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產業觀察:史康寧,我們來還原婚嫁行業這些本來的樣子

婚嫁行業,很多人都是站在行業之外來認知、分析。現在,讓我們還原行業本來的一些樣子……

結婚產業觀察:史康寧,我們來還原婚嫁行業這些本來的樣子

婚嫁,對中國人而言是一件剛需的大事。

從官方的統計數據而言,婚嫁產業一直都是值得關注的。其目前已經是一個超萬億的大市場,面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有人說可以用互聯網+的方式整合,有些人說可以引入資本搶佔傳統行業並創新整合新賽道。其實,很多人都是站在行業之外來認知、分析。

作為一個在行業多年的婚禮人,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婚慶行業委員會總幹事史康寧先生想還原一下這個行業本來的一些樣子。

行業狀態1:人口紅利消失,目的地婚禮等新消費模式成為業內主流

2013 年,全國登記結婚的對數達到了史上的最高,是1347萬對。而2013年以後,逐年登記結婚的人數在持續下降。到了2017年,登記結婚的新人為1058萬對。

2018年第一季度的結婚登記數已經發布,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5% 左右。預計2018 年全國登記結婚的新人將大概率跌破 1000 萬對,並且這種結婚登記數量不斷下降的趨勢在未來的五到八年時間還將持續。

這個數據說明了什麼?這個行業,已經不再有人口紅利,而是呈現一些新的狀態,其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以結婚新人的對數作為支撐這個行業硬性發展的狀態,已經不復存在。

2、從2008年左右持續的結婚高峰,雖刺激了行業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一些畸形的發展。

3、90後、95後正在成為新婚的主要人群。而他們對婚禮的選擇樣式,甚至他們對婚戀的這種價值變化,影響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比如:傳統的酒店式婚禮,明顯的呈現下降趨勢,而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與婚禮相關的消費模式(目的地婚禮、旅拍、婚禮堂、婚禮主題酒店等)正在逐漸成為引領這個行業發展的主流。這些變化在未來一段時間,對這個行業的發展都起到了很明顯的引導、助力、制約或者推動的作用。

行業狀態2:二拖五的運營局面、高中低的市場格局、客群屬性決定行業發展趨勢……

婚嫁行業有一些先天的基因,可以叫芯片不足。

一方面,傳統的婚禮服務企業,那些以承辦或者籌辦婚禮為主的服務機構。

目前國內婚禮策劃服務機構的這種主體業務,一般都集中在做婚禮的形式,所呈現的特點包括這幾點:

1、二拖五的運營局面。中國人的婚禮,絕大多數是在週六日這樣的雙休日或節假日舉行。那麼週一到週五,五天內一般來說,幾乎沒有營業額的收入。

如何拓展週一到週五的業務,一直是制約這個行業發展的瓶頸,也是這個行業的思考亦或說也是一種契機

2、高中低的市場格局。綜合全國的婚禮消費均價,行業內有一種很粗曠的劃分——婚禮消費在五萬以下、五萬到十萬、十萬以上。用這三個檔次來劃分消費能力:五萬以下屬於低端消費,五萬到十萬屬於中端消費,十萬以上屬於高端消費。而其客群訴求和婚禮運營模式通過這樣的劃分也有了明顯的區別。

如北京、上海高中低客戶群均有覆蓋,業務流水過億的企業也是屈指可數。即便如此,在縱向市場的佔有率上來講亦是鳳毛麟角的佼佼者。結合二拖五的運營局面來說,橫向市場的拓寬,便成為了行業的一個出口和一種思考。

3、客群屬性決定行業發展趨勢。90後、95後乃至00後,將成為未來幾年婚嫁消費的主流客群。這個客群的消費與婚拍、旅拍、目的地婚禮業務有著極高的理念的吻合。再往後看,婚嫁產業的模式,產品可自取。隨著90後、95後乃至00後的崛起,會倒逼著行業進行改革和創新。

因為這個群體對婚禮的獨特理解與他們父輩們對婚禮的獨特理解,有著很明顯的時代和消費群體的特徵。所以如何去關注,90後、95後乃至00後,他們的婚禮消費的特徵、理念是這個行業下一步發展要著重去思考。在婚禮服務行業當中,得95者得天下,得00者才能得未來。

4、行業屬性決定行業的模式。

史康寧先生最近幾年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是不是沒有巨頭產生的行業就是一個沒有未來的行業,是不是隻有互聯網+才能解決我們這個行業的瓶頸。

