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轉色期至成熟期葡萄園管理技術要點

葡萄轉色期至成熟期葡萄園管理技術要點

進入8月份,煙臺地區所有葡萄品種都進入轉色期(即果粒開始變軟,紅色品種開始著色),此時期是獲得優質豐產的關鍵時期,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1)關係到今年的優質豐產:此時果實出現第二次快速生長期,含糖量迅速增加,含酸量及單寧物質逐漸減少。進入8月份後,煙臺地區氣候一般多連陰雨,並且葡萄本身也進入了病害敏感期,易發生裂果、霜黴、灰黴、白腐、炭疽、酸腐等真菌性和生理性病害;(2)關係到今年的越冬以及明年的產量:此時樹體繼續進行花芽分化,同時開始進入貯藏營養積累階段,新梢基部開始進入木質化階段。因此葡萄園一定要注意排水,保持土壤通氣性,同時要注意增施磷、鉀肥,通過葉面肥和化學藥劑保護好新梢中上部的主梢以及副梢葉片,提高其提高光合效能。主要作業包括是葉幕管理、土壤管理、農藥防治、等。具體措施如下:

一、葉幕管理

(1)主梢管理。主梢數量及長度是構成架面葉幕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是葡萄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基礎,不同生態地區、不同品種在保證一定產量和品質時所需要的葉片數量不同,一般在20~30片,但由於煙臺地區架面普遍較矮,主梢葉片一般在10~15片之間,因此新梢長度一定要超過最頂端拉絲20釐米再截頂,等頂端副梢展開7~8片葉後,保留4~5片葉二次截頂。主梢再架面上間距一般在15~20釐米之間,要具有一定的通風透光性,否則造成枝梢鬱閉,容易染病。

(2)副梢管理:副梢葉片對於葡萄果實品質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為葉片也是有壽命的,對於煙臺產區來說,進入8月份後,主梢基部1~5片葉片的光合效能已經很低,進入營養消耗階段,因此一定要利用新梢中部的副梢葉片,增加葉片的年齡梯度。強烈建議保留果穗上部7~8節位的副梢進行單葉絕後處理,保留1個副梢葉片。

(3)摘除老葉。在漿果成熟過程中,對新梢基部及果穗周圍葉片進行摘葉處理,可以改善果際微氣候,促進花色素苷及其它風味物質的形成,不同生態地區針對不同品種應考慮適宜的摘葉時間和摘葉強度。

二、土壤管理

1、水分管理

進入著色期,要注意控水和排水。首先是人為澆水要控制,除非是特殊乾旱天氣,應適量灌水,避免大水漫灌水分過多會影響糖分積累,著色緩慢,降低品質和風味再就是修建好排水溝,防止土壤積水,保持土壤的透氣性。因為葡萄根系在土壤含氧量15%以上時,根系生長旺盛,當含氧量降至5%時,根系生長受到抑制,細根開始死亡;當含氧量降至3%以下時,根系因窒息死亡。土壤水分飽和時,迫使根系進行無氧呼吸,積累酒精使蛋白質凝固,引起根系死亡。同時土壤好氣性細菌受抑制,阻礙了有機肥料的分解,土壤中積聚大量的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還原物質,毒害根系致中毒死亡。因此,葡萄園一定不能積水。

2、土壤管理

進入著色期,也是煙臺雨水較多的季節,因此土壤管理有兩種模式,一是可以在著色初期,土壤追肥後進行一次充足灌水後覆蓋地膜,既可以保墒防止過分乾旱,又可以防止外界降雨過多進入土壤;二是自然生草進行人工割草或機械割草,這樣既可以幫助土壤吸收過多的水分,又可以保證雨後立即進入葡萄園進行農藥噴施或農事操作。

