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有一种虫子,我们肉眼看不到,却让很多人在梅雨季遭受折磨。

它就是螨虫。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放大了几千倍后的螨虫

螨虫的种类有几万种之多,在这些种类的螨虫中,尘螨是较为容易引起人过敏的一种螨虫。根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有高达60%~70%的过敏原是螨虫。对过敏性鼻炎病人检查过敏源的时候发现,有84.32%的患者对螨虫过敏,儿童过敏比例更是高达到91.6%,且10%的13到14岁的儿童患有尘螨过敏性鼻炎。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螨虫繁殖力非常强,整个生命周期大约需12-15天,从交配到产卵为12小时,卵到孵化成幼虫为60小时,从幼虫到成虫为168小时,成虫为120小时。这是放大五千倍后的螨虫,它们寄居在地毯、床铺、织物家装等地方,它们的早餐是皮屑,皮肤死细胞是尘螨的主食,饱食人类皮屑的尘螨一天排泄约20次。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这些小东西为什么会引起人的疾病呢?

尘螨引起人的过敏主要是它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多一些虫体蛋白,这些蛋白容易使人产生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反应。

除了尘螨还有另一种螨虫和人类关系密切。如果将人的皮肤放大到数千倍,就会发现一片神奇的微观世界,有虫子居住在你的毛孔里,并且在你的脸上吃喝拉撒睡。说起来可能很恶心,但事实上,就有一种螨虫寄生在人的皮肤之上。

这就是蠕形螨。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蠕形螨寄生在人的毛囊当中,俗称毛囊虫。国内的调查显示大概97%的正常人的皮肤都能检测到毛囊虫。蠕形螨为躲避光线,白天躲藏在人的毛囊深处,只有在晚上无光的时候才会出来活动,在人的毛囊口交配产卵。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很多人认为蠕形螨和痤疮的发生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商家宣扬除螨药物能够治疗痤疮。但现实是痤疮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说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异常以及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在这些因素当中,现在来自实验室的证据以及来自临床的证据都不能支持蠕形螨是导致痤疮的原因。

很多人觉得螨虫这么恶心,我一定要把它完全干掉!很多除螨产品瞬时而生,除螨喷雾、除螨仪、防螨织物……让人看花了眼。

除螨喷雾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化学制剂的除螨喷雾,看似轻轻一喷很省事,但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却有待商榷。如果不是将整个被子都喷上除螨喷雾,螨虫还可能会四出逃逸,并不能起到杀死螨虫的目的。

除螨仪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除螨仪能够吸掉一部分螨虫,却不能全部吸出。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要防止在清理吸出的灰尘的二次污染。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防螨织物

如果防螨织物网格的密度小于尘螨的体积,是能够把尘螨阻隔在外,防止螨虫跑进被子里面使坏。但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好织物密度。

湿度、温度以及光的敏感性是螨虫的三大软肋, 利用这三种方法能彻底的杀死螨虫。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平均湿度低于50%。温度高于35摄氏度,都能让螨虫丧失活性。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当然还是晒被子。

阳光的照射能够改善被子的湿度,让螨虫无处藏身。有些人晒被子的时候喜欢拍打、抖床单,祛除床上的灰尘。这样的做法会使潜藏在被子里面的螨虫飘散在空气中,被子里面的灰尘也会进入人的呼吸道,引起人体不适。因此收被子时可以带上口罩,用刷子轻轻刷被子的表面。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很多人喜欢太阳晒过的被子的味道,但网络上流传的晒被子的味道就是烤螨虫的味道,一句话就可以摧毁清新文艺的想象。

但这样说未免耸人听闻。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在杀死螨虫的同时也能够杀死其他的微生物,同时棉织物的纤维在日晒下也会发出一定的味道。如果说这股味道都是因为日晒以后杀死螨虫尸体的味道,这样的说法是没什么可信性的。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有段时间朋友圈疯传将被子放进黑色塑料袋中,密封放置,将螨虫饿死。还有一些人利用黑色吸热的特性,将被子装进塑料带后放在阳光下暴晒,借以提高温度杀死螨虫。

脸上、床上的螨虫到底该怎么去除?

看起来搞笑,但还真的有作用。黑色吸热,在太阳下暴晒,里面的温度升高,持续一定时间就能杀死螨虫,再加上没有新的事物来源,双管齐下,看这些螨虫怎么嘚瑟。

但是还有要注意的事情

1、在晒的过程中可以给塑料袋扎一些小口,利于水分的挥发。

2、在闷杀完成后,拍一拍被子,抖落死掉的螨虫尸体。

在魔都这样的情况下, 晒被子估计是妄想了,但如果有可能,还是勤换被罩被单,勤打扫卫生,不让螨虫有宜居的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