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高速截擊機變身空中航母殺手,匕首飛彈一下子超過中國

美國發布四年一度的《核態勢評估報告》後不久,俄羅斯就在2018年3月1日公佈六大超級武器,頗有針風相對的味道。而其中的一種武器,就是由米格-31B型截擊機“匕首”高超音速武器。儘管這種武器採用高超音速武器的冠名,但實質上是一種空射型的彈道導彈,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

俄高速截擊機變身空中航母殺手,匕首導彈一下子超過中國

根據俄羅斯官方發佈的資料,“匕首”彈道導彈最大速度可達到10倍馬赫,最大射程為2000公里。從外形特徵判斷,該導彈同“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很相似,長度約為10米、直徑1米左右,可能是後者的空射型版本。“伊斯坎德爾”M導彈於2004年投入部署,重量為3.8噸,全長7.2米,最大直徑0.92米,戰鬥部重量480千克,最大射程500千米,最大速度7馬赫。綜合這些數據可知,“匕首”彈道導彈的尺寸、射程和最大速度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俄羅斯公佈這種武器的時候,介紹“匕首”導彈已經在南部軍區投入部署。從這一點可以判斷,該型導彈的研發至少可以往前推好幾年的時間。根據俄羅斯公佈視頻,“匕首”導彈由編號為592的米格-31B截擊機投放。脫離載機後,尾部的整流罩同導彈脫離,火箭發動機點火,“匕首”導彈爬上然後飛向目標,在末端實施機動,以高攻角的形式俯衝,並命中一艘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俄高速截擊機變身空中航母殺手,匕首導彈一下子超過中國

演示視頻表明了一種戰術,即俄羅斯率先用一枚“匕首”導彈打掉美軍的編隊防空指揮艦,然後利用攜帶核彈的該型導彈攻擊整個航母戰鬥群。因此,該型導彈無疑將成為俄羅斯全新的反航母殺手鐧武器。“匕首”導彈既能夠打擊在海上航行的移動目標,用於打擊地面目標也是毫無問題的,並且俄羅斯公佈的視頻也進行了這樣的演示。

空射型的彈道導彈並不是個新概念,早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美國就進行過從C-5A運輸機上投放“民兵”洲際彈道導彈的試驗。俄羅斯這一次將截擊機同戰術導彈相結合起來,觀念很久,但用法還是可圈可點的。米格-31B作為一種高速截擊機,在高空的最大航速可達到2.83馬赫,本身就具備快速進入陣位的能力。

俄高速截擊機變身空中航母殺手,匕首導彈一下子超過中國

米格-31B截擊機航速為2.35馬赫時,作戰半徑為720千米,如果加掛副油箱並進行空中加油,其作戰半徑可以達到2200千米。這意味著,米格-31B截擊機可以部署在俄羅斯防空嚴密的腹地,隨時起飛對鄰國陸上目標和敵方海上的航母戰鬥群實施打擊。而同陸基導彈相比,為了儘可能的提升威懾範圍,一般都會靠前部署,容易遭到對方火力的獵殺。

值得注意的是,米格-31B截擊機是一種非常老的平臺,主要是在20世紀90年代生產的,近年來陸續進行升級。但將米格-31B的航程同“匕首”彈道導彈結合起來,使俄羅斯反航母兵力的威脅範圍大大提升。配合載機,這種空射型的反艦彈道導彈在最遠攻擊距離上一下子就超過了我國發展多年的東風-21D和東風-26,而且更加機動靈活,擁有更快的反應速度。

俄高速截擊機變身空中航母殺手,匕首導彈一下子超過中國

可以說,這麼多年以來,俄羅斯在反航母領域一直很低調,直到公佈這種殺手鐧武器時外界才真正瞭解它的存在。而相比之下,俄羅斯為了防止遭到西方的遏制,屢屢展示武器和實力,對“匕首”的遮掩則一反常態。看來,對於武器研發項目方面,俄羅斯對外的宣傳口徑是有張有弛的。在國內,曾經有觀點認為發展東風-21D和東風-26的中國是全球唯一研製成功反艦彈道導彈的國家,而現在看來,其實同行不少。

究竟“匕首”彈道導彈有幾成把握能夠打垮美國航母戰鬥群,沒有經過實戰不好作出評判。儘管有觀點認為,俄羅斯此次公佈的很多新武器都有吹牛成分,但即便是美國也不願意去驗證這些武器是否真的像所說的那麼強,萬一對方說的是真的呢?殺手鐧武器的信息往往就是這樣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俄高速截擊機變身空中航母殺手,匕首導彈一下子超過中國

全文完,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