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非我:“爱你一万年”只是思想偶然泛起的小波澜

仁泽法师 易明净土讲堂

凡夫都有个我执。

一般的凡夫还是执著五蕴(色、受、想、行、识)是“我”——把身体当作“我”,把觉受当作“我”,“我”的觉受,“我”的想法,“我”的行动,“我”所做的事情……认为有个“我”在做事情、想问题,在抉择你的未来。

凡夫的我执是比较好破的:分析这个色身,它本来就是很多东西组合起来,就像组合家具一样,并且还是刹那无常生灭的,还没有主宰性,像个木偶一样的东西,完全不能做主。这个肉体一口气不来就死了,什么都不是。

这个身体肯定不是“我”。如果身体是“我”的话,就跟自我的定义完全相违。因为讲“我”的话,只有一个。身体肯定不是一个了,身体是血、肉等东西组合起来的,是一个组合家具一样的东西,没有一个整体的“我”。

觉受也不是一个整体。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组合的,每个蕴都是组合的,所以说对五蕴的我执破除比较容易。

从《净心法要》里面去分析破我执,“五蕴非我”并不是很困难,只要在这上面去作意就可以了。

虽然这个不是究竟了义的教法,但是它能够对治我们凡夫的我执——把五蕴当作“我”的执著。

当你想到一个人的时候,你想到的都是他的五蕴。我们平常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你想到的就是他的肉体、他的思想、他的感情,而这些东西都是无常的。

他所谓的“爱你一万年”,那“一万年”一般也就是几天,他其实就是思想偶尔泛起一点波澜而已,不可能爱你一万年。白天可能想起你来的时候有一点点,晚上睡着了就不知道爱谁去了。睡着了以后他可能就爱另外一个人,这是他的意识,他做梦的时候肯定爱他的梦中情人。白天他爱你,晚上他爱他自己梦里的人。

人的思想是散的,不可能一直保持住。

我们破除这种执著是比较容易的。你只要跟着《净心法要》的思想走,对“五蕴非我”这个认识生起定解是比较容易的。我们首先要确定五蕴不是“我”。当然五蕴包含的东西很广,所有的受蕴、行蕴、想蕴、识蕴都不是“我”。

打破了我执,我们就可以安住在 “五蕴非我” 的状态下禅修,这种“我”感很快就会脱落。这种修法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解脱道上最重要的一个观修的次第,是超凡入圣最重要的一个次第。你要超出凡夫的境界,必须先观“五蕴非我”。

更高的大乘佛法的“万法皆空”、“如来藏性”,不要去想那么远的事,那个太深了,我们观不到。什么阿赖耶识,阿罗汉都观不到。菩萨刚开始修的时候,也是通过分析的方法来观察万法的缘起、性空。现量证到万法空性不是那么容易,但可以通过比量分析得出来。

“五蕴非我”也是用比量的方法来分析,分析多体性、无常性、他自在转性(不自主性),通过否定的方法来得到一个正面的答案。你把一切都否定了,就找不到跟“我”相应的一个东西了。用反面推理的办法来证明,我们学数学用过这种方法。

我们认为有“我”的东西,通过分析发现都不是,都跟“我”的自性完全相违,要打破这个我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