已早有準備,使秦軍將領信以為真,從而取消了偷襲鄭國的計劃,結果反被晉國所伏擊。

弦高的本來目的是販牛,但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以牛為禮物,自己也搖身一變由商人成為國使,替鄭國解了大圍,成為千古傳誦的愛國主義者。

這就是隨機應變!

隨機應變的前提是審時度勢,瞭解實際情況和時機。

隨機應變的關鍵是隨著實際情況和時機的變化而變化,靈活機動,應付自如。

隨機應變的訣竅是不死板而心中有數,調動人而不被人所調動。

隨機應變的目的是克敵制勝,而不是故弄玄虛,顯耀巧智。不然的話,很容易失之於油滑,聰明反被聰明誤。

總而言之,隨機應變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

【典源】

隨機應變:語出《舊唐書·郭孝恪傳》:“孝恪於青城宮進策太宗曰:

‘..請固武牢,屯軍汜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太宗然其計。”

弦高獻牛退秦師:事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2、隨時變通,韓信背水敗趙軍

【原典】

韓信攻打趙國,在井陘口駐紮部隊。韓信選出輕騎乓二千人,讓他們人人持一面紅旗,從小道登上山嶺,俯瞰趙軍的營地。

出發前,韓信對輕騎兵們說:“趙軍看見我們敗走,必定會傾巢出動追逐我們,這時你們就快速馳進趙軍營壘,把趙軍的旗幟全部拔掉,插上我們漢軍的紅旗。”

然後,韓信以一萬兵卒做先頭部隊,到河邊布背水之陣。

天色黎明時,韓信樹起大將旗幟,擊起戰鼓,軍隊行出井陘口。

趙軍望見韓信,便大開營門,派軍攻打韓信。兩軍鏖戰一段時間後,韓信軍便拋旗棄鼓,急急奔向在水邊佈陣的漢軍營壘。

水邊的軍隊打開陣勢,讓韓信率領的軍馬進入陣地,韓信等又轉回頭來與趙軍激戰。趙軍傾巢而出,爭搶漢軍旗鼓,爭逐韓信。而韓信的兵馬與水邊的大部隊會合後,便拼命死戰。

韓信原來所派的二千輕騎兵,等到趙軍空營而出,去爭功奪利之時,便疾馳趙軍營地,把趙軍的旗幟全部拔掉,插上二千面漢軍紅旗。趙軍見已不能夠擒得韓信等人,想退兵回營,回頭一看,見營壘中插的都是漢軍的紅旗,大吃一驚,以為營壘已被漢軍佔領,士兵於是大亂,四方奔逃。趙將雖斬殺逃兵多人,也禁止不住逃亡的大勢。

漢軍乘趙軍混亂之機,大破趙軍,將趙軍的頭目和諸將擒獲。

戰後,大家都向韓信賀功。

有人問道:“兵法上說,右邊揹著山陵,則左邊對著川澤,要背山臨水。

而今天將軍背水為陣,竟然打了勝仗,這是什麼戰術呢?”

韓信說:“兵法上不是也說‘將士卒置之死地才能絕處逢生’嗎?況且我韓信指揮的軍隊,並不是我平素訓練很有素養的將士,這就是所謂的驅逐一群老百姓去打仗。這種情況下,只能將他們置之死地,讓他們人自為戰、奮力求生,如果把他們安置在易於求生之處,他們就可能都逃跑了,我還怎麼用他們來打仗呢?”

【新說】

有時候,事件的發展趨向似乎相同,但是,具體的情勢卻有很大的區別。

這並不是說,事情的本身有什麼大的差別,而是因為時勢已發生了變化。

事物的好與壞,利與弊絕不是脫離它周圍的時勢環境的,時勢的變化甚至可能改變一件事物的這些性質。我們對一件事物的考察,不能只著眼於它的本身,而要從大處從全局俯瞰,看它到底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情勢之下,再做決定。

許多的傳統經驗主要是就一般情況而總結的,由於用的時候較多,往往使一些人認定為絕對經驗,而在任何時候都不加思索地運用。殊不知,時移勢易,用之無效了。

韓信攻趙,背水為陣,雖不合兵法,卻因活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而能大破趙軍。所以處事時須因時機而隨時變通,不可千篇一律,拘泥不變。以免作了“刻舟求劍”之人,讓世人笑話。

【典源】

隨時變通:語出唐代趙蕤《長短經·時宜》:“此情與形勢之異者也,隨時變通,不可執一矣。”

韓信背水敗趙軍: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3、先發制人,斬匈奴班超立功

【原典】

《漢書》作者班固的弟弟班超原來也是一個主人,漢明帝曹任命他為蘭臺令史。後來他投筆從戎,希望為國家建立功勳。

漢明帝十六年,班超曾擔任假司馬隨竇固出擊匈奴,殺敵立功。後來又與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的鄯善國。鄯善王開始對班超等人非常熱情,待若貴賓,後來幾天卻突然冷淡疏遠起來。同去的人都感到非常疑惑,不知是什麼原因。

班超分析說:

“鄯善王一直在我們漢朝與匈奴之間搖擺不定,一會兒與漢朝友好,一會兒又與匈奴友好。我想,他對我們的態度變化一定與匈奴有關。會不會是匈奴的使者也來到鄯善國了呢?”

大家認為班超的分析有道理。於是,班超把接待他們的鄯善國侍者找了一個來,詐唬他說:

“匈奴的使者來了好幾天了,現在在哪兒呢?”

侍者不敢隱瞞,只好照實說了匈奴使者的情況和他們的住處。班超於是把侍者捆了起來關在他們住的營帳裡,以免他洩露出去。

然後,班超把他所帶領的三十六個人全部找到一起來喝酒。正喝到興頭上,班超突然站起來說:

“我們一起來到這邊遠的地方,原來是想為國立功而求得富貴。想不到,匈奴使者也來到了這裡,現在大家都感覺到了,鄯善王的態度已明顯地親匈奴而冷淡我們。如果他把我們出賣給匈奴人,那我們恐怕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了。怎麼辦呢?”

大家都表示願聽班超的。

班超說:“事到如今,我們只有先下手幹掉匈奴的使者,使鄯善王斷了與匈奴友好的念頭,我們的情況才會有所好轉。”

有人提出是不是要先和郭恂商量一下。班超說:

“事不宜遲,郭恂是個斯文官員,若跟他說,必然把他嚇倒,反而會壞事。”

大家都同意班超的意見。於是,班超作出了周密的部署。

當天晚上大風呼嘯,班超率領三十六人直撲匈奴使者的營帳。見營賬就燒,逢人頭便砍,匈奴使者還在睡夢中就成了刀下鬼,一共被斬首三十餘人,燒死一百多人。

第二天,班超等人提著匈奴使者的頭去見鄯善王。鄯善王大驚失色,心想已對匈奴王說不清楚,只好死心塌地與漢朝友好了。

班超等人圓滿完成了出使任務,帶著鄯善王的兒子作為人質回到了漢朝。

【新說】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當年陳勝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後,會稽太守找到項梁說:“先則制人,後則為人所制。”也想起兵反秦。殊不知項梁找來項羽,一劍斬了會稽太守的頭,更先發一步,自己做了會稽太守,然後舉兵響應陳勝。

這是最典型的先發制人。

班超也一樣,假如他不搶先斬了匈奴使者的頭,使鄯善王沒有退路,必然會受制幹部善王和匈奴,莫說完成出使任務,根本連命也保不住。

所以要先發制人。

很明顯,先發制人是一種快攻戰術,一種偷襲,一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行的閃電戰。因此,貴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這裡沒有什麼先禮後兵,沒有什麼排陣鬥法,有的只是突然襲擊,搶到天下為王,搶不到天下為寇。所以,勇氣和決斷是最重要的。

說到突然襲擊,說到閃電戰,自然會令人想到本世紀的軍事魔鬼希特勒。

但實際上,現代戰爭己越來越表現出先發制人的趨勢和特徵,力量與速度的競爭成為戰爭的主要內容。

當然,又何止是軍事戰爭如此,商戰、科技戰、政治戰,人人都想“捷足先登”。競爭越來越激烈,節奏越來越快,現代人行色匆匆,疲於奔命。

莫非正是“先發制人”的念頭在作怪嗎?

其實,先發制人固然厲害,但它也有遇到剋星的時候,這就是——

後發制人。(參見本書卷2《後發制人,退三舍晉軍獲勝》。)

【典源】

先發裝喪:語出《漢書·項籍傳》:“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時也。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斬匈奴班超立功:事見《後漢書·班超傳》。

4、以靜制動,裴度丟印不驚慌

【原典】

唐代憲宗時期,裴度任中書令的職位。

有一天,手下人慌慌張張地跑來向他報告說他的大印不見了。為官的丟了大印,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可是裴度聽了報告之後一點也不驚慌,只是點頭表示知道了。然後,他告誡左右的人說:“這件事千萬不要張揚,就當作沒有丟印一樣。”

左右之人看裴中書並不是他們想象一般驚慌失措,都感到疑惑不解,猜不到裴度心中是怎樣想的。而更使周圍的人吃驚的是,裴度就像完全忘掉了丟印的事,竟然當晚在府中大宴賓客,和眾人飲酒取樂,十分逍遙自在。

就在酒至半酣時,有人發現大印又被放回原處了。左右手下又迫不及待地向裴度報告這一喜訊。裴度依然滿不在乎,好像根本沒有發生過丟印之事一般。那天晚上,宴飲十分暢快,直到盡興方才罷宴,然後各自安然歇息。

而左右始終不能揣測裴中書為什麼能如此成竹在胸,事後好久,裴度才向大家提到丟印當時的處置情況。他教左右說:“丟印的原由想必是管印的官吏私自拿去用了,恰巧又被你們發現了。這時如果嚷嚷開來,偷印的人擔心出事,驚慌之中必定會想到毀滅證據。如果他真的把印偷偷毀了,印又何從而找呢?而如今我們處之以緩,不表露出驚慌,這樣也不會讓偷印者感到驚慌,他就會在用過之後悄悄去放回原處。而大印也不愁不能失而復得,發生什麼意外了。所以我就如此那般地做了。”

左右聽了連連稱是。當然,這樣的事不是誰都能做的,這需要有超人的智慧和寬大胸懷,而不這樣做,後面的麻煩就不難想象了。

【新說】

面對一件危急的事,出於本能,許多人都會作出驚慌失措的反應。然而,仔細想來,驚慌失措非但於事毫無半點幫助,反而會添出許多的亂子來。試想,如果是兩方相爭之時,敵方就會乘著驚慌刺探到有利的情報,甚至乘危而攻,那豈不是雪上加霜嗎?