如鏈家最近幾年在政策風險,資源儲備,客資的分析、業務拓展等方面並沒有完全藉助互聯網實現產業升級,反而在實體上進行了佈局和沉澱。這個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也許對婚嫁行業發展會有一些啟發。那就是,最終還是要落地雖說婚嫁產業的故事固然很重要,但是戰略和戰術亦要高度統一。

行業狀態3:需要和資本牽手,但目前雙方的對接並沒有找到一個準確的突破口

婚嫁行業的發展,需要和資本牽手,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資本和這個行業的對接很多人並沒有找到一個準確的突破口。最近一兩年,資本對這個行業,格外的敏感、謹慎,這可能也說明前幾年這個行業在和資本對接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是資本方過去沒有想到過、認知度不夠深,或者也是我們行業沒有想過。

而就目前來說,行業內的投資行為,大概主要集中在這幾個細分領域:

1、婚拍、旅拍,即時拍攝等。旅拍、婚拍,包括目的地婚禮,是90後、95後在自己婚禮當中的非常看重的一個環節,同時這幾個方面的需求在大幅度的上升,是值得資本方去關注的婚嫁產業中一個異軍突起、快速發展、蓬勃成長的一個領域。

2、客資渠道。這個行業當中的兩大服務體系:一個是婚禮服務、婚禮策劃機構;一類是婚紗攝影機構。兩者一直在為獲得客資,打通客戶渠道發愁。如何能夠幫助婚禮服務行業包括婚紗影樓等婚慶公司打通的這種客資渠道,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點。

3、婚禮堂、婚禮主題酒店。最近幾年婚禮堂以及婚禮主題酒店是一個行業內外非常熱門的話題。過去,對大多數城市而言,這樣的場所比較的稀缺。故而會出現很多一個酒店一個廳要承接兩場甚至三場婚禮加婚宴的現象,這種行為對消費者極其不公平。除此之外很多婚禮+婚宴在酒店宴會廳舉行的話需要很高的搭建成本,造成了浪費。

婚禮堂、婚禮主題酒店的應運而生既能解決婚禮婚宴的消費,又有自己非常明顯的特徵,可謂,花幾萬塊錢能享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感受。

近幾年,玫瑰裡,安徽同慶樓在婚禮堂、婚禮主題酒店方面做了很多非常有益的探索,並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這是婚禮服務產業當中的消費端的一種重要選擇,也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這樣一個版塊。

4、婚嫁產業園。其大體有這樣一些分類:一是商業地產為主要一些園區,如寧波的梁祝文化園、武漢的園博園、鄭州的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正在規劃的婚嫁版塊的這樣一個園區;二是江浙一帶的一些小鎮,如浙江湖州的蜜月小鎮;三是和商業地產的開發、酒店等等,如廣東梅州的客天下國際文化創意園區、深圳的玫瑰海岸幸福天下項目、江西新餘的仙女湖的項目等等。這些,可能名頭不一,範圍不一,組成部分不一,但是都把婚慶產業鏈的一些端口植入,來升值。

雖說現在還沒有一個非常成熟的產業園區,但是這種對產業園區的思考以及積極的探索,一定是符合這個行業發展的趨勢。

總的來說,整體呈現的投資特點是——整合B端資源,壓低了B端成本賺取差價;整合B端資源,以客資導流為利益點,賺取B端推廣費用和客資轉化費用;基於場地投入,直面c端進行婚禮服務,賺取婚宴和婚禮利潤的婚禮堂、婚禮主題酒店。

總結

結婚消費,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引人矚目的增長點之一,正在向著大消費型、支柱產業的目標前行。

很多人覺得錢好賺,事實上的並不是那麼順當,也有很多壞的消息。剛剛過去的五年裡,產業經歷了互聯網+的混沌式探索,無論是看結果還是分析過程,都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這個市場他其實是適合有遠見的創業

根據結婚產業觀察發佈的《2018中國結婚產業發展報告》:在未來的 3、5 年時間裡,產業融合式發展的號角正在吹響,在頭部品牌、獨立IP以及跨界企業和投資機構的共同推動下,企業競爭的邊界會進一步打破。

當今的婚嫁產業,可以用地方梟雄漸起、獨立IP若隱若現來形容。在未來可以預見的兩種主流形態,一個是產業化的集團公司, 再一個是IP化的獨立婚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