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七賢郭之奇傳說(上)

郭之奇(1607_1662)字仲常,又字菽子,揭陽人。崇禎元年(1628)進士,永曆時官至大學士,明亡後率義軍轉戰各地,抵抗清廷,康熙元年殉難,清乾隆時賜諡忠節。

潮州七賢郭之奇傳說(上)

關於郭之奇後人更多評價為"忠肝義膽"。他的府邸在今揭陽榕城東門蓮花芯。歷史上改朝換代的打打殺殺,我們不去談論它。我們今天來談一談作為潮州七賢之一的郭之奇比較有趣的故事。

潮州七賢郭之奇傳說(上)

從前,揭陽縣東門河濱浮嶼有座伯公廟。有一天,郭之奇跟母親入廟去進香。

他剛跪下去,那位坐的泥塑伯公便立即站起來,他母親一見,也覺奇怪。郭之奇拜過伯公之後,在廟外牆上用瓦片寫著:

浮嶼,浮嶼,命你往守河南豫。​​​

他母親認為他每天出學堂,便喜歡在牆上寫這寫那的,就沒去管他。

潮州七賢郭之奇傳說(上)

當晚,郭之奇父親夢見伯公託他代為懇求:郭大人不要

​派他到河南。請求大人把牆上敇令擦掉。

天亮之後,郭之奇父親一經查問,方知兒子昨天在浮嶼的廟牆上寫著,命伯公去守河南豫的字句。

他急忙去到廟中,打了一桶清水,用破布要把牆上的字擦洗掉。可是,擦了半天,字劃依然存在,只好作罷回家。

潮州七賢郭之奇傳說(上)

後來,郭之奇奉命到河南做主考官,見院前有一座伯公廟,廟裡的伯公與浮嶼的伯公一模一樣,覺得奇怪。仔細一想,記得小時候在廟牆上寫字之事。大概從那時起,那位伯公就來河南上任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