果實著色初期施肥對提高果實糖分,改善漿果品質,促進新梢成熟,都有作用。這次追肥以磷、鉀為主。鉀肥可以通過土壤補施,硫酸鉀25~40公斤/畝。磷肥可以通過葉面噴施,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對增糖、上色也有一定作用,最好是單獨噴施,防止磷酸二氫鉀降低藥效。為了得到更好的葉面施肥效果,必須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噴施時間,遇氣溫高,濃度宜低,防止灼傷葉片。選擇無風多雲天或陰天進行,晴天應在晨露幹後至10時前或16時後進行。避免在晴熱天午間施用。二是噴施部位,以噴葉片為主,尤其是噴葉背面。

三、病蟲害防治

(1)霜黴病

目前防治霜黴病的藥劑主要分為保護性殺菌劑和治療性殺菌劑兩大類。常用保護性殺菌劑有:77%多寧(硫酸銅鈣)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80%波爾多液可溼性粉劑400~600倍液、1:(0.5~0.7):(160~240)倍波爾多液、80%太盛或必得利(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50%美派安(克菌丹)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70%丙森鋅可溼性粉劑400~600倍液、70%代森聯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68.75%噁酮·錳鋅(易保)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等。

常用治療性殺菌劑有: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1500~2000倍液、20%氟嗎啉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90%三乙膦酸鋁可溶性粉劑600~800倍液、69%烯酰·錳鋅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64%噁霜·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等。

具體用藥時,間隔10~15天一次。建議保護性殺菌劑和治療性殺菌劑交替使用,且不同類型治療性殺菌劑也要交替使用,以免病菌產生耐藥性。

(2)灰黴病

發生普遍時,首先摘除病果穗,而後全園噴灑防治灰黴病的藥劑;對於有個別病粒的果穗,可以摘除病粒、保留果穗,摘除病粒後用防治灰黴病的藥劑;對於套袋葡萄,病穗率超過3%~5%,全園摘袋,摘除病穗或病粒,而後噴灑防治灰黴病的藥劑。防治灰黴病防治藥劑有:75%好速淨(異菌·多·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45%統俊(異菌脲)懸浮劑1000~1500倍液、40%百可得(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可溼性粉劑1000~1200倍液、400克/升嘧黴胺懸浮劑1000~1200倍液、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000~1200倍液、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乙黴·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200倍液、65%甲硫·乙黴威可溼性粉劑1000~1200倍液、50%嘧菌環胺水分散粒劑800~1000倍液等。

(3)白腐病

從果粒開始著色前5~7天或果粒基本長成大小時開始第一次噴藥,以後10天左右噴藥一次,直到採收前一週。常用的藥劑有:30%龍燈福聯(戊唑·多菌靈)懸浮劑800~1000倍液、25%歐利思(戊唑醇)水乳劑1500~200倍液、50%美派安(克菌丹)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80%太盛或必得利(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000~12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25%吡唑嘧菌酯乳油2000~2500倍液、40%腈菌唑可溼性粉劑6000~8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等。氟硅唑對果面蠟粉有刷除作用,需要慎重選用。不套袋果採收前1月內儘量不要使用代森錳鋅,以免汙染果面。

(4)炭疽病

比較嚴重時的緊急處理。如果果園出現比較嚴重的炭疽病,證明本生產季節以前防治措施的失敗,要採取緊急措施。但採取的措施必須保證食品安全。建議如下:首先剪除發病嚴重的果穗或果穗上的病粒,而後立即噴施25%戊唑醇懸浮劑2500倍或30%福連懸浮劑800倍或60%百泰水分散粒劑1500倍。可以根據採收期決定使用的藥劑和次數。

(5)酸腐病

對於引起酸腐病的各種微生物目前還沒有特效藥。而果蠅繁殖迅速,抗藥性發展很快,很多殺蟲劑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從防治策略上考慮,我們能夠控制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通過各種措施來減少果實的傷口;其次是通過改變田間小氣候,降低田間溼度,延緩病害發生。

發現酸腐病(尿袋):先摘袋,剪除爛果(爛果不能隨意丟在田間,應使用袋子或桶收集到一起,帶出天外,挖坑深埋)。防治果蠅可以選擇的藥劑有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75%滅蠅胺可溼性粉劑4000~6000倍液。以上藥劑要交替使用,以免有抗藥性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