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顺阁鱼头的一天:物流成本下降50%的秘密竟是这样?

当你在旺顺阁吃着美味鳙鱼头的时候,当你感慨着鱼肉鲜美、汤汁醇厚的时候,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从产地把鱼捞上来,到底要送得多快,才能保证鱼头的高品质?

作为一家以鱼头泡饼而闻名全国的大型餐饮连锁品牌,过去,旺顺阁为了给鱼头保鲜,在仓储物流方面可是没少下血本:自建冷库、买配送车,还要配备专人等等。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了变化:旺顺阁非但没有增设冷库、配送车,仓储物流成本反而比之前降低了50%,配送效率也比以前有了大大的提高!那么,这一低一高的鲜明对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从产地到餐桌:快得想象不到

我们先来看看旺顺阁鱼头究竟是如何“从产地到餐桌”的。

立秋过后,杭州千岛湖区那些“吃花粉、喝矿泉”的鳙鱼正值最佳状态。打捞上来之后,它们将被统一处理、封箱、装车,在48小时的长途跋涉和一整套严苛的验收流程后,就来到了京东物流北京生鲜公共平台仓。每天下午15点之前,随着北京地区十多家旺顺阁鱼头的订单“飞”来,仓库的工作人员们争分夺秒地开始了鱼头的打包、分拣、装车,并于当晚21点,准时将它们送上京东物流的专属冷链车,被配送到了旺顺阁的各个门店。

仅需48小时就从产地来到了仓库,接收订单之后6小时就将鱼头配送到店,这样快的速度,自然保证了旺顺阁鱼头能够在最新鲜的时候成为顾客们的盘中餐,而这当然少不了京东物流布局餐饮供应链为其提供的助力。

旺顺阁鱼头的一天:物流成本下降50%的秘密竟是这样?

库存缩短至5.5天,新店扩张却提速100%

旺顺阁创立于1999年,至今已在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等地开设40余家分店,仅在北京地区就有29家门店。但在过去,旺顺阁旗下仅拥有1家中央厨房和20余台自有配送车辆。中央厨房既要承接加工半成品的任务,又要负责北京地区所有门店的配送任务。

在过去,鱼头“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是先从产地到仓库,仓库同时分常温区和冷冻区,由中央厨房将鱼头加工至半成品,再协调各店,将鱼头配送至各个门店。这种模式如分工不明确,不仅会使鱼头的配送时效受到影响,流通成本也会随之升高。此外,现有的中央厨房和配送车辆仅能支持当前门店的供应链服务,想要扩大规模、开设新店还需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成本,增设运力。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供应链成本高昂一直是限制旺顺阁发展的核心痛点。

一番综合考量之后,旺顺阁选择了与京东物流进行合作,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向餐饮供应链源头要效益。双方达成合作后,京东物流供应链的优势被充分发挥了出来:将旺顺阁的库存转移至京东物流,京东冷库的规模效应可以有效帮助旺顺阁降低库存成本;同时,精准的发货计划,可以帮助其降低库存,将大部分库存转移至“在途”状态。

现在旺顺阁在不扩大现有供应链设施的前提下,就将仓储物流成本降低了50%,同时库存周转期也从原来的30天缩短至5.5天,与之相对的是,旺顺阁计划在年底前将门店数量扩张至40家,新店扩张提速100%。

配送效率更高+鱼头更鲜=效益更大

在和旺顺阁的合作过程中,京东物流还充分发挥了在基础设施、技术和商流的优势,将门店采购再配送的传统模式转变为集采集送的标准化模式。这在帮助旺顺阁降低仓储物流成本的同时,还解决了生鲜品类非标准、时限短等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商品的搬运次数,提高了配送效率。

与此同时,京东物流的品控极其严格,仓内配备了行业领先的24小时传感温控装置和调控温湿度装置,让鱼头始终在-18℃的冷冻仓储中保持最佳状态,直到进行配送也是始终保持全程冷链,这无疑使得鱼头更加新鲜。事实上,仅在2018年上半年,京东物流累计为旺顺阁配送鱼头数十万斤,累计销售金额超过千万元。

旺顺阁鱼头的一天:物流成本下降50%的秘密竟是这样?

有了京东物流,旺顺阁有了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并在合作中获取了切实可观的效益。其实,京东物流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并非只能够分享给旺顺阁一家企业。在京东物流不断将优势分享出去的过程中,必将助力更多餐饮企业能够做到食材更鲜、配送更快、效益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