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投保的弊端

現在支付寶和微信的消費方式是越來越便捷了,出門上街已經很久兜裡不揣現金和鋼鏰兒了。

我深度懷疑,現金這個東西是不是會成為老古董,就像糧票、布票一樣,以後僅僅停留在我們的記憶裡。

精算師八哥經常會聽到有很多從國外旅遊回來的人,說國內支付多方便,國外有多落後,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花錢容易有啥好自豪的啊!要是國內賺錢容易,那才值得稱讚好嘛?

類似的邏輯,我們在支付寶、微信上買保險,會不會也存在花錢容易理賠難的情況呢?

答案一定是會的。

第一,投保界面的便捷,很容易讓人忽略了保障內容到底是什麼。

保險本身是複雜的,保單合同條款比租房合同、買賣借款合同都要複雜10倍以上,且不說保險術語那麼多,想要投保,你得懂金融、法律還有醫學。

畢竟你想要買的意外險,你是不是得清楚,十一國慶節你去馬爾代夫潛水,有沒有保障?

你之前買的醫療險,到底保不保進口藥啊?今年住院理賠了,那明年還能順利續費嗎?

再比如大家都重點關注的重疾險,且不說輕症責任裡面是否分組、是否包含常見輕症病種,由於支付寶和微信的低價路線,很多重疾險都是1年期的。

關於這類一年期重疾險,我在《短期重疾險:沒你想的那麼完美》中詳細聊過,最大的問題就是(1)老年費率極高;(2)有停售風險;(3)無輕症保費豁免責任。

說個大概率事件,如果不幸被確診了輕症,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長期重疾險後期保費都可以不用再交了,保單還可以終身有效。

但是如果你買的僅僅是一年期重疾險,得了輕症然後這款保單全國下架停售了,那麼後面的重疾保障,你就是享受不到了。

第二,核保規則生澀,普通人很難合規投保。

人身險與車險不同,一是期限較長,開車的時候投交強險,要是不開車了就可以不用交了,每年換公司交都可以;但是人身險不同,即使是一年期的醫療險,投保時需要對健康狀況做審查,所以不太可能以後頻繁斷保或換公司。

對於一份長險保單,保障期可能是十幾年、幾十年的,那麼如果核保的時候不認真對待,那麼會對日後理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例如,醫保卡外借,給家裡老人買了幾次降血脂、血壓的藥,自己投保健康險就肯定會受到一定影響。

再比如,公司組織的體檢查出來甲狀腺結節、乳腺囊腫的,醫生雖說沒大礙,但是保險公司卻很當回事啊,非常有可能是不接受你投保的。

但是你自己想當然就投保付費了,保險公司那邊很可能不認為你是合格投保人,那麼你現在交的這些保費,以後還到底能不能退回來,都難說。

第三,投保之後很難對保單進行有效管理。

正是因為支付便捷,很多人投保之後,很容易忘了自己以前到底買過什麼保障,畢竟是順手捎帶腳的付費行為嘛。

如果你忘了自己以前買了啥,那你就一定不會跟家人提起這事,也不會自己真的發生風險的時候,還記得有這麼個保障。

我還真就聽過有人在支付寶投保的時候,受益人寫的是丈夫,然後就把這事淡忘了,後面發生離婚了,真涉及出險後的理賠金,竟然合法領取的權利在前夫。

關於離婚對於名下保單的影響,我在《買完重疾險,離婚了咋辦?》中詳細解釋過,有興趣的可以多看看。

第四,便捷支付不代表理賠順暢。

首先,絕大多數的人對於理賠標準是完全不清楚的。

我以前說過,胃部切除並不在重疾保障裡面,很多人一聽胃都切除了都不保,難不成保險都是騙人的嗎?

有很多線下代理人宣稱重疾險確診就賠,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癌症倒是可以依據病例報告獲賠,但是像心臟病這種,是必須要做搭橋手術之後才能賠的。

如果不清楚理賠標準,那理賠過程就很受阻了,有的公司關於微創手術就賠,介入手術就不賠,有的恰恰相反。

如果事前搞不清楚理賠標準,事後拍大腿後悔,是不是就白白損失幾萬塊錢呢?

其次,很多人也是不清楚理賠材料都需要哪些。

醫生有時候會問你之前有沒有頭暈眼花啊,你說還真有一次,然後醫生就把你這個曾經有過頭暈目眩的情況寫進病歷裡了。

等醫療險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一看,你這是不是高血壓的既往症啊?不然怎麼會頭暈眼花呢?然後就可能拒賠。

但是你那次頭暈眼花,其實不就是早上沒吃飯低血糖,擠地鐵太累然後著急上班,爬了100多階樓梯嘛!

再比如有些交通事故中,肇事方啟用三方責任險報銷醫藥費,把發票等原件都拿走了,等你想要找自己保險公司報剩下自付部分的時候,發現原來沒發票原件是不行的。

有些人出院以後,需要繼續服藥的,去了一些非定點藥房開藥,這些統統都不給報銷啊。

支付寶投保的弊端


人身險保單本來就是複雜的,本質上是不可能像車險那樣,掛在網上不需要過多解釋就可以完成整個投保流程的。

其實不僅僅是支付寶、微信存在這些問題,像保險公司官網、APP、小程序、公眾號自媒體文末鏈接等等這些線上方式,投保都會存在我說的這些問題。

有些消費行為,還真的不能過於便捷,還是真的需要人的參與。

你在網上買箱牛奶可以,你買買藥品試試?

如果醫生不指導,你能明白“丙酸培氯松、色甘酸鈉氣霧劑、博利康尼、特布他林”這些藥都是幹嘛的,該怎麼服用嗎?

放到保險裡面,怎麼就想當然的以為,自己順手就可以了呢?


大家如果對於保險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私信或者給我留言諮詢,八哥(jssbg001)會很樂意在業餘時間回覆大家的任何疑問的,希望多交一些朋友,真正能在保險方面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