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逼兒媳生男孩,婆婆使出渾身解數,還做這種事!你見過嗎?

閨蜜大晚上的在朋友圈瘋了。

前一秒還在討論組吐槽《延禧攻略》裡的高貴妃,後一秒立刻用上了人家高貴妃的表情包……

為逼兒媳生男孩,婆婆使出渾身解數,還做這種事!你見過嗎?

平時一向扮演著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善解人意的好媽媽、好媳婦角色的閨蜜,突然在朋友圈大爆發不說,還在死黨群裡瘋狂diss自己的婆婆。

什麼?又催你生二胎啦?

嬰媽媽:你不是最推崇‘只生一個好’的計劃麼。

閨蜜:天知道婆婆為了讓我生二胎搞出這麼多奇葩破事

曾經一遍又一遍地催眠自己不生二胎,婚後發現自己無聲的抗議根本沒有用!

這樣的情況是不是讓你似曾相識?哪怕不是自己親身經歷,周圍也會有這樣一群被淹沒在“生二胎熱潮”之中的女性。

婚可以結,錢可以賺,但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真的很難。

1

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國便開始步入“

全面二孩”時代。雖然“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早已滿一年,但據全國婦聯對10省份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一孩家庭中,有生育第二個孩子意願的僅佔20.5%,不想生或者不確定生不生的則高達79.5%。

不少受訪的適齡夫妻表示,現在生二胎不僅僅是“添雙筷子的事兒”,需要考慮的因素特別多。

這一項政策的落實,也在網絡上掀起了“該不該生二胎”的生育革命狂潮。

為逼兒媳生男孩,婆婆使出渾身解數,還做這種事!你見過嗎?

為逼兒媳生男孩,婆婆使出渾身解數,還做這種事!你見過嗎?

為逼兒媳生男孩,婆婆使出渾身解數,還做這種事!你見過嗎?

為逼兒媳生男孩,婆婆使出渾身解數,還做這種事!你見過嗎?

嬰媽媽認為,可怕的不是國家開放二胎的政策,而是要承受的方方面面的壓力。

2

無獨有偶,辦公室裡的小孟,最近也攤上了被催生二胎的事。

小孟的婆婆有次神秘兮兮地對她說:“我拿著你的生辰八字去算命,先生說你二胎肯定生兒子,你看,我現在啥也不缺,就缺一個孫子了!”

這還不算什麼,小孟明明已經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了,沒想到過年的時候,婆婆居然還送了一張送子觀音圖過來,貼在她房間門口,著實把她給噁心到了。

What?嬰媽媽聽完真想把大寫的“呵呵”二字送給這位婆婆。

為逼兒媳生男孩,婆婆使出渾身解數,還做這種事!你見過嗎?

小孟這人性格耿直,脾氣火爆,生活中的不快早就積壓已久

,看在是長輩的面上才好聲好氣地向婆婆解釋,可婆婆偏不聽,各種強調生兒子的重要性。

氣到小孟摔桌走人還送了她一句話,“管你生男生女,生不生孩子我自己說了算!”

小孟的態度其實已經很明確了。

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已經導致兩代人三觀不合,現在又嚴重影響到了小孟的日常生活。再這樣下去只會讓現狀變得更糟糕,於是小孟決定不再繼續忍讓,直接向婆婆攤牌表明決心。

辦公室裡的女同胞們表示,小孟的做法點醒了迷茫的自己。

3

嬰媽媽在已生育的同事中做了一個小調查,並且整理出了大家對於不想生二胎的看法。

優優在生完二胎後,身材嚴重走形,肚子上留下了令她自卑的妊娠紋,照顧兩個孩子的焦慮情緒也日益增長。光是解決日常生活上的糾紛,就已經夠夫妻兩人吵翻天的了,更何況還有長輩插足孩子的事,爭吵經常會演變成家庭大戰,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為逼兒媳生男孩,婆婆使出渾身解數,還做這種事!你見過嗎?

而小北則列出了自己目前每月養一個孩子的巨大開支:

1.奶粉:

245/罐,一週一罐,一個月245*4=980

2.輔食(米糊、水果等)

大約300/月

3.尿片

進口尿片145/包,2包*145=290

4.衣物

寶寶成長的比想象的快,現在的童裝也價格不菲,月均大概350

這僅僅只是一個0-1歲孩子的日常開支,月均至少就1920元。加上嬰兒車、床、安全座椅、玩具、繪本......雜七雜八的根本就算不出價格。

再有帶娃出去旅遊、給娃買保險、娃生個病去醫院……更不要說加上二胎了,日常開支便會是這個數字的兩倍還多!,工資漲的還沒花的快,經濟壓力只會變得越來越大。

為逼兒媳生男孩,婆婆使出渾身解數,還做這種事!你見過嗎?

另一個同事芮芮,才三十出頭,就已經愁得連白髮都有了。身為二胎媽媽一旦工作便分身乏術。請保姆吧——經濟不允許,自己也不放心;呆在家帶孩子吧——又會少一份經濟來源。忙起來的時候就只能把孩子丟給父母,可父母也在日漸衰老,帶兩個孩子更是力不從心。

生養二胎的艱辛真是字字扎心,光是這些理由,就足夠讓人感到頭皮發麻。

4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生二胎並非像他人所言是件易事。身體狀況、經濟能力、精力分配等等各方面的問題,都會令人望而卻步。

在生二胎之前,你真的做好準備面對挑戰的準備了嗎?

知名女性作家宋涵曾在《生育對話錄》一書寫道:“人在生育之前,是不是應該想想:我能夠對這個行為負責嗎?連想都不想,和動物有什麼區別?‘別人生那我也去生’這不是最最自私的嗎!”

嬰媽媽想說,生育是女人的權利,而不是枷鎖。生與不生,其實心裡應該早就有一把衡量的杆。如果只是把自己當做生育工具,失去自我認同的價值,這樣對孩子的愛就如同乾枯的湖水一樣匱乏。

在老一輩的觀念無法撼動的情況下,媽媽們只有逐漸學會成長,學會遵從和接納自己,同時在生活中加強自我肯定,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價值觀。這樣才是改變現狀最好的辦法。

-END-

△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