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世上有两种病人,一种想痊愈,另一种不想。前者未必成功,后者必能得偿所愿。

01 第一幕:为救A股和中小企业,给银行松绑

上午11点半,医院的走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数个白色的身影,混合着消毒水的味道飞驰而过。

“快!快送去抢救室!小张,去喊值班的刘医生!”其中比较年长的一名护士喊道。

“不用喊了,我来了。”一位冷静的中年人快步跟了上来,一边有条不紊的戴上橡胶手套,一边对身边的护士说:“时间有限,快速介绍一下病人情况!”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是这样,29床的A股君突然病危,心电图快走成一根直线了。去年年底以来,失血过多导致身体每况愈下,再加上最近气候不好,寒流加重了病情。

A股心电图: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官话:A股经历了5连阴,7月20日上午走势疲软,眼看要再度试探前期低点。去年年底,资管新规征求意见开始。打击金融乱象,资金面收紧。多米诺骨牌倒下导致股市资金不断净流出,再加上最近中美贸易战,加重了A股的下跌趋势。

刘医生沉吟了一声:“哦,失血过多,那么准备血袋!“

“刘医生,现在医院库存血袋不足,只能找人献血。“

“那麻溜的去啊,还愣着干啥,等着参加病人追悼会啊?“

“但是、、、可是、、、“小护士支支吾吾

“可是什么,人命关天啊!“刘医生吼道

“可是现在最重要的献血人银行君被绑起来了,平常咱们院不少小孩、A股君都靠着他接济。他一给绑起来,A股君立马病倒,现在更是要死给我们看啊。“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官话:银行在资管市场中占比近30%,是最大的流动性提供者。银行平常通过理财产品给中小企业、A股等提供流动性。资管新规银行被捆绑后,非标和股权质押都不能续作。赖以生存的中小企业和产业资本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被迫卖出流动性好的资产比如股票、基金等,进而加剧了下跌。

“现在顾不了这么多了,要是等人都死球了,后悔药可没地买。先给银行君松绑,允许他给A股君和小孩子们输血。”刘医生当机立断。

官话:这次的理财新规细则,没有像之前一样强调公募产品的投资范围,等于默认了公募理财产品可以投资非标,可以给中小企业和股市提供流动性。同时,银行还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用来支持国家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建设和小微企业。

“yes,sir!“小护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银行君病房的方向。一边跑还一边喊“号外号外,银行君要松绑啦!”

官话:官方的消息是晚上6点才出来,但中午12点左右,已经有媒体在吹风了。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哦,对了!捆了这么久,银行君一定比较虚弱,记得给他补充点能量再来抽血!“刘医生冲着小护士的背影喊道。

官话:降低理财产品购买门槛,从之前的5万下降到现在的1万。这有助于增强理财产品的吸引力,补充银行造血能力,缓解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

躺在抢救室里的A股君,听到了小护士的声音。竟然奇迹般的开始兴奋,心电图重启,复活了!

股市心电图: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官话:中午传出资管新规细则即将出台,下午开盘后银行股就开始暴涨,4家银行涨停。同时券商、保险业齐齐发力,指数最终大涨2%。

02 第二幕:银行的任性,把自己逼上绝路

忙活了一宿,A股君的病情终于稳定,被护士们推回了病房。

刘医生这才坐下来,点上一支烟,开始思考刚才来不及深究的问题:为什么助人为乐的银行君会被绑住?于是,他调出了银行君的病历,仔细研究:

姓名:银行君

特点:有钱,灰常有钱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所患疾病名称:烂好人

病情具体体现:不懂拒绝,喜欢借钱给别人,不管别人有没有能力偿还;死要面子,答应给别人的利息,哪怕自己倒贴也要做到。

官话:银行绕道非标,借钱给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项目。同时为了维护银行声誉和抢夺客户,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隐性担保,亏损了即使拆东墙补西墙也要偿还。

口头禅:有事您说话!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发病过程:

l 一开始,代客理财,盈亏自负。银行君帮人投资,收一点管理费,亏了和赚了都和自己没关系;

官话:2004年,银行推出首只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不承担任何风险。

l 后来,理财变放贷,犹如上瘾。银行君中彩票突然成了暴发户,有钱没地花。于是,银行君就开始到处借给别人钱。别人不借甚至还硬塞,没资格借钱的暗地里也要借出去。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官话:2009年4万亿刺激经济,巨量流动性配到各个银行手中。但由于央行采取“限贷令“,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项目进行控制,导致放贷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绕道表外非标,名为理财,实为放贷。

l 最后,心理开始变态,死要面子,亏钱了自己贴钱填窟窿。由于放贷上瘾,中彩票的钱很快就花光了。为了继续满足放贷的快感,银行君利用远高出市场利率的价格来吸引投资者。而且即使回款出现问题,自己也要先垫付。

官话:虽然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非保本的,银行理论上不承担任何资金损失风险。但预期收益率不达标,会导致银行声誉损失,进而流失大量客户。所以银行会进行隐性担保,对亏损缺口进行弥补。

治疗方法:把病人先绑住,防止他爱心泛滥。给他三年的时间把之前的烂账解决了,不允许再贴钱填窟窿。

官话:2017年4月份资管新规落地,全面从严、打破刚兑、净值管理,2020年前必须到位。

03

第三幕:药下太猛,需要对冲

合上病历本,再回忆起白天A股那副死样子,刘医生有点迷茫。绑住银行君吧,会出问题,不绑也会出问题,到底怎样才是对的?

