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超两万当贩卖人口处理,哪些人最恐惧?

彩礼超两万当贩卖人口处理,哪些人最恐惧?

“订婚彩礼不超过两万元,索要彩礼过多者,交公安机关调查,严重者以贩卖人口或诈骗论处。”近日,某地一份“街道办红白喜事操办标准”的规定引发舆论关注。当地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是为了抑制农村高额彩礼,倡导婚俗新风。

彩礼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不仅令准备结婚的男人头疼,也让很多法律工作者头疼。彩礼在1949年之前,是一个普天之下都能接受的婚姻收费项目。过去,未嫁之女如果在婚前失贞,就无收彩礼的资格,男方可以要求退婚,同时全额收回付出的彩礼。正因为这一规则,所以,女人在婚前对于贞操便格外重视,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改革开放过后,不仅物质生活日益富足,很多人的贞操观也逐渐改变,到本世纪,女人婚前失贞的比例日益增高。如果一个未婚男子声称要找个处女结婚,往往会遭人嘲笑为食古不化。而很多失贞的女性也会将那些守身如玉的女人讥讽为不招人待见的“老处女”。

其实,在每一个男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处女梦,很多男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非处女或者假处女结为伉俪,往往是条件限制下的无奈之举。当然,如果一个男人真的对一个女人情有独钟,也不会太在乎这个,否则,就不会出现“挖墙脚”的事情。

不管你是否赞成处女情结,无法否认的一点是,两性关系越是混乱、复杂的女人,对男人的感情就越是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要支撑起来,需要的是物质。当一个男人得知一个女人明显有过几段感情经历时,即使对其初始印象再好,也往往会心灰意冷。而那些身体较为开放的女性,往往都是经历丰富者,所以,不能怪男人在乎你的历史。

言归正传,彩礼作为一种传统风俗,虽然一度延续了数千年,但在毛泽东时代,仍然出现过断层。一部分地区早已移风易俗,摒弃了这种传统风习。之所以要摒弃,一是因为政策曾经不允许,将其视为“封建遗毒”;二是因为在主张男女平权的新时代,索要彩礼其实是在变相贬低女人的社会地位。

如今的社会状况是,彩礼的区域已经不再限于偏远的贫困地区,在很多发达地区依然是蔚然成风,有的动辄狮子大开口,索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在彩礼的面前,婚姻不再是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而是赤裸裸的交易。不少女性在索取男方巨额彩礼过后,不结婚,或者是假结婚,导致男方损失惨重。彩礼的死灰复燃,让不少人品败坏而长相出众的女人有了生财之道,大批男性被骗得倾家荡产却是投诉无门。

街道办对索要彩礼的行为进行规范,良好的初衷毋庸置疑,只是,街道办作为一个行政机关,并无立法权,将规范性的文件以倡议书的形式发布其实更为合适。当然,街道办越权立法,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地彩礼情况所引发的巨大民怨。矫枉有时候需要过正,在规范出台过后,或许能让当地的婚嫁风清气正。

就在去年,湖北团风曾发生一起凶杀案,作案者正是被杀害女性的男友,案发之前,死者曾收受男友10万元彩礼,不过,并未兑现结婚承诺,男友最终要求其退还彩礼或结婚,女方不作选择,才引来杀身之祸。案发过后,有知情者透露,死者一家靠女儿骗取彩礼生活,在那之前还曾收受另一男子8万元彩礼,既不结婚又不退还。

倘若彩礼超两万真的会被警方当贩卖人口处理,那么,最为心惊胆战的人无疑是那些骗婚和意欲骗婚者,对于这类人,严厉打击理所应当,只是,此举也可能误伤无辜。因为有的女性在收受男方彩礼过后,并未私吞,而是带到婆家以备不时之需,与此同时,还会带去成正比的嫁妆。

鉴于彩礼引发的巨大社会矛盾,以及可能因此而滋生的不稳定因素,建议立法机关能够早日对彩礼进行规范,对彩礼的金额以及彩礼的手续进行严格规定,以便司法机关能够操作有据,对沦为买卖的婚姻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当然,在一个号称男女平等的时代,彩礼的存在,不管金额多少,都有伤女性的群体形象,彩礼一天不消失,就意味着女人的实际地位无法与男人相提并论。

2018年6月2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