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如何做「深」?

深度报道如何做“深”?

改進和加強深度報道,是提高辦報質量、擴大黨報影響力的重要路徑。

深度報道的“深度”從哪裡來?如何突破障礙發掘“深度”?怎樣穿透表象呈現“深度”?下面談一些想法,與大家交流。

01

“深度”與“問題”

何謂深度報道?20世紀40年代,美國哈欽斯委員會在《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中指出,深度報道就是圍繞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把新聞事件呈現在可以表現真正意義的脈絡中;美國《時代》週刊發行人亨利·魯斯則把深度報道稱做“慢新聞”,即發現問題的報道。

顯然,根據上述定義,深度報道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問題”。沒有“問題”就沒有“深度”;揭示的“問題”越重,社會關聯度越廣,所達到的“深度”越有價值。

自誕生之日起,深度報道即被紙媒視為與廣播、電視爭奪受眾的利器。隨著互聯網、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紙媒“時效劣勢”不斷放大,深度報道甚至被看作維繫報紙生命線的核心產品之一。從都市報到黨報,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版面比拼“深度”。但是,不少深度報道塊頭不小、位置突出,讀來卻感覺名不副實,其最大的問題在於通篇沒有“問題”:或停留於對已知事實的詳盡複述,或將相近事實疊加組合,或借專家之口重複人所共知的分析……有人認為,深度報道就是回答兩個W——how、why,也就是回放新聞產生的背景、過程。如此把深度報道等同解釋性報道、延伸性報道,往往帶來記者的能動性喪失。

深度報道不是一種文體,而是一種職業態度:永遠追問“問題在哪裡”,永遠追逐“問題”背後的“問題”。

“深度”來自發現人所未知的“新問題”。江蘇沿海是丹頂鶴在全球最大的越冬地,每到冬季,各媒體都會刊發消息,稱千餘隻丹頂鶴飛來越冬,數字多年鮮見變化。而《新華日報》在《堅守生態紅線,讓發展更理性更科學》中首次披露:近10年,江蘇沿海越冬丹頂鶴數量從1128只銳減至502只。這背後的問題是,生態保護區政府在GDP導向壓力下,縮小保護區範圍,違反國家相關法規,在丹頂鶴棲息地新上項目,破壞生物多樣性,致使部分丹頂鶴“轉投”韓國、日本越冬。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之後,關於碳交易的報道鋪天蓋地,《新華日報》在《超越賣碳掙錢,搶灘低碳化發展》中給“賣碳熱”潑了冷水:賣碳量佔中國一半的江蘇,項目通過聯合國註冊的不及三成,拿到賣碳錢的更少;與之類似,《風電產業急切呼喚理性發展》揭開“風電熱”的真實現狀:在央企圈佔稀缺資源的資本衝動,以及地方追求“綠色政績”的雙重驅動下,江蘇沿海風電產業一哄而上,風電場多數虧損,風機制造業更是面臨產能過剩風險。

只要心中有“問題”,就會發現生活中的問題,而且,解剖一個問題往往牽出一串問題。比如,政府重建輕管,導致城市管理問題多多。這一年多,我們以南京為切片,關注城市垃圾出路,相繼推出多篇調查。作為經濟大省的省會,一年投入500多億元、5萬多畝土地建城市,卻只花5億多元掃城市,花1300多萬元處理如山的垃圾,以致城市渣土無處安放,垃圾出路堪憂,農民工保潔員承受保障缺失、報酬與勞動不匹配的制度性剝奪。

在視時效為生命的媒體競爭中,這些深度報道時效不快,多非第一時間跟進熱點,但在《新華日報》多以整版推出,這或多或少是在褒揚記者的“問題取向”。深度報道最稀缺的不是時效,而是“獨家問題”。放棄難以做到的搶發新聞,專注於開掘沉在熱點底層的“問題”,對於紙媒來說,或許是一種強項。想活得更好,報紙可以不跟別人比“嘴快”,但必須想得更深,只要搶先說出“新問題”,就能製造熱點,讓那些“飛人”跟著你所原創的熱點奔跑。

02

“深度”與“深入”