所以,在緊急時刻,臨危不亂,處變不驚。以高度的鎮定,冷靜地分析形勢,那才是明智之舉。當然,能這樣做的都是那些有豐富經驗、過人智慧以及良好心理素質的人士。

我國古代的智謀之士,深知“動”與“靜”的辯證關係。善於通過“以靜制動”的手段,化解矛盾。“靜”並不意味著不動,在靜的同時,時間在流動,形勢在變化,機會也在轉換。這就如面對行駛車流的靜止景物。景物雖然靜止,而它所面對的車輛已不一樣了。所以,這也是一種“動”。它避免了盲目亂動,深存實力,也不會驚動敵方。而且,可以從流動在面前的情況中抓住所需的機會,甚至有時機會還會自己找上門來。

其實,能這樣做也並非是件極難的事。任何一個人在緊急情況下,只要能把事情往極端的地方想一下,想一想這件事最壞能到什麼地步,這樣想之後,我們多半就會知道最多不過會怎樣,心中就有了底。因為最壞的結果已想過了,也不用再胡思亂想了。

然後我們就有理由冷靜下來,再想出對策,該動就動,要靜就靜。最後,如果最壞的結果終於來了,也不至於因意外而大過刺激,而最後的結果如果並不是設想的那麼糟糕,那豈不是一份驚喜嗎?

【典源】

以靜裝動。語出《陰符經》朱熹注:“靜能生動,便是漸漸恁地消去,又漸漸恁地長。”

裴度丟印不驚慌:事見《新唐書·裴度傳》。

5、審時度勢,李密反隋奔義軍

【原典】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的統治暴虐無道,一方面大興土木,花天酒地,奢侈荒淫,一方面殘酷壓迫百姓,連年招兵買馬,對外窮兵贖武。這一切使全國的百姓無法生活,忍無可忍,被迫拿起武器來反抗暴政,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如火如荼,勢不可擋。

在眾多的衣民起義軍中,有一支是由翟讓領導的。這支起義軍以河南滑縣附近的瓦崗寨為中心,所以叫“瓦崗軍”。翟讓勇猛並有膽略,他手下的士兵有很多是漁人獵手,英勇善戰,投奔他的人也不少,起義軍很快發展到了一萬多人。

在農民起義的影響下,手握大權的隋朝禮部尚書楊玄感,乘農民起義的浪潮起兵反隋,但不久就在河南靈寶被隋軍擊敗身亡。李密是楊玄感的部下,他在失敗後被隋軍俘獲,在押解途中逃脫。

三年之後,李密投奔了瓦崗起義軍,勸說翟讓聯合附近的各路起義軍,取得了對隋軍作戰的勝利,因此得到了翟讓的信任。第二年,李密便掌握了瓦崗軍的領導權。

李密取得大權之後,為了進一步聯合各路起義軍,並且吸引隋朝的官員來投奔起義軍,便在進攻隋朝都城洛陽的時候,發佈了一篇聲討隋煬帝的檄文,號召天下各方人士順應時勢,起來推翻隋朝的殘暴統治。

聲討檄文歷數了隋煬帝殘暴統治、禍國殃民的十大罪狀,並且宣稱:“就是用盡南山所有的竹子來做竹簡,也寫不完楊廣的罪行;即使決出東海的水,也沖刷不盡他的罪惡。”

在各路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隋王朝迅速土崩瓦解,隋煬帝楊廣在揚州被殺。然而,李密竟殺了翟讓,使瓦崗軍受到沉重打擊,他接著入關降唐,但不久因反唐而被殺。

【新說】

從原來的陣營中反叛出來,往往是審時度勢後醒悟的結果。李密原為隋朝官員,起來投奔農民起義軍,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總是認識到了隋王朝的殘暴統治不會長久,暴君終究要滅亡這一點。所以,他的反戈一擊是及時而明智的,至於他最後的結局,是另外一回事。

人的願望、看法和行動,都要受到時勢的影響。是順應時勢,還是違背時勢,對行動的後果關係重大。事實經常是:順應時勢者能獲得大多數人的幫助,從而取得成功,比如周代的武王起兵討伐商朝的紂王,李淵父子太原起兵反隋;背離時勢者失道寡助,最後落得身敗名裂,歷史上的暴首都如此,如商紂王、秦始皇、隋煬帝之類。

審時度勢,是為了使自己的行動切合實際,因時勢的不同而作出相應的變化,最終的目的是保證自己處於優勢地位,保證行動的成功。為此,不但要對自己的處境、事態的發展變化有充分透徹的瞭解,對競爭對手的情況瞭若指掌,而且也要細心聽取多方面的意見,經過認真比較斟酌,作出自己的選擇,並付諸行動。

審時度勢不同於投機取巧。前者以道義作為根本支點和行動的準則,明大義,識大道,以爭取儘可能多的人們的擁護和支持。後者是以一己私慾力動機和目的,以奉承獻嵋、溜鬚拍馬為手段,只圖得到主子的垂青,其私慾陰暗而不可告人。

因此,審時度勢者為君子,投機取巧者為小人。二者之間有天壤之別。

【典源】

審時度勢,語出清代洪仁■《資政新篇》:“夫事有常度,理有窮通。

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為後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為後之禍。其理在於審時度勢,與本末強弱耳。”

李密反隋奔義軍:事見《舊唐書·李密傳》。

6、空城不驚,孔明彈琴退雄師

【原典】

卻說諸葛亮錯用馬謖,兵失街亭後,連忙分撥各路將軍安排退兵,自己只帶了五千軍士到西城縣搬運糧草。

突然,飛馬來報:”司馬懿率大軍十五萬,往西城蜂擁而來!”

當時,諸葛亮身邊無一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五千兵士,一半已分配運糧草去了,只剩下二千五百名在城中。眾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個個大驚失色,不知所措。諸葛亮登上城頭一看,果然塵土沖天,魏軍分兩路往西城縣殺來。不過,諸葛亮並沒慌張,而是迅速傳令將旌旗全部收起來,叫軍士巡邏站崗,不準任何人隨意進出戰門,不得高聲喧譁。大開四個城門,每個城門用二十個軍士扮作百姓打掃街道,魏兵到時不可亂動。然後,諸葛亮自己披鶴■,戴綸巾,帶著兩個少年來到城頭上,面對敵人來的方向,憑欄而坐,焚香彈琴。

魏軍的前哨看到這個情況,連忙報告司馬懿。司馬懿命令軍隊暫停前進,自己飛馬上前觀望。果然見諸葛亮坐在城樓上焚香彈琴,從容不迫,笑容可掬。左邊一個少年手捧寶劍,右邊一個少年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來個百姓低頭打掃街道,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心中大疑,想那諸葛亮一定埋下了重兵,連忙指揮部隊後退。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說:“父親為什麼要退兵呢?說不定諸葛亮沒有什麼兵力,故意做出這個樣子呢?”司馬懿說:“諸葛亮平生謹慎,從不冒險。今天大開城門,必有重兵埋伏。我們如果衝進去,就中他的計了。你們懂得什麼?還不快退!”

諸葛亮見魏軍遠去了,不禁撫掌而笑。眾官員都驚恐得不得了,現在才問諸葛亮說:“司馬懿是魏國的名將,又帶了十五萬大軍來到這裡,見了丞相,怎麼就慌忙撤退了呢?”諸葛亮說:“他知道我平生謹慎,從不冒險。

見到我們這樣鎮定自若,必然懷疑有重兵埋代,所以慌忙撤退。當然,我也的確不是冒險,而是不得不這樣啊!”

眾人都驚佩地說:“丞相的計謀真是神出鬼沒啊!如果是我們,肯定是棄城而逃了。”諸葛亮說:“我們只有二千五百人,如果棄城而逃,能逃得過十五萬大軍嗎?豈不被司馬懿生擒活捉了?”

說完便下令叫西城的百姓隨軍一起趕快撤回漢中,因為司馬懿必定還要再來。

【新說】

空城計是空上加空,虛上加虛。本來是空虛的,再明明白白地示以空虛,結果卻反而使人誤認為實。這就好比本來是實在的,你再向人顯示你的實在,人家反而認為你是虛偽的一樣。

倒真是你不說我還相信,你越說我越不相信了!

