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杠杆率仍在上升 影响你的消费了吗?

小新按:

9月1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在其主办的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去杠杆进程二季度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副主任常欣、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磊发布。

报告对当前经济中杠杆情况做的调研总结显示,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略有上升。2018年二季度末,总体杠杆率水平上升了0.6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金融杠杆率已回落到2014年水平,金融监管加强促进金融部门仍在加速去杠杆。

分部门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率仍在上升,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有所趋缓。居民杠杆率从2017年末的49.0%上升到2018年二季度的51.0%,半年内上升了2.0个百分点。相比去年上半年杠杆率上升2.8个百分点,增速有所趋缓。

短期消费贷款依然是拉动贷款余额上升的主要动力,当前余额7.6万亿,同比增长30.3%。短期消费贷款的上升有其积极意义,体现了更多的居民可以享受到银行贷款服务,是金融深化的表现。美国2017年末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5%,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7%。排除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部分贷款,消费贷款所占比例仍有上升空间。住房贷款高位放缓,当前余额23.8万亿,同比增速回落至18.6%,增速已基本回到了2015年房市启动前的水平。二季度房地产交易有所回暖,但房价预期比较稳定,居民住房贷款增速预计仍将下降。当前居民杠杆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增速较快,这对宏观金融体系带来一定的风险。但随着住房贷款增速下滑,居民杠杆率的增速应有所下降。

关于居民债务问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泛海金融学讲席教授朱宁认为,中国居民的债务很大一部分是房贷,但也要注意到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贷。目前中国居民负债总体还可控,但是增长速度让人担心。

以下内容来自新京报。

家庭债务是否加重

取决于房地产市场

Q

新京报:近期,国家统计局对外表示,随着中国居民购房上升,债务水平有所上升。你认为中国居民目前的债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朱宁:目前中国的居民债务问题和前两年全国的债务问题有类似之处。当时中国的债务水平达到了GDP的260%,绝对的债务水平仍然可控,但是债务水平的增长速度让人担忧。中国居民家庭债务水平也是这个状况,在过去的三年时间中,中国居民家庭的债务在GDP占比从41%增长到51%,这个数值本身低于很多发达国家居民家庭的负债水平,但在过去三年时间这种10%的增长速度让人担忧。

此外,统计局认为居民债务基本上由房贷来实现,这个观点我觉得也对也不对。中国居民的债务很大一部分是房贷,但也要注意到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贷。尤其是年轻人中,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出借的消费贷增长很快。这两项债务会带来什么问题?第一,从房屋贷款方面看,大家购房意愿旺盛,但任何一个资产的价格都会波动,房价上涨或下跌,还贷压力会很大;第二,在房地产负债的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其他消费,这样就要去借额外的钱。此外,在消费贷中,出现了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也有投资者对借款没有真实的了解,比如不知道自己的贷款年化利率高达30%。

目前中国居民负债总体还可控,但是增长速度让人担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负债中关于福利的分配。我觉得,越是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受整个债务增长的影响越大,今后还债的压力和难度也越大,这一点值得监管层和行业的高度关注。

Q

新京报:田国强团队发布的报告(《研究报告 | 田国强等:警惕家庭债务危机及其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认为,中国居民的家庭债务水平已经逼近极限了,你同意吗?

朱宁:居民负债并不是一个绝对水平。我主要有两个担心:第一,和其他统计领域的统计口径一样,比如地方债务的统计口径是不完整的,有很多隐性债务,居民家庭也有很多影子银行这样的借贷行为,但这些未必列在统计局的统计中。这样,居民债务水平可能被低估了;第二,我更担心的是,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在放缓,另一方面资产价格在波动。在过去十多年中,很多人之所以敢借钱是因为居民家庭收入是以10%的高速度增长。但现在居民家庭收入速度放缓,而债务在逐渐累积。从静态看,居民家庭债务还有一定的腾挪空间,但从动态看,今后3年到10年,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会越来越恶化。

Q

新京报:目前看趋势,是否会加重?

朱宁:是否恶化仍然取决于房地产市场。我觉得,房地产市场是国内最大的风险或者不确定性。如果房价升值,在财富效应的影响下,虽然不能直接融资,但是大家自信心会比较高,比如房贷压力还不大的话,还可以“月光”。但如果房价出现波动,或者整个经济增速放缓,居民家庭的消费和借款的意愿也会受到影响。

家庭债务过高直接影响消费

Q

新京报:家庭债务问题会带来较大风险吗?

朱宁: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增速很快,居民收入增速也很快。但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增长的速度都明显地放缓。所以,如果大家一直按照过去五年这个速度在花钱,但今后收入跟不上,或者一直按照过去五年房价上涨这个速度在计划自己的消费,但今后的房价不再上涨了,甚至出现下跌了,产生的负债远远超过资产或者收入水平的情况,这是我担心的。

Q

新京报:目前看,家庭债务过高,对中国经济影响如何?

朱宁:债务问题有两个大的影响。如果把人想成一个企业的话,债务累积之后,它的现金流下降,消费和今后投资的意愿和能力都下降。第一个很直接的影响,就是对消费的影响。

第二,更广泛的宏观影响在于,中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越来越要从外贸出口型向国内的消费型转变。在正需要消费对于经济转型升级增长速度做出更大贡献的时候,如果恰恰可支配收入受到限制,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稳定,会形成很大的压力。在宏观层面,如果经济增速再进一步放缓,家庭消费意愿就会进一步弱化,有可能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