沒有“問題”就沒有“深度”,那麼,“問題”又從哪裡來呢?有些部門習慣掩藏“問題”,被批評者更不會帶著“問題”上門報料。“問題”只能來自記者艱難的採訪。

“求求你,把錄音刪掉,要不,我買下你的錄音筆,多少錢?多少錢?”去年6月,南京新街口一家短信群發公司,老總苦苦哀求。在暗訪短信群發的一個多月裡,我跟同事以“群發留學諮詢信息”的名義,登門接觸了南京5家短信公司,這次因為疏忽被對方看到錄音話筒,暗訪變成明訪。這家“夫妻店”加深了我們一個印象:群發短信門檻極低,誰想幹都能幹,只要給錢什麼都發。在一處居民小區,筆者還見到另一位短信公司老總,老婆挺著大肚子,這個忙著賺“奶粉錢”的男人膽子更大,不光商業廣告,連賣假髮票、放高利貸的短信,都敢群發。

帶著虛擬身份,以隱瞞為手段的暗訪,日益引起學術界、業界的擔憂。擔憂不只出於倫理層面,更多因為採訪流程無法回溯,暗訪獲取的事實難以把關,甚至可能出現偽造。我們給暗訪定下原則:誘導產生的“事實”不能稱作“事實”,必須耳聞目睹已然事實。於是,在短信群發調查中,我們扣住“未經用戶許可不得群發廣告”的江蘇地方立法,設法取得對方信任,從短信公司的電腦裡看到一份份“業務記錄”,看到花錢買來的數以萬計的電話號碼;在調查高科技作弊過程中,實習生出面,跟作弊公司接頭,買來作弊耳機,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時通過QQ接收群發答案。而在考前,我們前往兩家醫院,打聽從前是否有學生考後過來“掏耳朵”(取出作弊的微型耳機),結果從一家醫院得到肯定答覆。考試第一天,我們前往那家醫院“蹲點”,沒有收穫。次日再去,碰上一位“掏耳朵”的女學生。此外,南京一所高校證實,考試中查處了幾位用耳機收聽答案的學生。之前,關於“掏耳朵”的報道鋪天蓋地,但所謂“事實”多半基於網絡聊天,通篇充滿似是而非的“×先生”、“×女士”,真實性備受懷疑,而我們的調查因為拿到“掏耳朵”的直接證據,受到讀者及同行認可。

決定一篇報道含金量的高低,除了所報道對象的新聞價值外,採寫流程凝聚的勞動強度、風險程度,應該說是最關鍵的。新聞時效競爭趨於激烈,紙媒必須以更快的頻率報道熱點,但必須承認,比快,紙媒快不過新媒體;相反,慢,倒未必不是一條生路。從《南方週末》到中國青年報的《冰點週刊》,包括各類新聞週刊,都是以慢取勝。慢工出“深活”。快和慢,冷和熱,不能絕對化,關鍵看有沒有形成獨家內容。獨家,不是絕對的人有我無,而是追求獨特的內容素材、敘事視角。有些深度報道不夠“深”,甚至有“偽深度”之嫌,跟缺乏獨特性不無關係。而這獨特,源自記者全身心的投入。投入是否到位,可從素材的“浪費度”上判斷。以風電產業調查為例,筆者與同事歷時兩個多月,實地採訪江蘇沿海七個市縣,電話採訪三個市縣,覆蓋沿海風電產業所有基地,採訪對象有三四十人,形成的採訪素材有3萬多字,蒐集的資料多達十多萬字,而最終成文不足4000字。這其中,多半採訪是重複性的,可謂“嚴重浪費”,但正是這種看似多餘的疊加,使我們對風電產業浮躁的判斷更有底氣,省有關部門承認掌握的情況不如我們多。好的深度報道,採訪必須習慣“多事”,捨得“浪費”——那些被“浪費”的採訪,都會內化為記者成長的營養。

“深度”取決於暴露問題的真實程度,抵達真實有些靠笨功夫,有些則要承受相當的風險。調查渣土場,我與同事在線人引導下,深夜前往城郊偏僻的黑土場,與神秘莫測的土場老闆見面,他們身後有一幫“活鬧鬼”(黑社會力量);暗訪招生中介,面對“招辦老師”打手般的健壯身軀,我不禁心生恐懼;置身空曠的大雜院,與“垃圾豬”養殖戶周旋,一次次打消對方質疑:“戴眼鏡,文質彬彬,哪像收豬的?”……怕,但必須堅持,放棄意味著安全,也意味著失去接近真相的機會。