人的心理真是莫名其妙,難以揣度,所以有“萬丈深潭終有底,只有人心不可測”一說。

諸葛亮正是利用了人心的這一特點而設奇謀。尤其是對於司馬懿,諸葛亮可真是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有瑤琴三尺退雄師的勝利。

空城計一出,後世多有運用。“三十六計”把它列為第三十二計,屬“敗戰計”的一種。

既為敗戰計,還如諸葛亮所說,是不得已而用之。所以,不是非用不可,還是不用為好。

【典源】

空城不驚:通常說“空城計”。“三十六計”第三十二計:“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語出《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

孔明彈琴退雄師,事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又見《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

7、將計就計,劉備賺得孫夫人

【原典】

赤壁大戰後,劉備佔了荊州,周瑜多次派人討還都未成功,於是惱羞成怒。這時,恰好劉備死了甘夫人,周瑜心生一討,決心今回荊州。他連夜寫信一封,叫魯肅乘快船到南徐去見吳主孫權,密報計謀。

原來,孫權有一妹妹尚未婚嫁。周瑜的計謀是趁劉備喪夫人之機,假意把孫權的妹妹許配給他,但要他過江到南徐人贅完婚。一旦劉備過江,便把他軟禁起來作為人質,再向諸葛亮討還荊州。

孫權聽了周瑜的計謀後,心想反正也不是真的嫁妹妹給劉備,也不用稟報母親,於是便同意了,並派呂範過江說媒。

呂範過江說明來意後,劉備便找來諸葛亮商量。劉備怕是周瑜用計來害他,諸葛亮卻說可以將計就計,既賺了孫權妹妹做夫人,又可以使荊州萬元一失。劉備將信將疑,諸葛亮叫他放心前去,只需趙雲帶五百士兵護衛即可。

臨行前,諸葛亮文給趙雲三個錦囊,叫他到時候依次打開,按囊中妙計行事。

到了南徐,趙雲打開第一個錦囊看了,便一方面安排五百個士兵披紅掛綵,分別到南徐城中購買結婚禮品,逢人便說劉皇叔入贅東吳與吳侯妹妹結親,弄得滿城家喻戶曉,人人盡知。另一方面又請劉備立即去拜見孫權與周瑜二人的岳父喬國老,告訴他自己前來娶親的事。

喬國老見過劉備後便立即去見孫權的母親吳國太,向親家賀喜。吳國太一點也不知道這事,聽喬國老說後大吃一驚,叫人到城中去打聽,原來已是眾所周知,只瞞了國太一人。國太大怒,把孫權叫來責問。孫權只好如實稟報,說是周瑜的計謀,並非真正要嫁妹妹。殊不知國太聽後竟大罵起周瑜來“你周瑜做了六郡八十一州的大都督,自己無能去取回荊州,卻把我的女兒拿來做美人計的誘餌!殺了劉備,不是讓我女兒不出門就守寡了嗎?現在滿城風雨,人人都已知道這件事,你讓我女兒今後怎麼能夠再去說親?你們到底安的是什麼心呢!”

喬國老也在一旁幫腔,說即使靠這樣的計謀奪回荊州也不光彩,讓天下人恥笑。不如來個將錯就錯假戲真作,就真的把劉備招為女婿算了。好在劉備是漢室宗親,當世豪傑,倒也不辱沒了小姐。

孫權有苦說不出,只好聽憑二老安排,國太見過劉備後非常滿意,一手操辦了婚禮。以後又處處護著愛婿,加上有諸葛亮的第二、第三條錦囊妙計,終於使劉備帶著孫夫人安全這回荊州。周瑜親自率軍去追趕,又落入諸葛亮設下的埋伏圈內。周瑜敗回江上,漢軍兵士在岸上齊聲高喊:

“周郎妙討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氣得周瑜大叫一聲昏倒船上,人事不省。

【新說】

將計就計是利用對方的計策向對方施計策。諸葛亮固然是將什就計的高手,就是敗在諸葛亮手下的周瑜,其實也是精於此道的。他利用蔣幹行反間計破曹操,不就是將計就計嗎?

要想將計就計,首先得識破對方的計,知道他的意圖所在,然後才能“就計”而行,戰勝對手。

當然“就兼”的風險是很大的,深入虎穴,弄不好被對方反過來識破,則很難有生還的可能。

以劉備賺孫夫人的事情而論,若沒有諸葛亮對孫權、周瑜、吳國太、喬國老等人及其相互關係的深入瞭解,沒有“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的護駕,是斷不敢深入虎穴去將計就計的。

因此,將計就計是一盤棋,你算計我,我算計你。只要不“算來算去算自己”,倒也不妨一賭輸贏,試試自己的計算水平。

【典源】

將計就計:語見元·李文蔚《圯橋進■》第三折:“若是與他交鋒,我哪裡近得他。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劉備賺得孫夫人,事見《三國演義》第五十四、五十五回。

8、揚長避短,信陵君竊符救趙

【原典】

公元前258 年,秦軍攻到趙國邯鄲城下,趙國危在旦夕。趙孝成王和相國平原君趙勝派造使者到魏、楚求援。魏安釐王派晉鄙率十萬兵馬救趙,軍至河南湯陰,秦使臣威脅魏王說:“如果魏國要救趙國的話,我們秦國就要進攻魏國!”魏王聽了十分恐懼,命令按兵不動。

趙國的平原君焦急萬分,馬上寫信給他的內弟——魏相國信陵君魏無忌。信中說:“請公子看在你姐姐的分上,火速發兵來救邯鄲十幾萬人的生命財產!”魏無忌立即持信懇請魏王出乓,魏王仍不同意。他便自己率領手下一批能戰的食客,親自前往救趙。

食客侯贏年已七十多歲,無忌平時待他很厚,但他臨行竟以年老為藉口推辭不往援趙。無忌走了不遠,心裡想到侯贏的行為,實在想不通,便又返回去見侯贏。侯贏見到信陵君回來了便說:“我早科到公子必定要返回來的。”

然後侯贏接著說:“以你這點人馬去與強秦作戰,無異於以肉喂虎。我聽說魏王的寵妃如姬的臥室放有調動部隊的兵符,聽說公子你曾為她報殺父之仇。向她求助,她必定會冒死相助竊出兵符的。如此,你可持符把晉鄙的十萬大軍調去救趙。我有個朋友,名叫朱亥,在街上賣狗肉。此人力大,有膽量,他可助你救趙。”

魏無忌聽從了侯嬴的計策,果然讓如姬把魏王的兵符盜出。無忌拿著右一半兵符來到晉鄙軍營,合上了左一半兵符。但是晉鄙還是將信將疑,說要等到問清了魏王才交出兵權,這下激怒了信陵君帶去的屠狗力士朱亥,他吼道:“兵符已合,救兵如救火,不得消磨時間!”言罷從袖中取出四十廳重的鐵錘將晉鄙打死。無忌奪得兵權,挑選了八萬精乓,直奔邯鄲救趙。平原君得知援乓降臨,也從城中率軍衝出,兩面夾擊秦軍。邯鄲之圍解除了,兵力沒有大的損失而獲得了勝利。

信陵君等因為竊符之事,不敢回魏而留居了趙國。

【新說】

每個人所具的才能都是參差不齊的,有些人長於此而短於彼,有的人又短於此而長於彼,對於這一點,孟嘗君的門客魯仲連講過一段很有見地的話。

魯仲連說:“猿猴離開樹木浮到水面,就不如魚蝦靈活;要說通過險阻,攀登危巖,良馬就趕不上狐狸;曹沫高舉三尺寶劍,全軍將士都擋他不住,但假使曹沫扔掉寶劍拿起鋤頭,他則不如農夫。”

然而,即使有這般的全才,也很難在外貌、品質等其它方面盡如人意。

所以,在用人的時候便要求知人善任,勿因其過而求全責備,勿因其短而棄其長。求全責備甚至刻忌不用,或用非所學,用非所長,必然貶損人才的價值,導致人心思背,人才流失而最終失敗。

就如本篇中的朱亥,本只是個粗魯的賣狗肉的屠夫,比不上信陵君的其他門客,但是由於他有過人的勇力,以及具有那一種講義氣的豪情,所以信陵君看出他必定可以在這件事上幫助自己,並沒有因為朱亥的身分地位很低而看不起他,而是重用了他。朱亥也效力立了功。

所以,要根據不同的形勢與需要或用其長或用其短,雞鳴狗盜之徒在特定的情況下用其長處比之滿腹經綸的謀士和勇冠三軍的大將,還要頂用。

【典源】

揚長避短:語出《戰國策·齊策三》:“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

信陵君竊符救趙:事見《史記·信陵君列傳》。

9、拋磚引玉,魏國巧得趙五城

【原典】

魏昭王六年,秦國約趙國一起攻打魏國,說定取得勝利後,把魏國的鄴城分給趙國。

魏王受到秦趙兩國的威脅,心中十分焦急,連忙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相國芒卯說。

“大王不要憂慮,臣下有一對策可退敵兵。”

魏王連忙請芒卯說下去。

芒卯說:

“趙國和秦國本來就有矛盾,這次聯合,無非是為利益。大王可派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出使趙國,對趙王闡明利害關係。再拋給他一點甜頭,要他與我們聯合,共同對付秦國。以後的事,臣下自有辦法。”

魏王說:

“好倒是好,先生可願去擔此大任?”

芒卯說:

“這事臣下不宜出面,臣下推薦張倚前往。”

魏王於是同意張倚出使趙國,臨行前,芒卯又對張倚如此這艇地交待了一番。

張倚到趙國後對趙王說。

“現在大王既然要聯合秦國來攻打我們魏國,鄴城這個地方我們是保不住的了。為了避免軍事爭端,魏王情願把鄴城獻給大王,不知大王可肯接受?”

趙王心中暗喜,嘴上卻問:

“魏王的美意敝國領受了,但不知貴國對我們有什麼要求?”

