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路在何方?

今天看了一篇新闻关于法国的,由于欧洲对于青训的重视,足球根基相对稳固,而今天就有网友爆料,由于近几年法国在青训方面投入1000万欧元,小球员出现井喷式增长,而导致足协注册名额不够。看到这不得不感叹中国足球的悲哀。

中国足球的路在何方?

远的不说,说最近两场热身赛。首战卡塔尔,全场只有可怜的2脚打门,更别谈打正球门,全场下来,整个中国队如同梦游,没有一点精气神,像泄了气的皮球。也有网友在网上为这些国脚找借口,认为俱乐部赛事已经到了至关重要的时候,为了拿到冠军,必须保存实力,避免受伤。其实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入选国足的基本都是排名靠前具有争冠实力俱乐部的球员,像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北京国安。他们也是今年最具实力争冠的球队。但是这不是他们不努力踢球的借口。大晚上熬夜看球,看完之后,心中难免郁闷,默默发誓,以后只要中国队没进世界杯,打死也不会熬夜看球,以免晚上睡不着觉。但是人总是犯贱,隔一天国足踢巴林,还是屁颠屁颠的等着比赛开球。前面的全都忘了,看完又后悔了,整场下来,面对亚洲3流球队巴林,居然没有什么有效的进攻,虽然数据比对阵卡塔尔时好看,但也掩饰不了中国足球烂泥巴糊不上墙。网友不禁感叹:“中国国家队已经沦为亚洲三流球队了”。两场友谊赛下来,不由得为里皮感到可惜,世界冠军教头,真要倒在中国这群“臭脚”下面。

中国足球太过急功近利,基础的青训没做好,就想着怎样提升他的高度。即使有先进的技战术做支撑,但也没有能与技战术相匹配的球员。按照姚明回答美国记者讽刺,说中国14亿人,为什么找不到打篮球厉害的球员。姚明也是实事求是,中国打球的人太少,注册的球员更是少之又少,一般都是在矮子里面拔高的。足球更是这种情况,注册的职业球员少之又少,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个人层面。中国自古太过功利,充斥在我们脑袋里面的就是出仕,所以孩子天生是用来学习的,为了以后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必须得好好读书,平常学校是繁重的课业,下了课之后,各种辅导班。孩子爱玩的天性被压榨殆尽,学生时代就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失去了一种所谓的“自我”。对于其他的,更别谈体育运动了,因为在家长的眼中这就是玩物丧志,没有前途。

第二,出于国家层面。想想巴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天才?因为他们的孩子因为吃不上饭才去踢球(不知道真假),但有一个事实是,在巴西随处可见有孩子在踢球。在巴西,足球是大众运动,而在中国,足球是富人运动。前段时间,有个足球人的采访(忘了名字了)。平常人踢场球,租场地(不包括装备,水啥的)平均花费要在50块钱左右,这肯定还不是那种稍微专业的足球场。可见在中国踢场球是多么奢侈的运动,更何谈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小孩呢?所以又得说回法国,人家投入1000万欧元用于青训建设,在今年世界杯上,法国夺冠的平均年龄为26岁,是32强第二年轻的球队,第一位是25.8岁,忘了是哪个队了。更有甚者,大放异彩的姆巴佩只有18岁,还有巴萨名宿登贝莱。两者球员一比较,中国队差的何止十万八千里,其实也没什么可比性。

最后也希望中国能找到足球队的“姚明”。将中国足球能够推到亚洲一流的行列。

中国足球的路在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