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宋代財政收入遠遠超過三百年後的明代,但武力卻十分孱弱?

上一篇說到,朱家刻薄寡恩,明帝孤家寡人。明朝的滅亡,早在太祖朱重八時期,就已經奠定了基礎。

那其他時期的基本盤呢?

基本盤

從明往上數,南宋和北宋,都是“宋與士大夫”共天下。

宋代的皇帝選擇了和儒家文官體系合作。

文官的地位,自古以來沒有像宋朝這麼高過。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

結果就是,宋代300多年一直保持著繁榮和富庶。財政最高收入為六千餘萬貫。商稅佔財政總收入約70%。遠遠超過三百年後的明代。

但宋朝武力孱弱。對外戰爭,幾乎百戰百敗。

李唐王朝,前期李治,是“關隴軍事貴族”。極少數軍事寡頭,控制朝廷。

武瞾—後期,是“山東+科舉”。標誌性的事件,是長孫無忌的垮臺。

武瞾可以上臺,並且最終封皇,團滅隴右幫。其背後,是山東勢力的崛起。乃至於最後成立了“武周”。

唐朝李淵崛起的時候,靠的全都是關中將士。所謂的“凌霄閣二十八將”,壟斷朝廷豪門。

但是承平日久,科舉興起。越來越多的山東高門,在人數和財力上,都佔據了優勢。

關東六國,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們找到了代言人。並最終結束了“軍事貴族”的時代。

若論晉代,著名的“王與馬共天下”。持續了大約近400年的“士族”時代。

東晉是門閥貴族時代,“門第”完全壟斷了高級官員的渠道。

皇帝選擇和“士族”合作,從曹魏時代開始的九品中正制。那時候廟堂從來都不為平民百姓開放的。更不存在階級流動性。

再往上,漢,漢代是一個更為封閉的“軍事貴族”群體。從開國皇帝一直到王朝滅亡。

東漢光武帝劉秀,打天下基本靠一批南陽郡的兄弟。後來這幫小兄弟的富貴,延續了二百年。

東漢前四代皇后,娶的都是功臣之女。並最終造成了“外戚時代”大爆發。南陽郡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了漢獻帝。

廟堂壟斷,從未向普通人開放。

西漢從景帝時代開始,奉行的是檢舉“孝廉”制。天下九州,每州每年向朝廷推薦二名“孝廉”。挖掘人才。

久而久之,廟堂之上,全部都由“孝廉”佔據。而推薦出來的都是什麼人,也就不想多說了。

再往上,就到秦了。

為什麼宋代財政收入遠遠超過三百年後的明代,但武力卻十分孱弱?

秦朝,其實是“部落制”的延伸。秦王680年,贏家一直是秦王,蒙恬一直是部下。

也就是說,春秋戰國的國家,他是出生自帶“基本盤”的。

你家從蠻荒時代開始,世世代代都是“王”的傭人。世代效忠,已經形成了習慣。

因此秦王相對於白起,王翦,“權威”是絕對的。秦始皇不需要清洗部下,也不需要擔心部下不忠。

這種君臣關係的缺點是,你無法獲得其他諸國的效忠,陳勝吳廣一出,立即形成燎原之勢。

最後元,清,因為是少數民族,草原部落。

清朝,可以藉助滿族人形成基本盤。

八旗的戰鬥力,一樣墮落。自從多爾袞設定“鐵桿莊稼”,不到二代人的時光,八旗已經沉溺於唱戲逗鳥抽大煙了。

為什麼宋代財政收入遠遠超過三百年後的明代,但武力卻十分孱弱?

只不過清朝前期,這種外強中乾還不明顯。“太平天國”之後,地方勢力完全落入各省手中。滿人就無力控制了。

科舉

慈禧在1905年廢除科舉。貫穿華夏1300年的“科舉制度”,自此退出歷史舞臺。

取而代之的,是改制之後的“京師大學堂”,今天的北京大學。

順天府學堂,今天的北京四中。

人民群眾的聯想是豐富的。換湯不換藥。

科舉廢除之後,人民群眾立刻把注意力,換到了“新式學堂”身上。

既然是同生態位產物,是不是意味著“京師大學堂”,就是新的進士及第呢。

你如果看過一些1905年資料的話,你會發現,當時有一種說法:

小學是秀才,中學是舉人,那大學就是進士。

曾有一些北洋士兵,對“學生”畏懼讓路的資料。在這些小兵的眼裡,學生們自然是“文曲星”下凡。將來貴不可言的。

只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在中國,1911~1949年間,時局比較亂。學生和“官職”並沒有明確的掛鉤。