張倚回答說:

“其實也說不上什麼要求。魏與趙世代友好,原來出於一國,而魏與秦卻有著世仇。秦國是虎狼之國,秦兵兇狠殘暴。魏王的意思,不外乎希望與大王永結邦交,如果大王看得起敝國,就請與秦國斷絕關係。我們的鄴城正等待著大王前去接收啊!請大王三思。”

趙王為了穩妥起見,又徵求了相國的意見,相國說:

“與秦國聯合攻魏,興師動眾,最終也不過是得到鄴城,現在不動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樂而不為呢?請大王接受趙王於是答應了魏國的條件,立即宣佈與秦國絕交,下令關閉關卡,不準秦國人通過。秦趙兩國撕破了臉,秦國放棄了進攻魏國的計劃,反而把矛頭轉向了趙國。

趙王派使節興沖沖地到魏國去接收鄴城,芒卯卻領兵拒使節於邊境之外。使節說明來意,芒卯說:

“我國之所以派張倚出使貴國,目的就是為了保全鄴城,怎麼去把它拱手相讓給你們呢?你們有沒有搞錯啊?如果張倚真有這種說法,那是他弄錯了,我可不知道。”

趙國使節垂頭喪氣地回去報告趙王。趙王一聽大驚,才知道上了魏國的當了。又聽說秦國正在拉攏魏國一起來進攻趙國,更加惶恐不安,連忙召開緊急會議。結果是自動割讓五個城邑給魏國,以求聯合魏國共同抵抗秦國。

【新說】

拋出去磚,引回來玉。

芒卯可真會做生意啊!而且,他做的是戰爭販子的大生意,賺回來的,是整整五座城市。

拋磚之所以能夠引玉,實際上是利用了人類愛佔小便宜的弱點,先給你一點甜頭,誘你上鉤,然後再慢慢收回,使你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價來。

所以,拋磚引玉其實是一種釣魚法,或者換一種說法,是吃小虧,佔大便宜。

當然,磚有大小,玉也有價值高低。並非每個人拋磚都能引出五座城市那樣價值的玉來,話說回來,也沒有幾個人能拋出鄴城那樣大一塊磚頭。磚大磚小、玉貴玉賤,原理是一樣的,方法也可靈活運用。這裡沒有時間的限制,也沒有空間的制約,拋磚引玉之計,隨時隨地都可供你使用。總之是以小引大,以少引多,以差引好,以無價值引有價值就成。

如此一說,做生意就是最好的拋磚引玉。

【典源】

拋磚引玉:“三十六計”第十七計:”類以誘之,擊蒙也。”

語另見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趙洲東院從稔禪師》:“大眾晚參,師雲:‘今夜答話去也,有解問者出來。’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雲:‘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子。’”

魏國巧得趙五城:事見《戰國策·魏策三》。

10、嫁禍於人,韓國送趙十七城

【原典】

趙孝成王四年,韓國上黨的守將馮亭派使者到趙國見孝成王說。

“我們韓國已守不住上黨了,眼看它就要落入秦國。但那裡的官吏和百姓都甘願歸屬趙國而不願歸屬秦國。上黨共有十七座城邑,我們願全部送給趙國,服從大王您的統轄。”

趙王一聽大喜,馬上召見平陽君趙豹,告訴他這個喜訊,問他是否該立即接管這十七座城邑。

趙豹若有所思地回答說:“聖人可是把平白無故而得利看成很大的禍害啊!”

趙王不以為然說:“他們受我的恩德感召,怎麼能說是平白無故而得利呢?”

趙豹說:“秦國一直在蠶食韓國的土地,並認為上黨這塊地方早晚是他們的。韓國之所以不把上黨十七城交給秦國而送給我們,是想把禍害轉嫁到我們身上。想想看,以秦國那麼強大的力量,居心已久費力不少卻沒有得到上黨,而我們不費一點力卻可以白白得到,這怎能說不是平白無故而得利呢?

大王千萬不要接受才是啊!”

趙王不高興地說:“當今之際,你就是派百萬大軍去進攻,一年半載也不一定能得到一座城池。現在人家把十七座城邑送上門來,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嗎?”

趙豹離開後,趙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等人,告訴他們這件事。平原君同意趙王的看法,認為送上門來的好事不能丟掉。

於是,趙王派平原君作代表去接收了上黨十七城。秦王為此惱羞成怒,僅隔一年就派兵攻打上黨並進而攻趙。趙王派大將廉頗在長平迎敵,雙方相持數月。後來,秦國使用離間計使趙王用趙括代替了廉頗。秦將白起乘機發起進攻,包圍了趙軍,射死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趙軍四十餘萬人被俘活埋。上黨郡也終於為秦所得。

趙王后悔當初不聽趙豹的意見,以致遭受長平之戰的慘禍。

【新說】

嫁禍於人的方式有多種多樣,這裡舉的只是軍事上(當然也是政治的,外交的)常見的一種。其它如委惡於敵,歸怨於彼,推恨於人等都是嫁禍於人的表現方式。

無論哪種嫁禍於人,總起來說都是矛盾轉嫁。

矛盾論學得好,善於分析矛盾,利用矛盾,運用“轉嫁”之法,轉嫁矛盾,使自己從矛盾的漩渦中跳出來,從危機中脫身,然後坐山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這就是嫁禍於人。

如果要在歷史上去找嫁禍於人的例證,那可真是比比皆是,舉不勝舉。

其實,現實之中就多得很,又何用在歷史上去找,舍近而求遠呢?

倒是特別要提醒你一句,栽贓陷害實質上也還是一種嫁禍於人。

所以,萬萬不可粗心大意。

說得如此嚴重,還有防沒有防,有救沒有救?

有當然是有。

最重要的是要記住趙豹所說的話,不貪平白無故之利,不取不明不白之財,不生非分之想,不享飛來之福。

福兮禍所伏!

有飛來之福就有飛來之禍。

太史公批評得好:“俗話說:‘利令智昏。’平原君聽信馮亭的邪說貪圖小利,致使趙國軍隊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四十多萬,差點連首都也不保了。”

說到底,不貪為寶。任你嫁禍而來,我也推禍而去。

當然,說是這麼說,要做到就難了。

【典源】

嫁禍於人,語出《史記·趙世家》:“韓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其禍於趙也。”另見《戰國策·趙策一》:“且夫韓之所以內趙者,欲嫁其禍也。”

韓國送趙十七城:事見《史記·趙世家》、《戰國策·趙策一》。

11、走為上計,鴻門宴劉邦尿遁

【原典】

楚漢之際,項羽兵臨函谷關,聽說劉邦已先行一步攻破咸陽,並打算做關中王。項羽大怒,發令攻破函谷關,屯兵新豐鴻門;決定大饗士卒,第二天便發兵攻打劉邦。這時候,項羽有軍隊四十萬,劉邦只有十萬,項羽的謀士范增也極力鼓動項羽出擊。

殊不知,劉邦的謀士張良曾經救過項羽叔父項伯的命。項伯得知項羽第二天要進攻劉邦的消息後,連夜騎馬到劉邦的軍營裡找到張良,要張良趕快離開。張良不願背叛劉邦,把項伯帶來的消息據實報告。劉邦大驚失色,連忙要求面見項伯,認作親家,希望項伯向項羽轉達自己不敢擅自稱王,正等待項王入關的意思。項伯答應了,並建議劉邦第二天一大早就親自到項王軍營主動謝罪求和。項伯又連夜趕回軍營在項羽面前為劉邦說好話。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只帶了隨從百餘人到鴻門拜見項羽,賠禮道歉、表白心跡。項羽於是設宴款待劉邦。項伯、范增作陪,劉邦方面只有張良作陪。

酒過數巡,范增多次暗示項王動手幹掉劉邦,項王裝著未看見不理。范增於是起身出外喚來武士項莊,要他進營帳表演舞劍,乘機殺掉劉邦。可是,當項莊舞劍時,項伯也拔劍起舞,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劉邦,使項莊無法下手。

張良一看情勢危急,也連忙到軍營門口喚來樊噲。樊噲一聽情況緊急,便一手拿劍一手持盾衝入營帳、怒目而視項羽。項羽大驚,問是什麼人,張良回答說是劉邦的衛士。項羽於是賞酒一斗,樊噲一飲而盡。項羽又賞生豬腿一根,樊噲把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劍切開便大吃起來。項王見他勇武,問能否再喝酒。樊噲回答說,“我死都不怕,難道還怕喝酒嗎?”接下去便義正辭嚴地陳述劉邦破秦的勞苦功高,譴責項羽不該聽人挑撥,誅殺有功之人。說得項羽啞口無言,請樊噲入座。

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叫樊噲與他一起出去。

劉邦出去後對樊噲說,“現在情況很危急,想就這樣不辭而別,是不是不太合適呢?”樊噲回答說:“做大事顧不了細節,講大札顧不了小的地方。

現在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們是被宰割的魚和肉,還有什麼可告辭的呢?”

這時張良也出來了,劉邦於是留下張良送禮給項王和范增,自己丟下隨從,只與樊噲等四人抄小路悄悄回到自己的軍營。並對張良說:“從這裡走小路回去不過二十里,你估計我已回到軍營中後才進去向他們送禮致謝。”

就這樣,劉邦借上廁所之機而逃離鴻門宴。大難不死,緩過氣來才得以大敗項羽於垓下,自己做了漢朝的開國皇帝。

【新說】

多麼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泡尿啊!

