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两个月,航天器上有个洞,来,我用手指给你堵上~

上天两个月,航天器上有个洞,来,我用手指给你堵上~

9月1号,随着“开学第一课”变“广告第一课”的莫名,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对外宣称:8月30日,休斯敦和莫斯科的飞行控制员发现国际空间站发生了气体泄漏,怀疑此次气体泄露可能是由于太空垃圾碎片或者流行碎片撞击,造成空间站出现了直径为2毫米的小洞。

上天两个月,航天器上有个洞,来,我用手指给你堵上~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由六个国际主要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这六个太空机构分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国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参与计划的共有16个国家或地区组织。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国际空间站才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是目前正在运行中的唯一空间站,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空间站,重约400余吨。迄今已耗资超过1600亿美元。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

针对突发情况,俄罗斯航天局特意展开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调查人员发现这个小洞看起来并非由外部穿透,而是由内部因素造成,并且是在航天器离开地球前就有了,由于洞上方放置一个织物密封以隐藏错误,导致其在航天器上天两个月后才被发现。

也就是说,这个洞是人为的!

尽管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此洞并非恶意为之,但无论如何,若不是及时发现,并得以修补,空间站上的三名美国人、两名俄罗斯人和一名德国人可能就真的要“上天”了!

细思极恐!

上天两个月,航天器上有个洞,来,我用手指给你堵上~



与国际空间站事件异曲同工,近期,代表新技术、新领域、新未来的科技圈乌烟瘴气,一个个可能并非“恶意为之”小洞,逐步被人们一一发现。但与国际空间站不同的是,由于身处熟悉的地球,所以我们并没有如此先进的远端监控系统,或者即便是发现了也抱着“其实没什么吧”这样的想法,直到“小洞”变“大洞”才幡然警醒,于是,生命的代价、声誉的代价、金钱的代价、自由的代价……随之而来。

有些洞,只要树脂就能填塞,而有些,是要命!

都说成大事不拘小节,但前提是,你得能分清,哪些才是不必拘泥的小节,又或者说,在不同的时段里,哪些曾不必拘泥的小节需要重新定义。

就像那个仅仅2毫米的小洞,航天器若不上天,或许永远不会有人发现,永远不会危及他人及国家生命财产安全,那个试图掩盖隐藏错误的人也就永远不会被追责。但是,

一旦条件集齐,问题就会暴露,曾经的掩饰就成为激起愤怒的导火索,人们难免会想:你是否还掩饰了更多的“小洞”?你曾经的行为是否并非践行承诺,而仅为掩人耳目、混淆视听?

还好,这个世界,也许你可以左右舆论,但你无法阻止有人保持清醒。

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营销的手段在变,人们的接受习惯在变,但事物的本质其实并没改变,一个企业的精力究竟投在了哪里?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把整件事情连起来看看,一目了然。你的行为就是你的价值观,也就是你企业文化的具象表达。

商业终究是带着服务性质的,消费者、股东、员工、合作商、企业之间的利益,终究是捆绑在一起的,汪洋之上,你争我夺之际,诶呦?船底有个洞啊!你说对手不打你,是不是都对不起自己啊?

追名逐利人之常情,打天下时,你当然可以无视规则,一路狂奔,谁都知道,小狗咬不死人,可到了坐天下时,最根本,还得是存敬畏,正三观,毕竟,没人乐意养虎为患!

这不,有朝一日真上了天,你再摆出一张无辜脸,你看谁信?


上天两个月,航天器上有个洞,来,我用手指给你堵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