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1 意在言外

當我們的“直覺”或是“本能”告訴我們某人撒了謊,其實,我們的本意應該是,對方的肢體語言和他的話自相矛盾。


肢體語言1 意在言外



“你能夠在自己的肢體語言上做手腳嗎?”

通常情況下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因為,假如我們對肢體語言弄虛作假,那麼,在同一時間發生的主要肢體動作和表面表情,肢體細節所傳遞的微信號以及我們的話語,這三者之間必定無法達成一致。

例如,攤開的手掌通常被認為是誠實的標誌,但是當作假者對你說了謊,雖然他面帶微笑,而且向你攤開了手掌,但是一些細微的身體動作和表情卻會讓他的謊言不攻自破。他的瞳孔可能會變小,他可能會揚起左邊或右邊的眉毛,而他嘴角的肌肉則可能因為緊張而略微有些抽搐。所有這些信號所傳達的信息都與攤開的手掌和真誠的微笑代表的含義相悖。


肢體語言1 意在言外



常見的肢體動作

將手移至臉旁,用拇指支撐著下巴,食指保持一種向上的姿勢貼在臉頰上,而剩下的三個手指則正好將嘴巴擋住。

另外,雙腿緊緊交叉,而雙臂也以類似的姿勢環抱於胸前(一種防禦的狀態),與此同時,他的頭和下巴均保持一種下垂的姿勢(一種否定或不友善的態度)。種種跡象都表明該聆聽者已經對所聽到的內容做出了自己的評價。

聆聽者通過這一連串的肢體語言“群組”,就是想告訴對方“我對你的話不感興趣”、“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或“雖然我對你的話很不滿意,但是我正在努力剋制自己的不滿情緒”。

當我們感到無聊,或是有壓力的時候,我們常常會不斷地重複做一個或者多個動作。不停地摸頭髮或玩頭髮,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


肢體語言1 意在言外



孩子捂住嘴巴的動作往往會提醒父母,孩子正在說謊

而這一動作也很有可能會貫穿一個人的一生,只不過在這一過程中完成動作的速度發生了變化。當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說了謊,他也會像之前那個說謊的孩子那樣,將手移到嘴邊。不過,與之前迅速地遮住嘴巴不同的是,他只是將手指放在嘴邊,輕輕地在嘴邊摩挲著。


肢體語言1 意在言外



當一對夫妻手牽手散步的時候,居於主導地位通常為男性一方。會稍稍走在另一方的前面一點,而他的手也就自然而然地壓在了跟在他後面的妻子的手的上方,其手心也就很自然地面朝後方。

至於他的妻子,由於位置稍稍靠後,其手心也就會很自然地向前迎合丈夫朝後展開的手掌了。儘管這只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是它已經表示出誰是這家的一家之主。


肢體語言1 意在言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