假如那日劉邦不駕尿遁而匆匆逃離鴻門宴,中國歷史恐怕就會改寫一章了罷。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在敵強我弱,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一走以保全實力,另起爐灶或另圖東山再起,實在是明智之舉。

作為一種計謀,這種走當然不是五十步笑百步那種“棄甲曳兵而走”,而是主動退卻;不是怯懦,而是明智。

在歷史上,晉公子重耳走列國而成霸業,伍子胥一走而滅楚報父仇,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都是“走為上”的實例。

至於什麼時候走,走向問方,卻是費心思考決斷的事情。

因此,絕不可小視了“走”的智謀。

【典源】

走為上計:“三十六計”最後一計:“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語另見《南齊書·王敬則傳》:“敬則曰: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鴻門宴劉邦尿遁:事見《史記·項羽本紀》。

12、金蟬脫殼,滎陽城劉邦得逃

中國智謀40例:應變-應對大全(上),讀的是故事,漲的是智慧

【原典】

漢王三年,劉邦與項羽兩軍對峙於滎陽。楚軍多次襲擊漢軍運糧通道,使漢軍糧草不濟,被圍於滎陽城。

當時,韓信、張耳剛剛率軍在井陘口大敗趙兵,殺成安君陳餘,活捉趙王歇,劉邦封張耳為趙王。楚國多次派兵襲擊趙國,韓信、張耳忙於往返救援,以穩固剛剛取得的勝利,所以無暇顧及滎陽。

劉邦派使者到項王營中,要求與項王講和,項王不許。

外無援乓,內乏糧食,求和不許,而楚兵圍困一日緊於一日,形勢真是萬分危急。

好在陳平在劉邦身邊出謀劃策,利用反間計使項羽對亞父范增起了疑心。范增建議迅速強攻打下滎陽,項羽不予採納,一心要困死劉邦。范增知道項羽不信任自己,一氣之下要求告老還鄉,項羽同意了。結果,范增在路途發病死亡。

范增雖然除掉了,但滎陽的圍困並沒有解除。城中糧食一天天減少,眼看就要斷糧了。劉邦萬般無奈,日思夜想突圍的辦法,陳平也絞盡腦汁。軍中上下恐慌,軍心日益渙散。

一天,陳平看到將軍紀信,眼前一亮,一條計謀突然閃現出來。

原來,陳平發現紀信長得與劉邦十分相像,尤其是身材,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這天晚上,陳平首先派出兩千多名女子從城東門出去,楚兵一看,連忙四面團圍住進行攻擊。然後,紀信坐著漢王的車駕也駛出東門,一副漢王的打扮。身邊的兵士大喊,“城中已無糧食,漢王請求投降!”楚兵一見,連聲歡呼“萬歲!”慶賀勝利。四周的圍乓都爭先恐後地湧向城東觀看漢王投降。趁著這當兒,劉邦只帶了隨從幾十人從城西門悄悄出去,一路快馬加鞭,倉皇而逃。

項羽聽說劉邦投降,心中大喜。見到紀信,一看不是,便大聲喝問:“漢王在哪裡?”紀信說:“已出城去了!”項羽大怒,命手下將紀信活活燒死。

【新說】

金蟬脫殼,顧名思義是指蟬由幼蟲變為成蟲時,脫掉外殼而去,只留下一個空的蟬蛻。引申出來,則是指在緊急關頭沒法偽裝一個形象瞞過對方,自己卻逃之夭夭的脫身之計。

所以,大而言之,還是“走為上”,或者說,是一種“走”法罷了。只不過它既不同於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的硬走。又不同於漢高祖鴻門宴駕尿遁的軟走,而是一種以偽裝為掩護利用障眼法的溜走,從這一特點來看,又近於“瞞天過海”了。

這種走法也可運用於軍事作戰時整個部隊的轉移:保持營寨不動,旗號如常,暗地裡卻卷師而去,如諸葛亮死前以計授楊儀,使蜀軍安然退回漢中。

個人施行金蟬脫殼之計,其“殼”可以多種多樣。既可以像劉邦那樣用他人做替身以保全自己;也可以像明代王守仁或現今電影電視裡經常導演的那樣,把衣物拋在江中,鞋襪脫在岸邊作自殺狀;還可以像《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薛寶釵那樣,拉林姑娘黛玉做殼,自己卻溜之乎。不過,這最後一種已經是把金蟬脫殼與嫁禍於人一併使用上了,高明是夠高明,但其陰險毒辣卻更甚於用他人做替身的那一種。因為,用他人做替身的往往不是偉人就是主人,做替身的崇拜者或奴僕甘願為他犧牲,而薛寶釵的這一種卻是拉無辜做自己的殼,嫁禍於人。

【典源】

金蟬脫殼:“三十六計”第二十一計:“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語本《後漢書·仲長統傳》:“飛鳥遺蹟,蟬蛻亡殼。”

另見《三國志平話》:“呂布發箭射孫堅,孫堅使金蟬脫殼計,卻將袍甲掛於樹上走了。”

滎陽城劉邦得逃:事見《史記·高祖本紀》。

13、唱籌量沙,檀公解厄拒大敵

【原典】

檀公率軍北上,與魏軍交戰數十仗,佔領了渭臺城,而後又向歷城進軍,就在這時,軍隊的糧草又不夠了,宋軍難以久持,準備撤軍南歸。

不料此時,軍中卻有士卒投降對方,洩露了宋軍糧草殆盡這一重要的軍事秘密。魏軍聞訊,當即決定進攻,以試宋軍虛實。

這時,宋軍軍心不穩,敵人大軍將至,檀公之師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然而,由於檀公有著豐富的經驗,他斷定敵人此時正在虛實難辨的猶疑之際,於是他果斷決定連夜施謀。

檀公命令士兵“唱籌量沙”,即高聲計著數稱量沙子,以沙充米,裝作存糧充足。敵方聞聲,疑心宋軍正在分發糧食,遂不敢發動進攻。待天矇矇亮時,派人打探,只見宋軍果然糧如山積。於是判定檀公故意派人詐降,以引誘魏軍上當。幸得自己謹慎,方不曾吃虧。

為了展示成功,魏軍將領喝令斬了降卒。其實,這正好中了檀公的妙計。

原來檀公見糧食不夠,決定退兵,這時偏偏遇降卒投奔魏軍。趁著夜色,檀公命士兵高聲“唱籌”以迷惑對方,贏得了時機;接著他又派人把所剩的糧食撒在沙上,偽裝成糧山,鎮住了敵人。而且還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降卒。

但是,迷惑總難持久,檀公於是命令士兵披掛整齊,做好備戰充分的樣子,他自己則高乘戰車,繞營緩緩而行,做出有埋伏的樣子。完全打消了敵人進攻的念頭,從而順利地解除了危難,完成了任務。

【新說】

每個人都可能會有身陷困厄的時候,但是對於一個胸中把握宇宙萬物規律的人來說,就不會被困厄拴住手腳,而會輕巧地解開縛住自己的繩索,獲得自由。

宇宙萬物雖然浩繁萬變,不可捉摸,但它總是有規律可尋的。一個人對於宇宙世界而言雖然渺小無比,但是如果對它進行了充分的瞭解和認識,那麼自己就會感到逐漸強大起來,不再是那般軟弱渺小了,所以,一樣東西,往往是因不瞭解而覺可怕。

有了這樣一個把握,就如多了一隻眼睛。這隻眼睛長在身外,從上往下俯視。當遇到困厄的時候,能看到自己,也看到對方,看到困境之內,也看到困境之外,看到現在,也看到過去將來,所以就不會像井底之蛙一般驚慌失措,而是沉著冷靜地想出計策。

檀公之所以能順利解厄,正是因為他全面地掌握了敵對雙方主客觀的情形。在自己不利之時,他能冷靜清醒地想到敵方也有不利之處,那便是降卒的報告是否真實。他牢牢地抓住這一點,揚己之長,扼敵之短,用虛張聲勢的攻心計謀,憑藉過去交戰的威勇和彼時用謀的機智,充分調動己方的主觀能動作用,牽住敵人思路的鼻子,終於讓敵人認定了他們的疑惑。檀公取攻心為上策,讓一切有利因素髮揮作用,終於在處於兵力、糧食、軍心等多種劣勢的情況下,保存了實力,抵禦了常人看來難以抵禦的困難,勝利地完成了拒敵重任。

【典源】

唱籌量沙:語出《南史·檀道濟傳》:“道濟時與魏軍三十餘戰多捷。

軍至歷城,以資運竭乃還。時人降魏者,具說糧食己罄。於是士卒憂懼,莫有固志。道濟夜唱籌量沙,以所餘少米散其上。及旦,魏軍謂資糧有餘,故不復追。”

檀公解厄拒大敵:事見《南史·檀道濟傳》。

14、李代桃僵,趙氏孤兒得保全

【原典】

晉景公時,做了司寇的寵臣屠岸賈想要誅滅曹是三朝元老的趙氏一族。

於是便羅織罪名,以晉景公的名義聯合一些將領,準備一起動手。

大臣韓厥知道後悄悄告訴趙朔,叫他趕快逃跑。趙朔說:“逃也無益。

我的妻子快要生產了,如果你能幫我保住這條根,使我趙氏不斷子絕孫,我也就死而無恨了。”

趙朔的妻子是已故晉成公的姊姊,因此,韓厥出主意叫趙朔把妻子送進了王宮。

屠岸賈隨即率領一些將領殺掉了趙朔的一族,只有趙朔的妻子倖免於難。

趙朔生前有一忠實門客叫公孫杵臼,當趙氏被滅時,公孫杵臼約趙朔的好朋友程嬰一齊殉難。程嬰說:“趙夫人有孕在身,如果她有幸生個男孩,我們要設法把他養大。以繼宗嗣;如果是個女孩,我們再死也不遲啊。”公孫杵臼同意了他的看法。

不久,趙朔的妻子果然生了一個男孩,屠岸賈知道後便派人到宮中去搜索。趙朔的妻子把孩子藏了起來,搜索的人沒有找到。屠岸賈搜不出什麼,又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已運出了宮中。便到處懸賞捉拿。

程嬰見風聲很緊,就和公孫杵臼商量說:“這次他們雖然沒有搜到,將來必定還要搜。得想個計策把孩子偷出宮來,藏在遠處,這樣才能安全。”

公孫杵臼想了想,然後問程嬰說:“保全孤兒和一死報恩,這兩件事哪一件困難呢?”

程嬰回答說:“當然是一死報恩容易,保全孤兒困難。”

公孫杵臼說:“那好極了,趙家對你恩德很大,你就勉為其難,擔當保全孤兒的重任吧,把容易的留給我。”

程嬰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公孫杵臼說:“我們只要找到一個最近出世的嬰兒,冒稱是趙氏孤兒,由我抱到深山裡躲起來,然後由你到屠岸賈那兒去告密。他們搜到了這個假孤兒,真孤兒就可以得保全了。”

“可是你犯了藏孤之罪,不就..”