到了1949~1996年,大學生一直是“預備幹部”。

尤其是最初的一些年份,人才極度缺乏。幾乎可以說,1979年之前畢業的大學生,都是包畢業,包分配,前途無限光明。

在中國,尤其有五所高校“北清復交人”特別出名。甄選幹部,也非常多地從Top4中錄取。

現在呢,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甚至覺得,學的屠龍之術,甚無所用。

實用求職,還不如一個技工。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感受,因為“儒”的本身,就是沒有任何技能的。

儒家講究的,是一種共鳴,一種認同。

考試考什麼,並不重要。哪怕考茴香豆的四種寫法,毫無使用意義。

重要的是,你花費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去“備考”。然後再冒著小概率“中榜”。

中榜之後,你能幹什麼,會什麼,也不重要。

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會”除了考試屁也不懂。

這才是美妙至極,上上大吉!

因為科舉的本質,是尋求共同感。

宋明清三代,對“非進士”的排斥,是非常非常嚴重的。

也就是你想在朝堂做官,做大官,你就一定要是“進士”。宰相就一定要是庶吉士。

如果你不是堂堂正正“進士”出生,就一定會受排擠。哪怕官當得再好,也會象“寒門”一樣受人歧視。

李鴻章,左宗棠。曾胡李左都算“中興之臣”。

李鴻章為了一個“同進士及第”,一輩子遺憾。

為什麼宋代財政收入遠遠超過三百年後的明代,但武力卻十分孱弱?

左宗棠在甘陝剿匪。剿著剿著,哭著回北京來了。抱著老佛爺說,非得再重新參加科舉考試。

因為“進士排擠制”的背後,也是在尋求“同質化”。

整個社會上,區分出“你我”。

整個朝廷中,區分出“你我”。

既然整個朝堂上,最終“進士”佔據了75%。而這些進士,不識工商不識五穀,除了茴香豆四種寫法屁也不會。

那麼這群進士,就是現體制的最好擁護者!

你要知道,“開科取士”朝廷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要維持江山永固,統治常久萬萬年。

“權力”會腐蝕人。任何忠誠,都不可靠。任何人擁有權力,都有危險。

但是朝廷,又一定會有幾百個“巡撫”“知府”之類的職位,一定會有官缺,一定會有肥差的。

給你一個“汝南”知府,但你實在太能幹了,想法又太多了。最終成唐末“節度使”,蔡州吳元濟,那可怎麼收場。

因此一群忠誠,而且無能力的“進士”。就是最佳的選擇。

進士學的“四書五經”,除了朝廷,別無第二個買家。農工商完全無用之術。

“進士”天然就是體制最好的擁護者。

而“揭皇榜”的儀式,又增加了身份認同感。

“讀書”和“科舉”本來就是一體二面之事。

如果沒有科舉,你根本就不應該讀書。

當時代變了,有些事是不會變的。

日升月恆,你不告訴他緣由,總會幾代人,年復一年地繼續去“考試—科舉”。

而的“科舉”之門,事實上已經關閉了。

1911年時,北洋政府人才極度稀少。全國受過高等教育沒幾個。因此“學生很珍貴。在電影《1942》中,快餓死人了,也要堅持給教師發餉學生髮糧。

1949年後,我國選擇了“唯物主義”。

在唯物主義教導下,數理化等理科科學,成了最重要的學科。

領導層知道,要儘快完成工業化,就一定需要大量的“數理化”高等教育人才。

這二股需求,都不是“科舉”。

只不過你模糊了高級工程師和政務官的區別。誤以為“高薪”和“高職”是同一回事。

因此我們看到,今天還有無數人報考了文史哲等“非功能性”系科。又或者是一些早已飽和,過剩的行業。

儒制國家,已經結束。這些投資,註定沒有回報的。畢業即失業。愧對爹孃。北清復交若不給你官做,還不如財大。

“王與馬共天下”,任何時候,天子一定要選擇一股力量,和他共同治理天下。

否則單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是管不過來,也會被手下人矇蔽的。

但是這個“合作伙伴”,有很多種選擇。

部落同族,武裝貴族,親王與外戚,士族與豪門,文官士大夫,寒門與科舉,東廠錦衣衛。

王與馬共天下,這其中任何一種力量。都是可能的。

從來沒有任何一種說法,國家一定要和只懂寫茴香豆的“秀才”,分享權力的。

你還不明白麼,新的“基本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