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待高层次科研人才策略

一是增加固定支持的比例,减少竞争性的、重复设置的课题;

二是科研投入支持的群体要向青年科研人员、更富创造力的科研人员转移;

三是政府支持的经费应更向研究的前端倾斜,偏向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应用研究应向市场倾斜,“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引导企业进行投入”。

由于近些年住房、教育和医疗费用的节节攀升,这种资源配置的倾斜也往往体现在上述方面。

就诊绿色通道、人才公寓等等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用来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好资源”。

即使“求贤若渴”,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平原则。课题经费、团队建设、职称评审、国际合作、安家费等等都可以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方面,而需要占用社会公共资源时还是要兼顾社会公平的。

当科研人员待遇太差时,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为吸引人才提供一些条件和资源未尝不可。这种条件可以更加倾向于安家费、工资、课题经费等,“其他方面没必要力度太大。如果抢占了过多社会资源的话,是会引起社会怨言的,也有些不太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