“這正是我一死報恩的時候啊,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事情就這樣定了。公孫杵臼果然去找了一個嬰兒帶到山中,然後由程嬰到屠岸賈那裡去告發。屠岸賈一聽大喜,叫程嬰引路,到山中搜出了公孫杵臼和嬰兒。公孫杵臼痛罵程嬰見利忘義,與自己同受趙逆之託,現在居然出賣朋友,斷送趙氏血脈。

屠岸賈殺了公孫杵臼和嬰兒,得意洋洋地回到京城。

程嬰在韓厥的幫助下把真的趙氏孤兒偷出宮中養大。十五年後,韓厥又伺機在晉景公面前陳述了趙家的冤情,使趙氏得以平反昭雪。趙氏孤兒立為宗嗣,屠岸賈全族被滅。

【新說】

樂府詩《雞鳴》:

“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李代桃僵,甲為乙死,說起來還是捨己為人。

不過,智謀不是道德評判,它其實近於偷樑換柱,移花接木之類。

這種智謀的作用在於丟卒保車,用《三十六計》的解釋來說,是在形勢處於必須受到損失的時候,可以損失小的而保全更大的。如此說來,“下馬對上馬”也就是李代桃僵了。值得注意的是,“李”與“桃”之間往往有一種特殊關係,不然的話,誰會拿生命去當兒戲,隨隨便便就代人而“僵”了呢?

在趙氏孤兒的故事裡,那無辜的假趙氏孤兒固然是一枚代桃的李,公孫杵臼又何嘗不是呢?二李代一桃,趙氏孤兒的命是貴重的。不然的話,哪有以後韓、趙、魏三家分晉的局面呢?歷史就要改寫了。

話說回來,在現代生活裡,丟卒保車的事是經常發生的,說得文氣一點,也就是李代桃僵了罷。

【典源】

李代桃僵:“三十六計”第十一計:“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語出《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趙氏孤兒得保全:事見《史記·趙世家》。

15、害一利百,王著錘擊阿合馬

【原典】

王著是元代山東人,在軍隊中任一小官。他官雖小,卻正直剛烈,容不得奸臣賊子。在得知大臣阿合馬為非作歹,作惡多端,肆無忌憚後,王著決心殺掉阿合馬,為民除害。

阿合馬因討好元世祖忽必烈而受到重用、位高權重,無人敢惹。在位時,他任意增加賦稅,濫發紙幣,搜刮民脂民膏。他把兩個兒子提升到要害部門,另外幾十個兒子也得到了升遷,到處安插親信。他的妻妾多達三四百人,生活腐化。他對政敵殘酷迫害,一大批朝廷文武官員受過他的迫害,就連皇太子真金,也因當著皇帝的面羞辱過他而被打傷。阿合馬的所作所為激起了朝野的憤怒。

在這種時候,王著發誓要除掉這匹害群之馬,以謝天下。他有一個知心朋友高和尚,對阿合馬的暴行看在眼裡,恨在心裡,願意助王著一臂之力,為民除害。他們兩人打算假扮太子真金,引誘阿合馬出門,尋機將他除掉。

皇太子真金隨元世祖忽必烈到上都巡視,阿合馬留守京城。王著和高和尚選了一個酷似太子真金的人,乘夜色混入京城。第二天,高和尚帶領眾僧侶來到中書省,聲稱太子已回京城,晚上要做佛事,命阿合馬前去為太子接駕。

當天黃昏時分,王著騎馬報告阿合馬,說太子即將駕到,要中書省的全體官員到宮前迎候。阿合馬不知是計,準備前去接駕,派親信脫歡察兒同王著先去接風,自己隨後就到。

高和尚簇擁著假太子在半路上與脫歡察兒相遇,由於天色昏暗,難以分辨真偽。假太子按王著計劃,斥責脫歡察兒無禮,將他和隨從全部誅殺,然後繼續向王宮前進。

王著等人在東宮前面碰上阿合馬及隨從。這時,騎在馬上的假太子對阿合馬大喊:“中書省官員向前靠!阿合馬,你可知罪?”正在阿合馬發愣之際,王著飛身上前,用藏在袖子裡的一對大銅錘迎面向阿合馬砸去。頓時阿合馬腦漿迸裂,墜地身亡。

事後,王著和高和尚被忽必烈處死刑。王著慷慨處死,毫無懼色,刑前大呼:“王著為天下除害,今死矣!異日必有為我書其事者。”

【新說】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是說對付團體之敵要以為首者作主要目標。

群龍無首,必將崩潰。尤其是在敵眾我寡、力量對比懸殊時,集中力量除掉為首者、可以迅速改變力量對比,扭轉對自己不利的局面。

阿合馬一類的人,古往今來為數雖不多,但卻為害不淺,不除不足以平民憤。除掉他們,並非殺雞給猴看,這類亡命之徒是難以被殺雞之舉嚇唬住的。只能採取果斷措施,以暴抗暴,毫不留情地誅殺之。

正義的事業,往往要以流血為代價,以暴力為手段。從害一利互的意義上說,暴力是合乎人道的。在這種事關生死存亡、正義與非正義的問題上,一切的猶豫軟弱所帶來的後果,或者使自己葬身於惡勢力之手,或者使國家大眾遭到塗炭,決不可輕視。

害一利百,既需要勇氣,也需要智謀。深明大義,具有獻身精神,才可能產生勇氣;足智多謀,才可能使勇氣和行動不致落空,才可能不招致更大的災難。

【典源】

害一利百:語出清代陳確《葬書·深葬說下》:“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趨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辭其害。”

王奢錘擊阿合馬:事見《元史·阿合馬傳》。

16、擒賊擒王,毛遂按劍逼楚盟

【原典】

長平之戰後,秦國又乘勝圍攻趙國的首都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推楚國為盟主,約定東方國家縱向聯合抗擊秦國。

平原君在自己的門客中挑選了二十個智勇雙全的人一起前往,其中包括那個自我推薦的毛遂先生。

開始,那十九個人都覺得毛遂自薦很好笑,後來在路上熟悉後,他們發覺毛遂很有才能,談吐不凡,也就服氣了。

到楚國後,平原君和楚王談判,從日出談到中午都沒有結果。堂下的人都很著急,公推毛遂上堂去幫助平原君。

毛遂果然按著劍,順著臺階走上去對平原君說:

聯合抗秦的利弊是很清楚的,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現在談了半天還沒有結果,到底是什麼原因?”

楚王聽了很不高興,指著毛遂問平原君說:

“他是什麼人?”

平原君說:

“是我的門客。”

楚王一聽大怒,呵叱道:

“退下去!我是在與你主人說話,你上來幹什麼?”

毛遂不僅不下去,反而按劍逼向楚王說:

“大王之所以敢這樣呵叱我,是仗著你們楚國人多勢眾。可是現在你我相距不過十步,你們再人多勢眾也不起作用,因為你的性命已經掌握在我的手中!”

楚王大驚失色,一下子說不出話來,毛遂接下去說:

“楚國是個大國,理應稱霸天下,可是在秦國面前卻直不起腰來。想當初,秦將白起只率領幾萬秦兵進攻楚國,竟然一戰攻下你們的郢都,二戰燒掉了你們的祖墳。這種奇恥大辱,連我們趙國人都為你們羞愧,可是大王卻無動於衷!其實,楚趙聯合抗秦是為了你們楚國而不是為了趙國,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道理!你呵叱我幹什麼呢?”

毛遂的一席話義正辭嚴,說得楚王連連點頭:

“好!好!先生的話確實有理,我們馬上出兵與趙國共同抗秦。”

毛遂緊追不放:

“一言為定了嗎?”

楚王說:

“一言為定!”

毛遂對楚王左右的人說:

“快去拿雞、狗、馬的血來。”

血拿來後,毛遂雙手捧著盛血的銅盤,跪著獻給楚王說:

“大王應當首先歃血定合縱抗秦之盟,接著是我主人,接著是我。”

三人依次歃血,合縱抗秦的盟約當場訂立。毛遂又左手端盛血的銅盤,右手招呼那十九個人都在堂下歃血,以為見證。

【新說】

正如事後平原君感嘆說: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毛先生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功,就在於擒賊擒王,抓住了決定事情成敗的關鍵,並給予狠狠出擊,使之沒有喘氣或迴旋的餘地。

杜工部詩寫得好: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做事要抓住要害,打擊敵人要打擊首腦,一句話:打蛇要打七寸。

這就是擒賊擒王。

當然,王不同,擒的方法也不同。可以智取也可以力攻,也可以像毛遂先生那樣,智與力並用,勇與謀齊上,總之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可生搬硬套。

生活中的“賊”很多,需要你去“擒”的也不少。關鍵是要擦亮你的眼睛,認準“賊王”,然後——

擒住他!

【典源】

擒賊擒王:“三十六計”第十八計:“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具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語出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毛遂按劍逼楚盟:事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7、抱法處勢,曹參承前促大業

【原典】

漢高祖劉邦病逝後,太子劉盈即位,即漢惠帝。劉盈當上皇帝的第二年,曾經輔佐劉邦打天下的相國蕭何得了重病,漢惠帝親自前去看望蕭何。

帝在病榻前問蕭何說:“如果你去世了,哪個人可以接替你的職位?”

蕭何回答道:“沒有誰比陛下更瞭解我。”

漢惠帝又問:“曹參這人怎麼樣?”

蕭何說:“陛下已知道了,我死而無憾!”說完,蕭何就閉目去世了。

曹參曾經與蕭何關係密切,但蕭何當上相國之後,兩人之間出現了裂痕。

雖然如此,蕭何臨終前還是推薦曹參接替自己擔任相國,他認為,在所有大臣中,只有曹參德才兼備。

可以輔佐漢惠帝治理國家。

曹參擔任相國之後,沒有改變前任蕭何所制定的政策法規,完全按照從前的規矩治理國家,人們將這種做法稱為“蕭規曹隨”。

但是,曹參剛開始這樣做時,很多人不理解,並且一時沒有取得成效,引起了不少非議。

曹參的兒子曹密在宮廷中任職,有機會接近漢惠帝。有一天,漢惠帝責怪曹參不努力治理國家,便讓曹密私下去問其中原因。曹參聽到後,氣得打了曹密一頓,並說:“國家大事不是你所能議論的。”

到了上朝時,漢惠帝責問曹參。曹參脫下官帽謝罪說:“請陛下想想,陛下能與高祖相比嗎?”

