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有衛霍,唐有雙李,明有徐常,爲何大清少有名將?

在大眾的潛意識裡,但凡是大一統時代,必定是名將輩出,謀士如雲。在西漢巔峰時期,衛青、霍去病深入漠北幾千裡,打得匈奴被迫西遷;盛唐時期,李靖、李績相繼滅掉東西突厥;洪武永樂時期,徐達、常遇春、李文忠、藍玉等經常遠征大漠,將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打得懷疑人生,曾經輝煌的黃金家族就此沒落。以上這些人,後世將其稱為名將,超級名將。

與漢、唐、明等大一統王朝相比,清朝在名將方面可謂是屈指可數,除了後期為人所讚頌的左宗棠外,其餘將帥未免太過一般。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享國268年的清朝就出不了名將呢?多爾袞、多鐸、年羹堯、嶽鍾琪、兆惠、阿桂等電視上吹捧得很厲害的戰將,其實綜合水平很一般,連拿得出手得戰役都沒有。

漢有衛霍,唐有雙李,明有徐常,為何大清少有名將?

說到清朝沒有名將這一問題,我們要先弄清楚何謂名將。就拿大夥普遍公認的幾項標準來評判,拿得出手的戰役,戰勝強敵,有理論性著作等,這是最起碼三項標準,符合其中兩項的可以稱之為名將了?在此,“縱橫國史”就帶著大家一起看看,為何清朝產不出名將?

其一、缺少與名將對決的機會,沒有拿得出手的戰役。在影視劇中,在女真剛剛崛起時,多爾袞、多鐸這兩兄弟就是大英雄,獨自一人就敢闖進關寧鐵騎營壘,將明朝士兵殺得片甲不留,然後全身而退。其實,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多爾袞與多鐸能力自然是有,在滿清陣營中也算是牛人,但卻並非名將。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壓根就沒和名將過招的機會,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戰役。就拿松錦會戰來說,戰爭的第一階段,清軍統帥是多爾袞,明軍統帥則是洪承疇。當時的大明王朝內憂外患,財政瀕臨崩潰,已是日暮西山,但明軍卻接連獲勝,清軍是一敗再敗,若是明軍的突擊力量足夠強大,估計多爾袞就被活捉了!正因為如此,一心想強化中央集權的皇太極便以此為藉口,下令將多爾袞處死,剝奪爵位,不過很快就改為降職處理。

漢有衛霍,唐有雙李,明有徐常,為何大清少有名將?

其二、清朝早期周邊無強敵,名將難以誕生。現在許多人都覺得清朝是佔了農民軍的便宜才奪取了天下,這話不能說絕對正確,但也是八九不離十。在建州女真剛剛崛起之時,明朝已經腐朽堪,內閣傾軋,宦官專權,財政紊亂,已如同日暮西山,再加上農民起義不斷髮生,西方殖民者又不斷侵擾東南沿海,明王朝就像是垂死的老者。即使如此,清軍依然無法突破寧錦防線,死死被關寧兵擋在山海關之外。入關之後,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內鬥嚴重,凝聚力非常弱,簡直是一盤散沙,不足為慮。後來困擾大清七十餘年的漠西蒙古準格爾部,其人口不過七十來萬,彎弓之士不過三五萬,這跟明初北元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沒有強大的對手,名將又如何產生呢,難道在西北欺負和碩特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的年羹堯,會比翻越沙漠,與極盛時期的匈奴展開對決的衛青與霍去病相媲美嗎?

漢有衛霍,唐有雙李,明有徐常,為何大清少有名將?

其三、不思進取,軍事科技落後,火器時代無名將。入關之後,清軍所面對的敵人都稱不上特別強大,但在晚清,周邊的對手可謂是超級無敵之強。工業革命之後,長期雄踞世界霸主之位的大英帝國且不說,就是後起之秀的日本也是展現出咄咄逼人之侵略之勢,這些列強不斷挑戰大清帝國的尊嚴。不過,此時的大清在軍事科技上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潮流,清軍面對列強之軍隊,毫無招架之力,一觸即潰。在軍備具備代差之情況下,就算衛青、霍去病、李靖等名將再世,他們也一樣被分分鐘教會學做人,也就是敗將一枚,成不了大清名將。就拿被吹捧一時的乾隆朝名將福安康來說,個人能力如何且不說,就從緬軍之現代化裝備程度來看,大清十幾萬精銳不敵緬軍三萬也是很正常。

漢有衛霍,唐有雙李,明有徐常,為何大清少有名將?

其四、不信任漢人,又不敢與強敵作戰,無法培養名將。洋務運動之後,清朝在軍事科技以及部隊的現代化裝備上都有質的飛躍,但從紙面數據看,清軍與列強軍隊也是差距不大。不過,清朝不信任漢人,不想讓漢人將領有太多建功立業之機會,以免他們威望高漲,從而動搖大清王朝的根基。此外,清王朝奉行的是“外須和戎”之對外政策,並沒有與敵人決一死戰的勇氣而是一味搞妥協退讓,在此種外交環境下,如何誕生出名將呢?例如,明治維新後,日本便咄咄逼人,露出了侵略的牙齒,若是大清採取劉長佑等人之建議,先發制人打擊日本,估計一堆名將就出來了,畢竟當時大清還可以碾壓日本,有很大勝算。

總而言之,清朝享國268年,就是難以產生出諸如衛青、霍去病、李靖、徐達等超級名將。此外,清朝也沒有桑弘羊、魏徵、張居正等名相,其中之原因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