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贾宝玉关于“女孩、女人和婆子”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马东说,贾宝玉喜欢女孩,讨厌婆子,他不希望女孩终究变成婆子,宝珠终究变成鱼眼睛,所以把女孩都写死了。

不得不承认,年龄的增长并不都意味着从容、豁达、通透、智慧,很多人老了只会更加无聊、琐碎、庸俗、势利,歇斯底里,不信你看看那些在超市里完全不讲道理和收银员吵架的大爷大妈们。

因为如果不是有意识去建设和修炼,人的格局和心智真的不会随时间提高的!

偌大一个贾府,似乎只有一个人逃脱了“鱼眼睛”的结局,你真的很难把这样一位可爱的老太太和“鱼眼睛”联系起来。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绝大多数情况下,贾母都是一副圣诞老人式的温和慈祥的面容,儿孙围绕着她,永远是一股节日般的欢声笑语的气氛。

贾母喜欢热闹,因为她的兴致,红楼梦里的宴会是一场接着一场。但有贾母在,这些宴会会比较雅致,从食物到主题,赏雪赏月赏花,再配上好听的曲子。

贾母爱一起好玩的东西,下雪天玩兴大发,不顾年高,瞒着王熙凤私自跑出来赏雪,“围了大斗篷,带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鸳鸯、琥珀等五六个丫鬟,每人都是打着伞,拥轿而来”。

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贾母喜欢和年轻人呆在一起,和宝玉一样偏疼女孩,所有的孙女都在身边亲自调教,来贾府走亲戚的女孩,贾母都是疼爱得不要不要,和宝琴同睡,送她凫靥裘;特意嘱咐下人厚待四姐;将李文李琦岫烟都留在大观园。

贾母有自己的审美态度:(潇湘馆)院子里没有桃杏树,竹子已是绿的,再糊上这绿纱真是不配。当下决定换上连名字都那么迷人的软烟罗,在满眼翠绿中,有几帧柔柔的银红做点缀,幽静中又多了柔美,太符合黛玉的气质了。

审美可以遗传,我信。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贾母敢戴大红花,(第四十回中)李纨摘了鲜花给贾母梳头用。满满一大翡翠盘子的各色折枝菊花,贾母只拣了一朵大红色的簪于鬓上。

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太太,心劲儿得有多足,,才会在自己满头银发上簪一朵火般浓烈的花朵,潮奶奶一枚。

贾母最懂生活情趣:听戏,她会别出心裁地隔着水听,因为“借着水音更好听”,让乐声穿林渡水,少了聒噪,多了纯净。

品茶,会特意询问用的是什么水,知是去年的雨水才品了半盏。中秋赏月,她说“赏月在山上最好”,便领全家到山顶上的大厅去。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贾母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懂得随时随地欣赏美。

大雪天薛宝琴穿着贾母给她的名贵风衣站在山坡上等待后面手抱梅花的宝玉,被贾母在山坡下看见了,她忙向众人喜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这个人品,又是这衣裳,后面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

贾母欣赏漂亮的、能干的人,调教出来的丫头个顶个的厉害,无论是黛玉房里的紫鹃、宝玉房里的晴雯袭人,还是服侍自己的鸳鸯,都是贾府丫鬟中的精英。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那一回,鸳鸯姐姐的大气、威严,简直帅呆了!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贾母骨子里深藏文艺女青年的范儿。月至中天,她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想必贾母读过“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句子。

当乐工们前来时,贾母又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大家都跟着老太太玩儿长见识,老太太却说:“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

贾母待人宽厚善良,尤其体恤社会底层的人,元宵夜听戏,她会叫戏子们歇歇:“小孩子们可怜见的,也给他们些滚汤滚菜的吃了再唱。

清虚观来不及撤走的小道士被凤姐一个耳刮子打得栽倒在地,贾母听到了,忙说:“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叫他别怕,还吩咐给点钱让他买零食吃…“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她爱这世间一切美好,她的口头禅是“那才好玩呢,那才好吃呢?那才好看呢?那才好听呢……?”她始终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热情,将艺术融入点滴生活之中,试问这样的老太太,谁不喜欢?!