漢惠帝回答說:“我哪裡敢與先帝相比!”

曹參又問:“陛下認為我與蕭何哪個賢明?”

漢惠帝答道:“大概你不如蕭何。”

於是曹參說:“陛下說得對。高祖與蕭何平定了天下,明確制定了政策法令。如今陛下無為而治,我等忠於職守,小心謹慎地遵守先前的政策法令,有什麼不好呢?”

漢惠帝點頭稱是,攝政的呂后也認為曹參說得有理。從此,由劉邦、蕭何所制定的簡刑省罰、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國策,得到了曹參等人忠實地奉行,經過幾十年努力,西漢帝國出現了“文景之治”這樣繁榮昌盛的局面。

【新說】

這一謀略說的是法與勢的關係。

“法”指法令規則,“勢”指權力地位。抱法處勢,即要求把法規與權勢結合起來,按照法規行使權力,以權力保證法規得以順利實施,從而有序地把事業推向成功。

規則是“軟件”,一般來說,制定規則是容易的。小朋友在做遊戲時都要先定規則,然後按規則遊戲。沒有規則,遊戲很難做下去,家庭、社會、國家將難以為繼。大凡頭腦沒有發燒的人,都承認規則的必要性,不可或缺性。

然而,規則又是軟弱的。不法之徒,貪婪之輩,奸商貪官,狂人野心家是毫無規則概念的,他們的“規則”是無法無天,為所欲為。對這類人渣必須繩之以強權,以強力迫使他們遵守規則,或者將他們逐出競技場。權力因此而成為必要。

權力是“硬件”。權力的界限應以規則為邊界,越出規則邊界的權力或不受規則限制的權力,不是導致腐敗混亂,就是導致專制暴政。

因此,權與法,應該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裡面沒有什麼太深奧的道理。為了保證“遊戲”進行下去,除了相關的規則之外,還要有“裁判”來監督規則的實施,運用權力來制裁犯規者。

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應在這兩方面的規範下進行。它們也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典源】

抱法處勢:語出《韓非子·難勢》:“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

曹參承前促大業:事見漢代揚雄《法言》及《解嘲》。

18、因時制宜,劉邦息武和匈奴

【原典】

秦漢年間,北方的匈奴在冒頓單于的統治下勢力日漸強大,擁有三十多萬軍隊,不斷向外擴張,騷擾近鄰,控制了北方和西部的廣大地區。

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受到匈奴南侵的嚴重威脅,他們接連攻佔了馬邑和太原。劉邦對匈奴肆無忌憚地擴張十分憤怒,親自率領三十二萬大軍征討匈奴。然而,劉邦對匈奴力量估計不足,冒險進擊,結果被冒頓單于的四十萬精兵圍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達七天七夜,士兵凍死凍傷者有七八萬人,同時糧草斷絕,處境十分險惡。

後來,陳平提出用重金賄賂匈奴皇后,劉邦的部隊才得以解圍,這次慘痛的教訓使劉邦清醒地認識到,當時西漢王朝沒有足夠的實力在軍事上同匈奴抗衡。

劉邦接受了大臣婁敬的建議,以和親的方式來緩和同匈奴的關係。這一政策在劉邦死後一直延續了漢惠帝、漢文帝和漢景帝三個朝代。在這期間,西漢王朝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已十分強大,同匈奴的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西漢的方向轉化。

到漢武帝時代,西漢的實力達到鼎盛,漢武帝自恃兵強馬壯,國力強盛,便放棄了劉邦以來實行的和親政策,開始主動向匈奴出擊。他派遣韓安國、李廣等人率領三十萬軍隊在馬邑設伏,試圖圍殲匈奴主力,這個計謀被匈奴識破,未能得逞,漢、匈關係也因此完全破裂。匈奴時常侵擾西漢邊境,漢武帝再次派遣衛青、霍去病等將領率兵對匈奴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反擊,奪回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向北撤退。

連年征戰,使匈奴的實力大大減弱,加上內訌日益激烈,匈奴只得主動與漢朝握手言和。匈奴單于數次到長安請求通好。到漢元帝時,王昭君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漢、匈雙方表示要永遠和平相處,自此四十多年中,漢、匈之間沒有爆發衝突。

【新說】

一切事情都是在時間過程中進行的,因而,時間因素對事情的發展和結果來說,至關重要。時間不同,所採取的辦法也應隨之變化。

有時,需要等待,劉邦在漢初時時匈奴的征討,是時機不成熟,力量對比不利。因急於求成而招致慘敗。有不少事情是必須靠等待的,如瓜的生長,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才會瓜熟蒂落。如果揠苗助長,效果就適得其反。

有時,則要抓住時機,有些機遇千載難逢,不及時抓住。失之交臂,悔之莫及。時間總是一維的,即總是向前進的,具有不可重複倒轉的特性。一個人成年之後,不可能再重返童年時光,只有在神話中才會有“返老還童”

一說。失去了,肯定不可再得。孔子曾站在河邊面對滔滔江水感嘆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所以,趕掉了這一班車,是不會再有下一班的。

時間的變化,使得事情也在變。此一時,彼一時;此時的辦法,不一定適合彼時,反過來也一樣。刻舟求劍者的最大錯誤在於不識時務,以固定不變的眼光去看待不斷變化的情況,以不變應萬變,於是求劍不得。

時機當然可以人為地創造,不過,這已是另一個問題。這裡的主題是識時務,合乎時宜。還是那句老話:識時務者為俊傑。

【典源】

因時制宜:語出《淮南子·■論訓》:“因時變而制宜適也。”

劉邦息武和匈奴:事見《史記·匈奴列傳》及《漢書·匈奴傳》。

19、因地制宜,忽必烈承襲漢制

【原典】

忽必烈即位之初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外來民族如何鞏固對漢族的統治。他決心改變蒙古族多重視武功、忽視文治的狀況,認識到要鞏固對中原的統治,必須推行一整套符合中原情況的政策,最有效和最便捷的辦法,就是採用漢族已有的制度和法令。於是,他因地制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忽必烈採納了劉秉忠等大臣的建議,按照中原歷代王朝的傳統,以“中統”年號紀年,廢除大蒙古國號,改國號為“大元”,並把國都南遷到北京,命名為“大都”,建造了新皇宮和城牆。

大蒙古國越來有一整套自己的國家制度,比中原的要簡單得多、入主中原後,原有制度已不適應新的情況。忽必烈採用了中央集權制,要劉秉忠和許衡根據中原歷代制度,參照現實情況,在中央一級設立主管政務的中書省,主管軍務的樞密院,主管監督官員的御史臺。在地方一級,設立主持日常軍民政事的宣撫司,以及提刑按察司。最高行政機構是行省,下轄路,府,州、縣四級。政府官員儘量錄用漢族遺老、舊臣和學者,由蒙古人掌握人事決定權。這套制度較為有效地保證了蒙古人對中原地區的統治。

忽必烈還放棄了蒙古人傳統的遊牧經濟,設立了司農司、營田司等機構,鼓勵農業生產,把大量牧場恢復為農田,用租佃方式招募農民種田,並把一部分土地退還給了農民。他還下令禁止搶掠人口販賣為奴,並恢復了一些奴僕的平民身分。

在文化方面,忽必烈設立了國子學,承認並提倡漢族傳統文化和儒學,讓蒙古族子弟接受漢文化教育,還在大都建立了孔廟。

這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推行,說明落的民族對先進民族的征服,只靠武力是不行的,還得改變自己的傳統和習俗,在其它方面向先進民族靠擾。忽必烈明智而及時地認識到這一點,因地制宜,入鄉隨俗,在元代初年穩定了對中原的統治。

【新說】

現代人對“因地制宜”這一策略並不陌生,它要求根據不同地方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與該地方情況相適應的具體措施,並加以貫徹。

理解這一策略並不難,難在在實際當中加以運用,一個難題是改變舊有的習慣和做法,主動去適應變化了的地方,而不是相反。傳統和習慣的勢力是強大的,有時想改變都難,更何況不想改變。比如北方人習慣吃饅頭,到了南方則沒有慢頭吃。要不要改變原有習慣?改變了,就能適應南方的生活;不想改變,只有餓肚子。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地域變了,仍不肯主動作出改變,自然會遇到巨大的障礙。

變和不變是相對的。變要受新情況的制約,隨新情況而變,因而總是有限度的。不變,則是要保留舊有習慣和做法中有價值的、在新情況下仍然行之有效的部分。所以,在變和不變之間要靈活掌握,固執於任何一方面,都可能出現偏差。

採取的措施應該行之有效。一般而言,地理、環境、氣候等條件是難以改變的,忽視這一點,誇大人的作用,將要付出代價。“人定勝夭”的想法固然浪漫豪邁,但卻代替不了適宜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觀的願望是一回事,客觀的實際又是一回事。它們之間不可互相代替,只能互相適應。

不應該忘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一個抗拒不了的規律,因地制宜是符合這一規律的。

【典源】

因地裝宜:語出《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夫築城郭,立倉庫,因地裝宜。”

忽必烈承襲漢制:事見《元史·世祖本紀》。

20、因事制宜,楚襄王集納眾議

【原典】

公元前299 年,楚懷王受秦國引誘入秦,被扣留在咸陽。屈原建議,給齊國送去假訃告說懷王已死,讓齊國放回在那裡作人質的楚太子橫繼承楚國王位。

齊王趁此機會要挾楚國,要楚國用東邊的五百里土地換取太子橫。太子橫對此感到為難,便向謀士慎子問應付的辦法,慎子說:“先答應齊國的要求,其他事以後再商量。”

