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富二代!万贯家财他不要,苦干22年,从0做到100亿!

最近,一直坚称不上市的老干妈传出了上市计划,娃哈哈的宗庆后也表示会考虑上市,去年2月,王卫也带领顺丰上市了。

如今,国内“不上市联盟”的四大企业只留下华为还在坚守。

事实上,坚持不上市的大企业还有很多,方太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它的年收超过了100亿元。

而他的创始人茅忠群是一个富二代,当初他放弃继承家族企业,从零开始创业,历经20多年的打拼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不愿继承家族企业

199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的茅忠群接到了父亲的通知,要他回家继承飞翔集团。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安排,求之不得。但身为富二代的茅忠群却并不这么想,出身优渥的他并没有养成好吃懒做的性子。

相反,他非常不满父亲对自己人生的掌控,他原本想在毕业后赴美留学,或者留校任教。

但这一切都被父亲的一句话打破了。为了“逼他就范”,父亲还召开家庭会议,家人集体对他施压。


励志富二代!万贯家财他不要,苦干22年,从0做到100亿!


茅忠群当然明白父亲茅理翔为什么这么做。

1985年,成长于浙江宁波的茅理翔,在44岁的这一年迎来了沿海地区的创业大潮。他顺势下海,创办了慈溪无线电厂。

从一个小作坊做起,厂子一开始只是给黑白电视机做配件,依附性比较强,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正因如此,一年之后政策变了,加上彩电需求的上涨,无线电厂很快便支持不下去了。

这时,在集体纺织厂做副厂长的妻子张招娣为了帮丈夫忙,辞职下海。随后,无线电厂转型做起了点火枪,

找到自主市场的无线电厂快速发展,几年之后,茅理翔便成为了国内的“点火枪大王”。

但人怕出名猪怕壮,蛋糕做大之后自然会有人前来分食。茅理翔遭遇了竞争对手的价格战打压,企业效益一路下滑。

此时,为了帮衬父亲,刚结婚的女儿和女婿放弃蜜月旅行,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为无线电厂提供配件。

随后,慈溪无线电厂升级为飞翔集团,茅氏家族企业初具雏形。

重新创业,清理门户

父亲不想一家人的打拼成果后继无人,但茅忠群却想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几番博弈之下,他做了一个折中的决定。

他告诉父亲自己可以到公司上班,但他要把原先的点火枪业务全部推翻,并且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团队。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茅忠群明白家族企业的桎梏就是裙带关系,而自己若真想要有所作为,必然得不顾亲情颜面清理门户,如此莫不如另立门户。

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后来他的叔叔想要进入方太谋取个“一官半职”,被父亲茅理翔回绝之后,他把状告到了奶奶那里。

茅理翔被老母亲叫到跟前,痛骂一顿,说他白眼狼,致富了也不帮衬自己的兄弟。即便如此,茅理翔仍顶住压力,支持儿子的事业。

虽然支持儿子放弃原先的业务,但在新的创业方向上,父子之间却产生了分歧。

茅忠群想做吸油烟机,但茅理翔认为吸油烟机在当时已经有了几家大企业,而微波炉作为新产品有政策支持。

为了说服父亲,茅忠群做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证明了吸油烟机的前景。如此,父亲方才松口。

名人效应,打响品牌

方向确立之后,便是建立自己的品牌。

当时,香港有一档知名的美食节目,主持人叫方任丽莎,因此叫《方太美食》。

茅忠群想既然吸油烟机是卖给千万家庭主妇的,何不直接叫“方太”,显得亲切。

他立即注册商标,并花大力气说服方任丽莎为其代言,凭借着名人效应,方太吸油烟机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1996年,刚刚成立的方太,团队只有两三个人,茅忠群亲自上手设计产品。由于名字起得好,次年它的销量猛增至40多万台。

此后几年,方太逐步向厨具领域扩张,发展了电磁炉、热水器、饮水机、燃气灶、微波炉等业务。

但一家公司的壮大必然会经历一场厮杀,方太这一次的对手是市场中原有的老品牌。它们联起手了压价打压,导致方太的产品的销量持续下降。

危机之中的茅忠群一面发展核心技术,一面缩减产品、整合业务。

此后,他砍去了电磁炉、饮水机等业务,着重抓几款销量较好的产品,由此扳回一局。

突破桎梏,获得新生

2004年,茅忠群被评为国内“10位最有价值40岁以下新生代企业家”。

1997年,方太的年销售额还不到1亿元,而到了2017年已飙升至100亿元,20年间增长100倍。

茅忠群的成功被称为子承父业的典范,而事实上,方太电器的成功更多的是因为摆脱了飞翔集团的家族桎梏。

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大公司病或家族集权的问题,长此以往必然走向衰落,而想要突破瓶颈,获得新生,就必须重新创业,自我变革。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极易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丧失生活的热情,不思进取,对此我们要有从零开始的勇气。

作者:魏无忌|电商观察网(ID:guancha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