伊能静曾经憧憬过自己70岁时的样子:“造一个房子,养着一批文艺青年,笑着看年轻的孩子砸碎我最贵的茶杯。”我怀疑她说的就是贾母啊!

可能你要不服,贾母这好那好,什么都好,还不是因为有钱吗?有钱谁不会啊!贾府有钱的,又岂止贾母一个,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哪个没有钱?也没见谁有这样的品味和情趣啊。

王夫人一副大奶的做派,提防一切狐狸精,对聪明的、漂亮的、能干的女生,有一种天然的敌意,吃斋念佛,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却间接害死了金钗、晴雯。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根本更谈不上任何生活情趣,不过是把后半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活成那个时代的怨妇范儿。满身绫罗绸缎,生命的底色还是大写“荒凉”。

邢夫人更是尴尬人一枚,毫无眼力价去帮贾赦迎娶鸳鸯这是就不提了。曹公写女性长辈向来有所顾忌,独对邢夫人例外。

“婪取财货为自得,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几乎钻进钱眼里捞钱去了。对于自己的侄女邢岫烟,更是名目张胆的克扣,吝啬薄情的程度,俨然女葛朗台一枚。

相比较而言,薛姨妈还会个比较可爱的老太太,虽然谈不上什么情趣,审美之类的,但是没有大毛病。

会在大雪天不顾李嬷嬷的劝阻,宠着宝玉在梨香苑喝暖酒,吃自己糟的鹅掌鸭信,配上酸笋鸡皮汤,最后还有碧粳米粥来养胃,多么温暖又家常的场景,应该会是作者贫穷潦倒的晚年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就冲这顿饭,我都对薛姨妈的好感都会维持在80分以上的水准。虽然不能指望姨妈像贾母那样在宴会上说出“六桥梅花香彻骨”这样的句子。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再对比我们身边的很多老人,虽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生活充实,有自己的爱好,年纪再大也不放弃打扮自己,游山玩水拍照发朋友圈、年轻人会玩的她们都懂。

而有的老人,要么一心只为孩子打转,完全没有自我,孩子大了就只是活着,等着,数着日子,生活的主旋律就是省钱、看病。最不能容忍的情况是,对子女的生活妄加指责干涉,严重影响小家庭和谐。

晚睡姐姐说:“一个人,年轻时要与他人相爱,中年时与生活相爱,晚年与智慧相爱。这些,不需要很多的钱,但需要有很多的精力、耐力以及好奇心。需要你对生活上瘾,不偷懒,不逃避,精心准备一饭一蔬,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跟贾母学习审美和情趣,老了更要有意思

看看我们身边一些年轻人,也是过早就开始了无聊无趣的生活,毫无激情做着不咸不淡的工作,麻木不仁地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闲下来都不知道该去干点什么好,就是这么随波逐流得追追剧,打打王者荣耀,时间就过去了。

更是有些人,自己无趣无聊,还见不得别人活得精彩有趣,一天到晚盯着别人的朋友圈去揣度别人干了啥,有什么企图,然后内心进行各种OS。

是的,很多时候,你会看到那些不想变美的人,她们还憎恨别人的美。

人终将会老,可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老去的姿势,反正我的目标是做贾母那样的老太太,一辈子保留好奇心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当然,这需要我不断修炼自己的豁达从容的心性,在现世里拼搏去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实力。

最后,送大家一句李笑来老师的语录:做人得有意思,这是个习惯,没这个习惯,早晚会变成一个没意思的老家伙。想要有趣,有这个习惯,就不怕老,老就老呗,反正是有意思,反正得有意思!

其实我想还补充一点,即使暂时做不到有意思,那我们先做到有温度,也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