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妈妈做手术,22岁女儿抱怨无人做午饭:白眼狼是怎么养成的?

01


昨天,朋友小美告诉我一件令她很无语,又很恼火的事情。

小美的姐姐今年46岁,前几天查出宫颈癌,幸运的是发现得还算早,初期,医生建议尽快手术。

第二天一早,小美就匆忙赶去姐姐家,想着和姐姐一起去医院,好为下午的手术做准备。

收拾衣物时,姐夫喊他们的女儿,说:我和你妈要去医院了,你怎么还不快点换衣服!

哪知女儿不耐烦的说:我去干嘛,我又不是医生,不去。

姐夫一听,有些恼了,憋得直喘气,想骂又不知骂什么。

姐姐赶紧打圆场说:好了好了,不去就不去,小孩子,去了也不顶事。

女孩低头摸了会手机,说:妈,你们都去医院了,那谁来给我煮中饭呀?

小美告诉我说:听到这话,她的火都要冒出来了,这是养的个什么孩子呀?

22岁,不是2岁呀,妈妈病了,连最起码的关心都没有吗?都不懂吗?

她问我:你说,现在的孩子,从小好吃好喝的养着,好言好语的教着,怎么最后教出这么个不懂事的东西呢?


46岁妈妈做手术,22岁女儿抱怨无人做午饭:白眼狼是怎么养成的?



02

其实这样不知体贴父母的孩子,真的不在少数。

不久前,有个叫芳的妈妈,就向我倾诉了她的烦心事。

芳的女儿今年25,成绩不好,勉强念了个五年大专,毕业两三年了,还整天在家闲着,也不想工作。

前段时间,芳的婆婆病了,芳的先生刚好出差,芳一个人医院家里的两头跑,真是累得够呛。

家里这个情况,芳的女儿还是一如既往的十指不沾阳春水,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等着芳把饭煮好了才下楼吃。

芳自己顾不上吃饭,要先给婆婆送饭,弄好了回到家,女儿吃饭的碗,饭桌就那样放着,都不知收一收。

有天晚上,芳的小姑子有空,就换芳早点回家,让她好好睡一觉。

这时芳的女儿打电话来,让芳去买××人家的馄饨带回去给她夜宵。

芳又累又困,但还是绕了一大圈去买了,那天有点雨,芳拐弯时没注意,蹭到了路牙上,脚上的皮都破了。

回到家,女儿一尝,立马就埋怨芳说:妈你跑哪买的,一点都不好吃。

芳说:那一刻,我真的非常心灰意冷,都25了,眼里就一碗馄饨,根本都没看到我这个妈妈受伤的腿。

倾尽全力养育一个孩子,是父母亲的职责,是从不图有回报的。

但是,某天,当这个孩子已长大,已到了能自食其力的年龄,却还依赖父母,认为父母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甚至,哪天做少了,还心生了怨恨。

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剧,而非我们养育孩子的初衷。


46岁妈妈做手术,22岁女儿抱怨无人做午饭:白眼狼是怎么养成的?



03

孩子长大后,长成了怎样的模样,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

说句诛心的话:这两个孩子今天的一切,他们的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

我的侄女儿言宝,从5岁起,她就能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那个时候,我父亲病重,行动不便,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喊一声:言儿。

当时只有5、6岁的言宝,就会立马跑过去问:爷爷,你要什么?

哪怕一天喊上100回,回回都是如此敏捷,迅速而又柔软的询问。

然后,就是帮爷爷端水,拿毛巾,垫枕头,一点不嫌麻烦。

就是平常放学到家,也是洗洗手就帮妈妈盛饭端菜,收拾饭桌。有好吃的,也是先给爸爸妈妈尝。

有时候,甚至还想着要留一些给我们三个姑姑回去吃。

我家的亲戚朋友都说:言宝天生就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世上的事,有因有果,除了智商,哪有多少是天生带来。

我们言宝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她父母言行的复制粘贴和接力。

我弟弟都快40了,每回出差前,都还会坐我妈妈床前,仔细告诉我妈,他的行程、他的想法、他的欢喜和忧愁。

我弟媳妇也是,每回一发工资,就想着先给我妈一些钱,再买上些好吃的,带言宝回来,给奶奶做好吃的。

饭桌上,好吃的都是先挟给奶奶吃,然后才给言宝吃。言宝有样学样,吃什么也是先让奶奶吃。

一家人有谈有说,亲亲热热。

在这样有爱的家庭氛围里长大,我们家言宝的孝顺,是件很稀松平常的事。


46岁妈妈做手术,22岁女儿抱怨无人做午饭:白眼狼是怎么养成的?


04

而我们见到的许多家庭,他们是怎么教育孩子呢?

我见过他们说得最多的话是:

好孩子,家里好吃的都归你!

你只好好学习吧,其他事情都让妈妈来干!

……

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们也就习以为常了。

于是,以下种种情况自然出现:

孩子吃完饭,碗一推,看电视或者去玩,妈妈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一口不吃,留给孩子一人享用,而孩子,也很少请父母来吃;孩子生病,父母细致入微地照顾,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大多视而不见,也不懂问候。

这种成长环境里的孩子,他们已习惯了家人给予的关怀与爱护。

他们只知道接受来自爱的馈赠,从没想到过付出,更没想到如何去爱家人去孝顺父母。

所以,养一个孝顺的孩子,跟父母的言行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的某些行为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孝顺或不孝顺。

很多父母只想着用一厢情愿的方式,让孩子变优秀,却常常忽略了要先教孩子孝顺。

不要去想什么:只要孩子有出息,将来他们一定会对我孝顺,照顾。

相信我,身至晚年,再优秀能干的孩子,都不如有个体贴孝顺会端茶倒水的孩子,更令我们感觉到更幸福、更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