官话:对银行全面管制,导致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乏力,流动性供应不足;对银行不管制,则影子银行日益严重,放贷资金去向不明,同时刚性兑付导致无风险利率过高,给社会效率造成巨大浪费,也埋下了重大隐患。

带着这个疑惑,刘医生拿起电话,拨给了老王。这个老王,不是隔壁的老王,而是老中医老王,也是刘医生上学时候的授业恩师。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老王听了刘医生的疑惑,嘿嘿一笑:“小刘,这才毕业几年,老师我教你的东西全都还给我啦?

“老师何出此言?”刘医生问道

“那我问你,中医开的药方中,主要分为哪几类?“

“自然是君、臣、佐、使四类,这是基本功啊!“刘医生得意的说道

“不错,中医喜欢引喻,这四类取自封建社会的四个等级。“老王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君药当然就是方子里最主要的药,起主要疗效;臣药听名字就是辅助的,起次要疗效;使药嘛,好比使臣,是把药效引导到患处的作用,俗称药引子。”

年度大剧《松绑的诱惑》:一剂股市和经济的毒药

“老师,佐药呢?”刘医生以为老师漏掉了

“佐药是最玄妙的,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当病情不重的时候,君药不能太猛烈,但不猛烈药效又不够,所以需要佐药增强,这时佐药和君药的药性相同。”

“嗯,这个大学时您教过的,难不成您还藏了私货?“刘医生嗔道

“别急啊臭小子,另外一种嘛,就是重病。这时候就得下猛药才有可能治得好。但是药三分毒,君药太猛也会要人性命,这个时候就要用佐药来中和毒性,这个时候二者的药性要正好相反才对,甚至佐药本身就是毒药。”

刘医生突然恍然大悟:“您老的意思是说,重病用重药没错,但不能只有君药,还要有反向的佐药进行对冲,保证病人不会扑街,是不是这样理解?

老王欣慰的说:“不错,孺子可教也!就说到这吧,你师娘喊我去捶背了,拜拜!”

04

第四幕:重开药方,松绑不等于解绑

放下电话,刘医生决定重新给银行君开一副药方,在原来“捆绑”君药的基础上,加一剂反向“松绑”的佐药。

官话:资管新规的大方向没有改变,要保持政策定力和稳定,但政策发布后受到中美贸易战等多种因素影响,市场环境发生较大改变,执行过程中出现过严的现象,因此监管层从实际情况出发做了明确。

1. 别再偷偷摸摸的买股票了,以后堂堂正正的买;

官话:以前公募理财产品只能买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现在放开了,还可以投资股票型基金。虽说以前借道信托或者券商通道早就开始买了,但至少在字面上可以名正言顺的间接投资股票。

2. 想放贷就放吧,只要控制规模,时间别太长就行;

官话: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而且新资产中不局限于非标。只要非标总规模没有增加,且期限不超过2020年底就可以。

3. 给你一块遮羞布,想死要面子就要吧;

官话:打破刚兑的前提,是进行净值法计价。但之前普遍使用摊薄成本法,这是一个相对偏离真实的成本。比如以90元的价格买入面值100元的债券,摊余成本默认买入就赚了10元。当价格跌到85元时净值计价就已经亏了,但摊余成本计算却没有亏。

4. 不再逼你2020年底前解决所有烂账,到期解决不了也没关系,绩效考核的时候可以从宽处理。

官话:在过渡期结束后,难以消化的非标可以转回表内,届时在MPA考核时进行一定放宽。

虽然新药方给了银行君一定的松绑,当并没有全部解绑。比如放贷不能超过原来规模,期限也不能超过2020年底,只是希望别绑的太紧搞出人命,出现系统风险。

1993年的时候,银行君也曾经犯过病,当时的主刀大夫就是朱RJ总理。在治疗过程中也使用了反向疗法,名曰“堵邪门,开正门”,防止崩盘。

结语

这次的松绑,就是一剂反向“毒药”,用来对冲过猛的主政策。所以治病仍然是最终目的,不可能让银行君重回老路。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病也是如此。面对顽疾,既要下重药,又得保人命。所以大呼又开始放水的人,很明显不懂的这个道理。

愿本文能让你拨云见日,不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