03

“深度”與“思想力”

“快餐化”新聞生產極大加快了記者的工作節奏,使得他們投入更多精力追逐“更新、更熱”,就提高新聞時效性來說,這無疑是件好事。但是,滿足於寫稿更快更多,習慣平面還原事實碎片,記者思維能力可能面臨退化風險。

深度報道,深在敢於直面問題的勇氣,深在不畏艱難紮實採訪的職業精神,深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考。有沒有“理論創新意識”,怎麼判斷?看是否具備強烈的劇情衝突——富有矛盾張力的新聞事實,看是否能夠貢獻富有說服力的新觀點。採寫《堅守生態紅線,讓發展更理性更科學》這篇報道,想法在心中發酵兩三年,原想選擇的劇情是:生態好了,野豬多了,糟蹋莊稼,農民不敢打又不甘心,後來調整為江蘇沿海越冬丹頂鶴少了。顯然,這個衝突背景更廣,更有社會關注面。當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多年的經濟窪地迎來資本潮,迫切需要提醒地方政府繃緊生態制約這根紅線。這篇深度報道的“深度”,來自持續思考。主題開始定為越冬丹頂鶴減少的生態影響,然後是“失約”的丹頂鶴飛到哪裡,最後鎖定“堅守生態紅線,讓發展更加理性更加科學”。報道沒有停留於追究丹頂鶴減少的責任,而是提出創新政績考核機制,落實生態補償機制,讓“出生態力的地方也出幹部”,“給生態保護的利益受損者足夠補償”。受訪的地方官員表示,這篇報道盡管暴露問題,但非一味“打棍子”,說理充分,觀點富有建設性。

提高輿論引導力,是黨報必須承擔的主功能。改進深度報道,引導公眾理性認知社會熱點,正是題中之義。深度報道,深在胸有大局。這個“大局”,“大”在避免簡單的暴露與渲染,而是努力尋找問題背後的普遍性,尋求破除困難的出路。在調查高考落榜生名單的過程中,我們有充分證據證明洩密源頭在相關部門,但考慮到高考的社會敏感性,未在文中點名,而是提出掌握個人信息的部門必須一查到底,給社會一個說法。第二年,江蘇高考落榜生名單很難買到,那個遭到匿名批評的部門的確有所作為。去年,在短信群發調查中,我們特地請通管、工商、公安等部門參與,省通管局派人一道暗訪取證,儘管最終僅僅處罰了一家公司,但這個看似多餘的環節,讓我們認識到:治理網絡世界亂象,缺的不是手段,而是監管到底的決心。

其實,高看一眼,未必能看出獨家觀點,但至少可以減少被表象矇蔽的可能。這兩年,各地渣土車頻頻肇事奪命,社會輿論一致要求封殺渣土車,而我們與渣土車司機、老闆深度接觸後,擺脫了“妖魔化渣土車”的思維模式。當我們凌晨三點來到街頭飯館,聽渣土車司機說晝伏夜出的艱辛生活時,不由反思:是什麼逼著他們多拉快跑出事?原因還是政府監管效能低下,渣土場規劃滯後,以罰代管,忽視長效管理,導致利益鏈嚴重扭曲,渣土行業陷入無序競爭粗放發展。

思想,不應是灰色沉重的,深度報道不能陷入枯燥的概念推演。讓鮮活的具象載著思想飛翔,這是我們所欣賞的並努力嘗試著的新聞敘事。在《風電產業急切呼喚理性成長》中,儘管刪除大量細節,我們仍然保留這個場景:7月6日,如東東凌風電場負責人站在“勵志菜地”中央,撥拉著枝葉,無比感慨:“每個員工分一塊地,種西瓜種茄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堅定信心,總有收成!”而在《善待保潔員,還有多少承諾要兌現》中,我們留下一個細節:“兩對夫妻一個單身漢共處一室”。這些感性的素材,原汁原味呈現出來,感動了不少讀者。感動人心,也是不可抗拒的思想力量。

製作:吳玉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