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时,这支50万的大军却按兵不动,只因始皇帝下了道死命令

说起秦国,说实话,小编第一个想起的人不是秦始皇,而是商鞅,商鞅对秦国的贡献是十分空前的,秦孝公时期,六国卑秦,不和秦国会盟,而且他们准备“分享”秦国,秦孝公一纸求贤令, 商鞅来到秦国开始变法,从此奠定基础,秦国开始强大。一直到了秦始皇,嬴政时期,秦国已经有超出六国的综合国力,用了仅仅十年时间,就统一了全国,从此,华夏文明开始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

秦朝灭亡时,这支50万的大军却按兵不动,只因始皇帝下了道死命令

因此当时列国听到秦国的军队,那都是闻风丧胆,而且人数众多,有人就不明白了,为什么秦朝有如此强大的军队,难道十几年的时间军队就一下子垮了?秦朝灭亡的时候军队在哪里呢?当时阻挡项羽进攻的是秦国的大将章邯,可是章邯手下的军队都是奴隶和囚徒,和秦国正规军差远了,秦国的军队都去哪了呢?就算统一全国裁军也不能一点也不剩吧?当年蒙恬不是带了30万在河套地区防守匈奴么?但是整个秦朝灭亡的过程中,历史上好像没有这支军队出现。原来这支军队已经去了南越。

秦朝灭亡时,这支50万的大军却按兵不动,只因始皇帝下了道死命令

因为那时候,天下刚刚平定,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还在北方平原地区,南方极为不发达,嬴政想着让北方的人迁徙到南方,从北方招募一些女人,让他们跟军人们成家立业,在南方生活。秦始皇当年,一下用了五十万的军队,这支军队在南方成立了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几个郡。带领这这支大军的首领为为任嚣,后来是赵佗。为什么在秦朝快抵抗不住的时候,他们没有回来抵抗和保护?五十万精锐,力挽狂澜绝对可能啊

秦朝灭亡时,这支50万的大军却按兵不动,只因始皇帝下了道死命令

其实当时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秦始皇以为秦帝国已建立,四海皆平,皇位应该可以传万代,应该不会有什么战乱,就下了死命令,把这支50精锐的秦军派往岭南。谁不知,只到了秦二世就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然而,秦始皇的这道死命令反而成了他制止军队北上的紧箍咒,也使秦朝失去最后一线生机。假如,这支50万秦军奉命北上救秦,刘邦是否能坐天下,也未可知。

对于秦始皇,很多人褒贬不一,有人抨击秦始皇,他暴政,压榨民生,修皇陵,建长城。但是秦始皇这几个决定,让后来的人们想尽了福,为什么呢?现在只要提起中国,外国人就会说长城,就会说兵马俑,现在这些已经成了中国的代表了。对于秦始皇的评价,还是让历史来定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