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里最终,实现的不过是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爱情里最终,实现的不过是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我们,穿行于城市里,一座到另一座,永不止息,从钢铁骨架罅缝中,获取行为的勇气,和与世俗相抗衡的精神力,并用微弱躯体,抵挡荒芜。

邂逅,相识,恋爱,圆满,归尘。

兴许,它一种自我拯救的过程。可再也没有比恋爱中的人,更为孤独的存在了。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始终被标榜成,无上箴言。因此,我们相信,只要自己对了,人就对了。

然而,纵使能够从身体到灵魂,你能够让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人,却并无把握确定遇见一个也在试图成为更好的人。

一段感情,是否让人愉悦,取决于互相给予彼此,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感官对等刺激,而并非单向,并非人群中,谁多看了谁那一眼,谁认定了谁这一世。

对等。

对的人,至关重要。贩夫走卒,达官显贵,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难以做到对等,势必一方将迁就另一方,而人们往往难以做到的,恰是,迁就,包容,忍让。

耗费心神的事,时间愈久,历经愈多,人愈发变得懒散,甚至不屑。

不对等。

两性关系中,一方终将陷入孤立。

让自己变得更好,素来是桩自私且应当的事,无关乎旁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为它,你不必交换,牺牲,委屈什么。

除了穿上干净得体衣裳,除了扫净门前落叶,除了面朝山河岁月微笑静候对等的感情,除了以温闲而平和的内心应对周遭,除了让自己变得更强而有力。

你无法,也无须有其它作为。

而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直道相思,即便无益,未妨惆怅,仍是清狂。

始终相信,情爱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能力,贫瘠可馥郁,生疏可熟练,懵懂可老矣。

是一种潜意识的自觉,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幻觉。

不存在,所谓不懂如何去爱,不懂怎样去爱,不懂什么是爱。

之所以有诸多不懂,不如是说,你懒得再耗费心思,去思,去想,去念,去顾及周全。

愈发年长,人就愈发吝啬于情感的付出,像一只躲在森林阴暗背后的小兽,惶恐,自大,且不安。

爱。

有时觉得它是温柔故里软玉消香,有时它又使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人们渴望爱,与其不如说是渴望从中获得强烈而笃实的感受,从躯体,延伸至灵魂。

有的人,从躯体获得快感,有的人,从精神获得快感。

无论哪一种,无不极其自私,短暂,且狭隘。

往往了无益处的,未必单单只是相思。

人,始终处于爱与被爱的症结之中,当难以做到左右平衡,便会陷入自我困顿的牢笼。

我们爱人,趋于一种自身渴望得到被爱的潜在需求,是试图证明自己尚未失去对爱的灵敏度;而憎恶或攻击,是被人揭开了不想被提及的根植于内心的阴暗。

情感自卫,向来是最冠冕堂皇的示弱。

行走于世,人们外壳日渐强硬,内在却藏着一颗无比软肋。

和流火,和暗,作争斗的动力,源于潜意识的幻觉。

与人为善,实际上不过是与己为善。

你对了,人也就对了。

有些人,爱你,似荼蘼花事。

所爱的,兴许不过是,因你而萌生出的幻象。它们所爱的,仍是遵从于自己的心,自己眼里自以为的这个世界。

只是,恰好落在你身上而已。你至多,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媒介,是它们隔岸相望的烟火。

而有些人,爱你,是至死不休的。

它,是愧疚,是宠溺,是纵容,是嗔怪,是无法,是无天,温柔到水浆里,却又是极致严苛。

爱了,就是爱了,与肯不肯,行不行,能不能,好不好,无关。

相爱的人,需要理解,理解在一起,理解不能在一起;而无法相爱的人,纵使山河逆转,都是无法相爱。

而这种理解,只能是隐藏于深思之下的东西,只能存在于一种心理侥幸。

或许,从未有人能够做到,彼此真正理解,它们可以邂逅,相识,欣赏,爱慕,执守,唯独理解,难以达到。

这是,情爱赋予生命的刚硬之所在。

人与人,各自为战,各自营生,没有谁真的与谁相关,寻求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寻求自己的自我救赎。

即便爱恋中,任何时候,也得靠自身的力量,去寻找,获得一种权作安生。

读书,写字,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却能让你学会和自己相处,和孤独相处。

当孤独,成为深植于内心的自然状态。

一切欲望,只会让它更甚,更加可悲,强极而衰。

人愈长大,倘若想要抛去和物质利益纠葛在一起,便会愈发疲于去经营关系,和人打交道,和世界打交道。

惟有爱,让人得以饱满,无所畏惧。

真正爱一个人,并不是在于去控制和支配对方,也并非是在当下的时间与空间的纬度内,始终占有彼此。

那是,一种霸道的自私。

爱原本,给予人以力量,饱满,豁达,由内而外,归于妥当。

有一个人。

满足你所有精神与肉体,视觉与触觉,灵魂与思想,黑夜与白天,此刻与恒久。

当你爱它,你会从感性的漩涡里探出身子,更加理性地对待彼此现实中的关系。

一边沉沦,一边救赎,一边毁灭,一边重生。

因此,不要去质问曾许你海誓山盟的人,如今转眼成蜃楼海市,雾里昙花。

千万人踽踽独行,千万人得以相伴,喜欢,被喜欢,爱,被爱,言语上的艺术化,来势迅猛,终将会归于平淡,落入世俗。

世俗渺若微尘,倘若记得,自然记得,倘若忘了,也就真的忘了。

深情如你,当是不必深究,以温柔释怀。

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任何一种感情的成熟过程,都是感性趋向于理性的过程。

并非是人不够勇气,并非是情爱不够深刻,只是多数时候,人比自己想象中的,更为无情和客观。

婚姻关系,是一种枷锁,更是一种释怀。

枷锁给余生,释怀给过往。

而人,却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

想要从一段关系中,获得安全感,首先得让关系趋于正常化,让关系成为日常生活中,理所应当的那部分。

所有的幕后,所有的暗恋,都是种自我为难的症结。

未能从水下浮现出来的,以后也就没了浮现的必要。只是大多数时候,人在不自知情况下,渐渐失去生的能力。

婚姻,是此消彼长的两性关系。

一个人懵懂无知,一个人势必要通晓世事,惟有如此,才能缓和自我与世俗间的矛盾。

感情里,你总得学会消磨戾气,变得温柔。当你鼓起周身的刺,痛了旁人,同样也会损伤自己。

所幸,尚且还能遇见一个去爱的人,得以让人拨开迷雾,瞥见光明,得以唤醒内心久违,获得与新生的能力。

一瞬,一日,一月,一年,一辈子。

说起来,都太过空泛而仓皇,唯有用尽温柔与爱,用尽心力去爱,真实而又刻骨。

或许卑微,或许刹那,那些所以能够天长日久久经不衰的,从来都是当下所能给予的最美芳华。

如此,方可安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