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记忆中的王夫人是个善良的人,为何前后变化那么大?

刘姥姥记忆中的王夫人是个善良的人,为何前后变化那么大?

刘姥姥印象中未出阁的王夫人,待人不拿大,着实爽利,而且刘姥姥敢把打秋风的主意,打到王夫人身上,仅凭着几十年前,那一面之缘,和王家祖上那点交情,可知当年的王夫人,留给她印象极好,她相信王家的小姐,是个慈善的人。

闺中的王夫人和后来贾母口里的木头一样的太太,完全不同,那证明青春年华的王夫人,不是后来的样子,她应该稳重如宝钗,机敏如探春,爽利如凤姐。只是后来嫁进贾家几十年,她表面上成了木头,心里有无数的心事。

刘姥姥记忆中的王夫人是个善良的人,为何前后变化那么大?

什么改变了她,是际遇吧。

她入府里,上有长嫂,下有小姑子。长嫂出身一般,刻薄吝啬,小姑娘美丽机敏,自然也有些傲气。

看看木头一样的李纨让玫瑰花探春一语说,这大嫂子糊涂了,尤氏那么低调,让惜春指责不会管家,要断绝以后的往来。探春惜春素日都是好脾气,贾母调教出来的大家闺秀,在外人眼中都是极好的,一个长于书法,一个绘画极好,可是和嫂子相处,天生就有优势,几句冷言,李纨和尤氏都只能听着。当年的贾敏和王夫人相处,肯定也有此类情形,王夫人自然也有沉默的份。

刘姥姥记忆中的王夫人是个善良的人,为何前后变化那么大?

小姑子还好说,难办的是,自己这的事。儿子成材,却早早的没了,女儿优秀,成了府里的棋子,一入宫门深似海,贾母还有好几个孙女,可王夫人只一个亲生女儿,她身上掉下来的肉,疼的是她。那些不能相见的日子,音信都难通。王夫人如何不感伤。难就难在,心事无人可说,不能和婆婆提,不能和老公提。

好不易有了宝玉,却让婆婆养在身边,只有晨昏定省的时候,问候几句,王夫人要遵守孝道,就得放弃宝玉的抚养权,她不得不忍耐。

这时候,赵姨娘却生了一儿一女,这真是扎眼呀。

刘姥姥记忆中的王夫人是个善良的人,为何前后变化那么大?

她要贤良,她要稳重。

对探春淡淡的,对贾环冷冷的,只能当作没看见,对着上窜下跳的赵姨娘,要容忍要稳重。

所有的一切,都不能由她说了算,哪怕是门当户对的姻缘,她也只能忍耐。她交出了家务,实在是没心情,她只能尊信佛道,她要有个寄托,熬过漫漫长夜。

能指望的是什么,是宝玉,宝玉成材,宝玉娶亲,这才是她的期望,所以宝玉的婚事,王夫人一定会插手。

王夫人一定会成为破坏宝黛爱情的刽子手,这是她的立场决定的,一定会成为宝玉眼中的鱼眼睛,这是必然的。

刘姥姥记忆中的王夫人是个善良的人,为何前后变化那么大?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作家荟》《长江诗歌》等刊物。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