太子橫答應齊國要求後,回到了楚國繼承王位,即頃襄王。齊國為了獲得楚國的五百里地,緊接著上門來索取。慎子建議頃襄王召集大臣們商討對策,應付齊國使者。

子良說:“應該先把地給齊國,然後再奪回來。給他表明楚國說話算數,奪地證明楚國武力強大。”

昭常說:“決不能割讓土地,寧可拋頭顱灑熱血,恪盡守衛國土的職責。”

景鯉則說:“應該到秦國請求援救,以解除楚國失地的危難。”

頃襄王見大臣們各執己見,莫衷一是,便問慎子的意見。慎子說,這些大臣的意見都有各自的道理,不妨兼採並納。

於是,頃襄王接受了慎子的建議,讓大臣們依照各自的意見去辦。子良列齊國去獻地,昭常負責守地,景鯉去秦國搬救兵。

子良趕到齊國,答應割讓國土,齊國馬上派兵到楚國來接管土地。然而,昭常不答應,發誓說,如果齊國要以武力搶奪,他將帶領三十萬楚國男女老少同齊國決一死戰。齊王怪罪子良耍花招,子良回答說:“楚王確實同意割讓土地。昭常不同意,是違背國君的命令,請齊王派兵攻伐他吧。”

齊王大怒之下向楚國出兵,想強行奪取楚國國土。正在齊王要領兵伐楚之際,景鯉請來的五十萬秦軍兵臨齊境。齊王擔心攻打楚國難保自己的國土,被迫放了子良,派使者到秦國求和。這樣,楚國既避免了戰爭,承保住了國土。

【新說】

慎子的做法,堪稱因事制宜的典範。他所面臨的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這些辦法從不同的角度有助於事情的解決,於是兼採並納,多管齊下,取得了成功。這是事同人不同的情況。當然,遇上這種情況,也可以對不同人的意見進行比較、選擇,採納最佳者,而不一定同時全部採納。

同樣的人遇上不同的事,是另一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辦法和措施要因事而變。倘若以不變應萬變,結果很可能像守株待兔一樣。一定要對症下藥,力爭藥到病除。

時間是一個重要的變量。同樣的事,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正如穿衣這件事,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應有不同的穿法,大概只有神經有毛病的人,才會在大熱天穿皮大衣。時間變了,雖然事情未變,但處理方式要隨時變通。

反過來,在同樣的時候,會發生不同的事情,這時要區別情況,有針對性地各個擊破。不分青紅皂白地眉毛鬍子一把抓,叫做不得要領,結果可能是雞飛蛋打,處處落空。

再說事情本身,也有大同小異和大異小同的分別,自然,對策也應相應地大同小異,相應地大異小同。

說到底,核心是個以變應變的問題。

【典源】

因事制宜:語出《漢書·韋賢傳》:“朕聞明王之御世也,遭時為法,因事裝宜。”

楚襄王集納眾議:事見《戰國策·楚策二》。

21、除禍宜早,春申君迷色喪命

【原典】

楚考烈王沒有兒子,宰相春申君很是擔心,就去找會生孩子的女人,想獻給考烈王。李園的妹妹就是這樣一個。但是,春申君見了她以後卻十分喜歡她,便將她納為了自己的妾。

不久以後,李園的妹妹就懷孕了。李園知道了這件事後,便和妹妹商量,想出了一個計謀。

然後,李園的妹妹便去勸說春申君。

“請你把我送給楚王吧。”她向春申君說。

“你不喜歡我嗎?”春申君問。

“怎麼會呢?”

“那你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您想一想,如果我到了楚王那兒,生下了你的孩子,雖然名義上是楚王的,但這卻意味著你的孩子將成為楚國的下一代君主。所以,雖然你把我送給了楚王,但其實我還是屬於你的。”

李園的妹妹終於說服了春申君。他們談話之後,春申君便將她送給了楚王,不久,李園的妹妹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就是後來的幽王。這之後,李園和妹妹都生怕春申君洩漏秘密,總想找機會加以刺殺。

後來楚王患了重病,當時朱英來找春申君,一見面朱英便對他說:“你現在正面臨著意外的災禍及幸福。所謂意想不到的災害,乃是指楚王死後,李園將會刺殺你。而意想不到的幸福,則是你將有可能成為楚王。”

春申君聽了後很生氣地說:“豈有此理,李園不會這樣做的!”

十七天之後,考烈王死亡。李園果然派刺客藏於王宮門內,刺殺了春申君。

【新說】

趁禍苗小就將它除掉,這的確是一個要牢記的真理,就如樹木在幼苗之時,用手就可以摘除,但長大了後不用斧頭就無法砍掉了。

春申君的故事,正是喪失時機而遭災禍的悲劇,正如司馬遷所說:“應下的決斷而沒有下,自作自受。”春申君正是這種人。他沉醉於女色之中,被李園之妹的一番話說動了心,而喪失了應有的判斷力,輕信他們會對自己忠信。試想,如果春申君及早地判斷出了李氏兄妹的詭計,當機立斷地加以剷除,也就不會遭致殺身之禍了。然而春申君卻沒有那樣。李園之妹到了楚王身邊,生下了兒子,勢力增大了許多,李園便乘機向春申君下了毒手,春申君是一位賢明的臣子,然而由於輕信給自己帶來災禍的小人,結果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當然,春申君除了無決斷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被矇蔽了眼睛,沒有看清禍苗所在。可惜的是,有些人明明清醒地看到了禍苗,但就是難下決心剷除,優柔寡斷,最終失去了機會,終於養虎為患,自己反被其害。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當然是“鴻門宴”了。項羽當然算得上是大智大勇之人,但是他輸就輸在了優捎寡斷的性格上。在鴻門宴上無論范增如何暗示,如何急切,項羽總是視而不見,無動於衷,失去了唾手可得的良機,使劉邦逃之夭夭。

現在的我們當然無法明白地知道項羽當時的心理,但我們仍可以肯定地說:對敵人的善良,就等於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典源】

除禍宜早:語出宋代歐陽修《進擬御試應天以實不以文賦》:“禍患可銷於未萌。”宋代蘇洵《審敵》:“除患於未萌,然後能轉而為福。”

春申君迷色喪命:事見《史記·春申君列傳》。

22、斬草除根,陳桓公自食惡果

中國智謀40例:應變-應對大全(上),讀的是故事,漲的是智慧

【原典】

公元前717 年,鄭莊公出兵進攻陳國,結果大獲全勝,奪取了很多財物和俘虜。這是鄭莊公對陳國兩年前討伐鄭國的報復。

此前兩年,衛國和陳國曾經聯合起來討伐鄭國。鄭莊公知道敵不過,向陳桓公請求講和,陳桓公不同意。執政大臣公子佗五父是陳桓公的弟弟,他勸諫說:

“親近仁義,對鄰國友善,這是立國的法寶,大王還是答應鄭國的請求吧!”

陳桓公聽了公子佗的話很生氣,說道:“宋國和衛國都很強大,它們才是陳國真正的禍患。鄭國那麼弱小,它能把我們陳國怎麼樣?”

陳桓公不聽勸諫,繼續攻打鄭國。

兩年後鄭國強大起來,出兵伐陳,打得陳國大敗。鄰國見陳國吃了敗仗,都坐視不救。

後來有人評論這件事說:“善的東西不可喪失。惡的東西不可滋長,這話是針對陳桓公說的。滋長了惡而不悔改,接著就禍及自身,這時再要挽救,就來不及了。《商書》說過,惡的東西一旦蔓延開來,就像大火燎原,連接近都不可能,怎能指望撲滅它?”

這個人接著又引用古代史官周任的話說:“治理家國的人,見到惡就應像農民種莊稼要除掉雜草一樣,把鋤掉的草堆積起來肥田,徹底挖掉它的老根,使它不能再生長,這樣善就能得到發展了。”

【新說】

這則故事帶有濃厚的勸戒意味:它要人們揚善去惡,除惡務盡,不留餘患。陳恆公之所以敗在鄭莊公手中,是因為他不善待鄰國,心地很壞,遭受失敗理所當然,咎由自取,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我們也可以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讀這則故事。倘若陳桓公在鄭國還很弱小時,將其徹底消滅,恐怕不會有兩年之後的滅頂之災了。這不也是“斬草除根”的一種解釋嗎?

政治鬥爭,乃至人生的種種競爭,往往是很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斬草除根,就是要徹底除掉禍根,不留後患。在鬥爭雙方利益尖銳衝突,彼此不共戴天,對方的存在對自己的存在構成嚴重威脅時,尤其需要牢記這一策略。

歷史為我們提供的教訓買在是太多了。春秋時代的宋襄公臨陣對敵人講仁義,結果大敗而歸。楚漢之爭,項羽擺下鴻門宴,為除掉劉邦提供了一個幹載難逢的良機。項羽的猶豫使劉邦死裡逃生,項羽最後竟落得烏江自刎..

後人把對敵人付出無謂的感情叫做“宋襄之仁”,把不當機立斷斬草除根叫做“縱虎歸山”。古希臘《伊索寓言》中講的《農夫和蛇的故事》,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

魯迅先生在三十年代曾大力倡導“痛打落水狗”,因為他深知“落水狗”

們的卑劣。你以慈悲之心救助了被打落在水中的狗,它上岸之後說不定會反過來咬你一口。現實生活中的事實經常是這樣。

因此,對貌似可憐的敵人,對落難的敵人,對藏起狐狸尾巴花言巧語的敵人,應毫不留情地痛打到底,直至徹底喪失戰鬥力。在這種時刻萬萬顧不得仁義、信用之類教條,否則只能招致自己失敗。

所以,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犯罪。

【典源】

斬草除根:語出《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陳桓公自食惡果:事見《左傳·隱公六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