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巾帼大宣讲

1

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上世纪70年代,郭建华因为热爱而与电影结缘,和全国数十万农村放映员一样,每天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吃百家饭,给乡亲们放电影。在她当放映员的19年里,亲自为观众放映13000多场电影;在她当站长和经理的23年里,共组织放映了14万多场电影,观众高达上亿人次。至今,还有许多活生生的银幕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之中,伴她学习、伴她工作、伴她一路走过多姿多彩的电影人生。

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1978年,郭建华怀孕了。丈夫是军人,回来探亲想接她到部队生产,这样条件可以好一些。可就在他们准备去县城搭火车的当天晚上,晒场上的电影放不出声音了。大队书记跑到郭家,求郭建华先别走。那是露天电影很红火的年代,等在晒场上的老乡有好几千人。

就这样,拖着好几个月的身子,郭建华随书记赶到了现场,帮助新放映员克服了故障,但也因此没能走成,最后还是把孩子生在了她热爱的乡村。

那一年电影《红岩》很火,她一天要放映六场。生产那天,丈夫从部队赶回来一直陪在医院。当时婴儿情况很不好,一动不动,郭建华非常伤心焦虑。丈夫用军大衣裹着孩子,带着哭腔安慰她说:“这个孩子是带着名字来的,一定能活。你放的电影里不是有首歌《红梅赞》吗?孩子就叫‘红梅’吧。”

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风风雨雨中,郭建华一路摸爬滚打走了过来。电影在给农民带来了新知识、新境界、新观念的同时,也给她展现了新天地、新感受、新追求,感化了她的心灵,坚定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上世纪90年代,郭建华当上了河南开封县电影公司经理,那是农村电影市场濒临全面失守的年代。上任第一天,她就把全公司的几十号人召集到一起,大家等着她的就职演说,她却给大家唱了三首歌,以此来代表自己的心里话。那三首歌分别是《生活像一团麻》《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就是力量》。唱完之后,全体职工集资凑了两万元,现场的文化局领导承诺给电影公司贷款两万元,郭建华就这样重新启动了就要倒闭的县电影公司。后来,她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电影儿女》,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2014年世界民族电影节上荣膺最佳音乐片奖,为开封赢得了一份世界级的荣誉。

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开封电影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以及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的红红火火,郭建华也由当年那个扎着长马尾辫子的年轻女放映员,变成了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她连续被选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参与了国家层面一次次关于文化产业、电影产业的政策研究。

电影行业能够立法是郭建华由来已久的心愿。作为唯一一位来自基层电影放映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她七次参加有关电影促进法草案的讨论和征求意见座谈等会议。每次参会,她都会多遍认真通读草案,逐字逐句逐条地抠法条,反复斟酌、对比。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郭建华受邀列席了此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见证了这部法律的诞生。

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用电影声情并茂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科技电影和扶贫电影帮助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是郭建华当下最关心的课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农民群众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脱贫致富,同时也需要通过文化的载体,提高文明素质,促进习惯养成。”郭建华说,“我们还将观影与农村扶贫攻坚相结合,让农民看一场科技电影,学一门致富技术,举行百村千场农村电影放映活动,‘扶精神、扶志气、扶智力’。”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及时地发现问题、反馈问题,郭建华认为自己责无旁贷。她说:“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相信,通过扎实深入开展‘扶精神、扶智力、扶志气’,我们现阶段的脱贫攻坚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一定能够让群众获得物质小康和精神小康双丰收,一定能够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目标。”

新时代新女性|郭建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