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三大帝王,教育子女無人能及,晚年全部悲劇!

​人老之後,很多事往往都變得不在意了,有時候一些遺憾也都隨風去了。然而,縱然是家財萬貫,亦或者是帝王之尊,晚年時卻常常繞不過一個坎,那就是子女不成器!

民間有說富不過三代,道理是祖輩們忙活事業,往往忽視了子女的教育,而子女在前輩的積累中又養尊處優,導致能力嚴重不足,最終家道敗落;而中國歷史上的大部分王朝,都是因此而滅亡的!

帝王們一代代傳承,後世皇帝們“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最後斷絕了江山。

說起教育子女,中國歷史上有三大帝王不得不提,他們不僅自己一世豪傑,威震八方,名垂青史,教育出來的子女也個個都是人中龍鳳。這樣的帝王並不多,比較典型的有三個,然而這三大帝王卻也因為這個優點,最後釀成了人間慘劇。

第三教子有方的帝王:清朝康熙皇帝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頭腦清晰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勵精圖治,引進西方科學,甚至還親自培育了優良的水稻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治理水患,疏通大運河,也有幾分千古一帝的成色。然而康熙後期,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居然是子嗣間勾心鬥角,互相殘殺的“九子奪嫡”。

歷史上三大帝王,教育子女無人能及,晚年全部悲劇!

九子奪嫡的過程無需多言,而歸結其原因還是子女太優秀了,不得不說太子少年得志,大阿哥又有徵伐的武功,老三頗有文采,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等人沒有一個易於之輩,都有自己傑出的特點。結果康熙死後,老大、老二、老三以及十四皇子被軟禁,老八、老九被稱作豬狗,趕出了宗室。

第二教子有方的帝王: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死後,設置了九大戍邊塞王,每個都是人中龍鳳,後世都說燕王朱棣能力強,明朝沒人了。可若非與建文帝同屬馬皇后血脈的晉王、秦王突然早逝,燕王敢造反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歷史上三大帝王,教育子女無人能及,晚年全部悲劇!

朱元璋生前,太子朱標就展現出了傑出的能力,得到了所有兄弟們的信服,仁義之名遠播;朱標早逝,朱元璋調教出來的建文帝也很優秀,可惜運氣不佳,兩位親叔叔去世,自己這邊軍事上意外頻頻。

同樣的道理,正是這些後人們都非常優秀,沒有人一家獨大,最後釀成了靖難之役的慘劇。

第一教子有方的帝王:唐高祖李淵

如果認真的翻看歷史,哪怕仔細思索搜尋,想要找到李淵的優點,只怕總結出來最大的優勢就是教子有方了。史載李淵本身並不能看清除隋末大亂的形勢,後來被兒子們設計,睡了兩個皇帝的女人,最後不得不舉兵。

歷史上三大帝王,教育子女無人能及,晚年全部悲劇!

要說李淵太子李建成的本領,史書上雖然沒有形容詞,但《唐書》等史料所記錄的事實說明一切,他非常了不起:李淵帶兵打仗,他鎮守太原,結交英才,北御突厥。可以不誇張的說,這難度要比外出打仗絲毫不差,如劉邦所言“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這是漢初蕭何的作用,也是三國時期諸葛亮、荀彧的作用!唐朝建國初期,平衡各方勢力,復興經濟,都是李建成在輔佐李淵完成。

李世民四弟李元吉,非常勇猛,天下三分時,平竇建德、王世充時,與李世民兵分兩路,李元吉帶的是圍攻王世充的唐軍主力,李世民分兵應對馳援的竇建德。他曾建議李建成先下手為強,刺殺李世民,李建成處於太子位置考慮,拒絕了李元吉的建議。

李世民的主要功績在於對外征戰,戰功比李元吉略高,根源並不是李元吉能力不行,而是長相不好,不被喜歡,導致機會太少。不過要因此說李建成更加優秀,有點過分,因為李世民的武藝應該是非常高的,雖然比不上李淵傳說中的兒子李元霸,但絕對是世所罕見的猛將,李世民曾經在阻擊竇建德時,與蔚遲恭僅兩個人阻擋了竇建德千軍萬馬,實力可見一斑。後期能夠親手殺死大哥,也是日常實力。

然而誰更優秀不重要,敢殺能打卻也被逼上絕路的李世民最後取得了勝利,可憐的老李淵子嗣都是龍虎,老了老了卻要見證慘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