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馬車還剩什麼牌?

中国经济马车还剩什么牌?

中國經濟如一輛轟隆隆的列車,在改革開放後一路高速狂奔,榮登世界GDP第二的寶座。

隨後經濟下行,各種問題逐一凸顯,如陷泥潭,越陷越深。

三大紅利消亡

中國經濟傳統的三大增長動力正在消亡。

第一,人口紅利消亡。80後,一共誕生了2億2800萬的嬰兒;到了90後就降到1億7400萬;到00後,只有1億2600萬。這30年我們年輕人的數量減少了一個億。這種年輕人數量急劇減少,反映到經濟上,就是勞動力成本價格急劇上漲!

過去中國經濟的比較優勢是勞動力多而且便宜,但是現在發生了變化,越南柬埔寨這些國家說到根本上,都在學中國走我們以前走過的路,利用廉價勞動力招商引資。

中國經濟馬車還剩什麼牌?​第二,出口紅利消亡。

加入WTO後外貿每年增長20%,拉動中國經濟10%以上。而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外需低迷導致中國經濟出口持續下滑。不僅如此,發達經濟體也開始主導再工業化和製造業迴歸。美國大張旗鼓要重返製造業,德國提出了工業4.0戰略,日本發佈了《2015年版製造白皮書》。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對中國貿易負面影響加大。中國已經成為一些國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對象,2016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出口產品共遭遇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91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109億美元。中國出口環境日趨惡劣。

第三,樓市紅利消亡。近幾年中國經濟數據之所以沒有那麼差,根本原因並非經濟結構真的出現了實質性的改善,而是仍然通過刺激政策,通過基建投資和房地產,讓數據漂亮而已。

但目前,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與世界房價最高的城市趨同,已經很難再出現暴漲行情。而且,中國房地產最大的問題除了價格太高,更是過度金融化和各種各樣的高槓杆,寄希望於過度使用房地產這一工具已經不切實際。

三大紅利逐漸消亡,中國經濟前景堪憂。

三座大山承壓

中國經濟還有三座大山。

一是產能過剩。目前,在中國24個重要工業行業中,有19個行業出現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實業平均產能過剩40%。近年來,煤炭、水泥、鋼材等價格不斷下降,跌幅達2011年以來價格峰值的50%左右。如果按重量計價的話,煤炭和水泥價格比白菜還便宜。

二是債務大山。不僅企業,政府和個人也都揹負了許多債務,可以稱得上全民墜入債務深淵。中國居民負債佔到GDP40%,企業負債超過百分之百,加上政府負債,截止2015年底,中國總債務率為255%,以五個點的優勢順利超美。

但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債務提升速度過快,如美國債務率從150%攀升至250%用了30年的時間,而中國只用了10年的時間,說明中國的債務增速快得驚人,並且還有加速的勢頭。

三是泡沫經濟。無論是國有還是民間資本,都在熱衷於搞資本運作,使得中國經濟脫實向虛。原本,發展金融業是為了有效地為實體經濟融資,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但結果卻是金融業的發展吞噬了實體經濟。

自改革開放以來,數代企業家從事的都是實業,但今天實業精神已經不再,整個經濟投機化,資本個體更是投機化。今天的中國,尤其是年輕人,沒有多少人會想踏踏實實地去創業,而是拼命施展他們所具有的、前面幾代企業家所沒有的“投機精神”來發財致富。

如今,三座大山壓身,中國經濟苦不堪言。

手上還剩什麼牌?

中國經濟雖已深陷泥沼,但也並非無牌可打。

目前,中國的現代化遠遠沒有結束,而這或將成為經濟馬車的救命稻草。

中國的國土面積超過整個歐洲,人口是歐洲的2.6倍。

中國的國內差距,遠遠大於歐盟27個國家之間的差距。中國沿海發達地區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遠遠小於中國西部地區和沿海的差距。而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主要就是沿海9個省市的發展。

如果把中國劃分為幾個世界。沿海最發達,屬於第一世界;其次是內陸的中心城市,屬於第二世界;然後是三四線城市,是第三世界;最後是廣大的內陸農村地區,是第四世界。這幾個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水平不同,基礎設施不同,人的思維也完全不同。中國好多內陸農村地區,思維方式基本上還停留在19世紀。

東西部的差距還很大。到2014年,東部人均GDP是西部的1.8倍。農業佔GDP的比重,東部地區已經低至5%,這已經是發達國家的水平。中西部還是12%左右,相當於東部地區1997年的水平。城市化率方面,2000年東部已經超過50%,現在差不多70%,城市化基本要結束了。而中西部地區相當於東部地區2000年左右的水平,相差15年左右。

中國經濟馬車還剩什麼牌?內地的發展空間將提供中國經濟一定的增長空間。鄭州這幾年的發展成績就很驚人,4年前鄭東新區還是一個鬼城,但如今已成為一個新興的城市。西安這幾年同樣如此。重慶、成都這些中心城市是中國今後10到20年的增長希望所在。

如今,中國經濟還處於痛苦的轉型期,L型經濟築底也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這就像孕婦臨產,雖然疼痛無比,但我們等待的是希望誕生!

未來的世界複雜多變,但依然充滿了各種機會,中國也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引擎。對於我們來說,一定要認清當前的形勢,跟緊趨勢,然後伺機而動。

說真話的經濟乾貨關注點贊或者評論都可以,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