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特色商業區:「四個三」工作機制,打造與國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會客廳

二七特色商业区:“四个三”工作机制,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二七商圈面積1.17平方公里,集聚著3000多家企業,5萬多家商戶,10萬從業人員,每天有50萬人次的人流量,城市管理壓力大。

二七特色商业区:“四个三”工作机制,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今年1月15日,二七區提出:二七特色商業區管委會要“圍繞‘一手抓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建設和產業發展,一手抓城市管理和惠民服務,同步推進’的目標,進一步完善措施、強化管理、提升品質,樹立窗口地區形象。從此,二七商圈綜合整治工作正式拉開序幕。目前,經過前期的實踐和探索,初步探索形成了“四個三”綜合整治工作機制。

二七特色商业区:“四个三”工作机制,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織密“三張網”,打造“‘天眼’+地勤”智慧城管

一是區域全覆蓋的電子監控網,在商圈的各個路口和重要部位,安裝42臺TDM惠民端和36個“人臉”識別系統,實現電子監控全覆蓋,發揮日常巡查、實時錄像、便民服務等作用。

二是城管隊員全覆蓋的無線電指揮網,在監控中心發現問題,及時通過無線電網絡隔空傳達,進行高效處置,實現“三個一”目標: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理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三是負責人全覆蓋微信群聯絡網,由路段工作人員、門店商戶、商場、樓宇負責人組成微信聯絡群,及時通報綜合整治工作動態。

二七特色商业区:“四个三”工作机制,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利用“三張網”建立高效的運行處置機制。後臺總控中心和手機APP可以通過高清視頻監控實時查看佔道經營、違章停車、突店經營等情況,發現問題後,立即通過TDM惠民端擴音器和無線電臺發出處置指令,同時將情況在微信群平臺內通報。路段工作人員收到指令後,迅速到現場處理問題。

二七特色商业区:“四个三”工作机制,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智慧終端發揮實時監控功能,使日常巡查更智能——精確應對流動攤販的反覆車輪戰和轉移性陣地戰,節約人力和物力,提升執法部門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實時錄像存儲,使執法處置更公正——智慧城管中心通過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拍攝的影像進一步客觀、公正的還原了執法過程,強化文明執法、消除群眾質疑;掌握前線動態,應對災害更高效——在面對暴雨、暴雪等災害性天氣時,智慧城管總控中心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前線動態,第一時間進行處理;發揮環保功能,大氣汙染防治更便捷——一方面可以發揮空氣除塵淨化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通過節能科技研發,為市民提供免費WiFi、充電等服務。

自智慧城管運行以來,將城管問題處置效率提高了40%,WiFi覆蓋率達到了100%,收到轄區群眾和來往市民遊客的一致好評。

抓住“三重點”,變“獨角戲”為“大合唱”

一是以商戶企業負責人為重點,帶動一店一樓。與企業、商戶簽訂《“門前新三包”責任書》,將企業、商戶負責人設為“路段督導員”、“責任主體管理員”,參與到綜合整治工作中,並影響和帶動商場、企業和廣大員工積極參與,達到“一個企業家帶動一棟樓”的效果。

二七特色商业区:“四个三”工作机制,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二是以學生為重點,影響一個家庭。與幼兒園、中小學校、各類培訓學校等教育機構合作,讓孩子去影響家長,達到“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的效果。

三是以志願者為重點,感染過往每一個人。成立“黨員志願者聯盟”,在商圈主要路口和重點區域常態化設立志願者服務崗,發放《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宣傳資料、勸阻不文明行為、提供便民服務,引導和激勵市民提升文明素質。

實現“三統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一是統籌街道資源,二七商圈綜合整治涵蓋解放路街道、德化街街道、一馬路街道共3個街道辦事處,二七特色商業區對3個街道辦事處的城管資源、人員進行統籌整合,實行大融合、大聯動工作機制,堅持每週組織至少一次大規模聯合行動,有效治理佔道和突店經營,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統籌工作內容,將城市精細化管理、消防安全、社會治安、消防安全、交通治理等工作內容進行統籌綜合,成立由區委、區政府牽頭,公安、城管、消防、安監、交通、街道和商場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的工作機構,開展日常綜合整治工作。

二七特色商业区:“四个三”工作机制,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三是統籌部門力量,進一步規範完善“路長制”,將城管執法、公安、交警、環衛、綠化、巡防、工商、食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部門的人員力量進行整合,下沉到路段,按照“1122”機制(即一級路長每週到負責路段開展工作不少於1次,二級路長每天到負責路段開展工作不少於1小時,三級路長每天到負責路段開展工作不少於2小時,“三長九員”路段綜合整治工作組每週聯合開展行動不少於2次)進行考核,確保“三長九員”的工作收到實實在在的成果。

二七特色商业区:“四个三”工作机制,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經過前期的綜合整治,累計查糾共享單車無序停放50000餘輛,清理佔道電動車20000餘輛,清理大型戶外廣告84處,按照堵疏結合的原則,利用動遷工地、商場地下空間規劃設置停車點15處,二七商圈的市容環境實現了大改觀。

推進“三項目”,實現商圈質的飛躍

一是推進公共空間優化類項目建設。新建4個開放性廣場,滿足人們對公共設施的需求。對德化步行街兩側26幢建築立面進行統一整治,同步進行街景景觀、泛光照明、地下人防出入口的綜合改造,對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升級。項目計劃今年9月啟動,2019年8月竣工。同時,實施城市微修補、微改造工程,新建公廁3所,改造城市街心遊園3個。

二是推進文化提升類項目建設。以二七中心廣場、普樂天地、錦尚德化等項目為重點,對二七紀念塔、二七紀念堂等現有文物進行保護提升,對普樂園等曾有的標誌建築進行復建。其中,二七中心廣場項目以二七紀念塔為核心打造城市中心廣場,融入軌道交通、公共配套、文化產業、商業開發等功能,佈局地鐵科技展覽館、商業歷史博物館、市民文化活動中心。錦尚德化項目重點復建德化街、大同路等老街的經典建築,恢復東方紅影院、精華眼鏡等老字號,呈現百年德化豐富場景和年代記憶。

二七特色商业区:“四个三”工作机制,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三是推進產業升級類項目建設,加強天中裡項目建設,打造新中式、低密度開放性特色街區,積極運作北京華聯與北京skp的合作,加快金博大城擴建項目的推進力度,促進業態由低端向中高端轉型。

下一步,二七特色商業區將根據市、區統一部署,進一步深化細化路長制、門前三包等長效管理機制,樹立“城市管理讓生活更美好”理念,打造“為民城管”品牌,執行“每個區域都有人管理、每項工作都有人負責”要求,建立“條塊結合、以塊為主、權責一致、齊抓共管”體制,達到“平安、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實現二七商圈形象品質再上新臺階,打造與國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會客廳,為“三個二七”建設增光添彩!

中共二七區委宣傳部 鄭州晚報社

統籌:荊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