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65)检察文化丨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化水平

2018/9/11(465)检察文化丨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新时代检察工作对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检察干警,要大力涵养‘工匠精神’,无论身处任何岗位,从事任何工作都要秉承敬业奉献、责任担当、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今天晨悟的主题为‘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化水平’。”早上8点半,在老河口市检察院机关院内准时响起“青春之声”广播台“晨悟”的导播声。

近日,为不断促进和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老河口市检察院在全院开展“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化水平”学习大讨论,通过各业务工作组组织干警开展研讨、在“河检青春之声”广播台以每日晨悟方式进行探讨、在本院微信公众号推送优秀研讨文章、大力宣传检察专业人才典型等方式,积极营造注重专业提升的浓厚氛围。

2018/9/11(465)检察文化丨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化水平

一起来听听检察干警的心声吧~

弘扬工匠精神

提升专业化水平

——陈昊

什么是工匠,古有鲁班,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长年的钻研精神发明创造出大幅提升生产力的劳动工具,为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重复劳动是增加社会生活资本的手段,不断重复劳动而不论效率和创新的人只能被称之为工人,在重复劳动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从重复劳动中提炼创新技术、不断进步,才能被称之为工匠。不难发现,工匠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和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是工匠之所以能从工人之中脱颖而出的独特理由。

什么是检察工匠呢?从法律监督的检察职能出发,每一名在检察战线奋战的干警都是这条法律监督生产线上的检察工人。同样的,重复劳动是对检察职能的坚守,但要想迈出具有历史性的那一步,检察工匠的诞生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法律是一门与人类发展史共同成长的技术,现代法律包含了人民对正义和秩序的无限期盼,那么作为法律监督者的检察官,要想达到工匠的级别,也必然是要经历大量的重复劳动,在重复劳动中不断开释和领悟。这种成就的达成,外部的锻炼必不可少,内心的修炼也是重中之重。

在知识基础上,检察工匠要求具备高水平的法律专业素养,在司法实践中,则必须像切磋琢磨的古代工匠一样,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热情习惯性地融入到司法办案的每一个阶段、每一道程序与每一个细节之中,不断追求程序运行、实体认定、法律适用和办案效果、效益等方面的“无瑕”,让人们享受到充分的司法获得感。同时,还要求检察官始终保持一种“在绝境中思考”的警醒态度,坚持一种不懈追求“证伪”的基本精神,在办理一件又一件案件中不断反思、超越自我。

同时,充分发挥能动性,追求技艺创新性,对于检察工匠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身处司法办案前沿,守卫着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需要一种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职业美德,一种坚守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职业良知,认真对待自己经手的每一起案件,确保公正不阿的司法办案,而且需要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品质,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开拓进取的热情,自觉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崇高的职责使命和毕生的价值追求。

其次,“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职业性质,以及“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决定了检察官必须自觉在工作中树立看齐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讲政治、讲规矩、讲原则;必须充分认识、正确理解并随时准备承担自身判断活动所可能带来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真正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最后检察工匠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是一种非天寒地冻日久天长难以达成的艰难壮举,需要不断锤炼技术,省视心灵,我将在这条道路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2018/9/11(465)检察文化丨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化水平2018/9/11(465)检察文化丨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化水平

来源丨老河口市人民检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