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師恩,你們是不是都有一個不受歡迎但是卻烙印很深的老師呢

高中是寄宿的學校。那個年紀的我們都很自信,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和看法。所以,實際上,我們的高中班主任,是一個不太受歡迎的老師。原因很簡單,老師的“套路”我們已經看穿,對老師的一些“管束”是不以為然甚至反感的。

感懷師恩,你們是不是都有一個不受歡迎但是卻烙印很深的老師呢

寫作業不能聽音樂怎麼找得到靈感呢

我們的自習時間很長,一天中一半的時間都是自習課。老師定了規矩,不許戴耳機聽音樂。下午自習課,他一有時間就過來“蹓躂”一下,巡視巡視,看誰戴了耳機。老師不喜歡音樂就算了,我們每年的合唱節都唱的同一首歌,歌詞都不用背了,換換隊形就行,連排練都省了。

一直覺得老師是故意把他的課安排在每週一的第一節課的。每週一升國旗誰遲到了,就在教室後面站著聽課了。上課遲到的同學,要在教室門口對著第一個經過的人,說一聲早上好或者下午好,然後才回來上課。

老師中風了,開始鍛鍊身體,也讓我們一起陪著練。每天早操之前要提前半個小時去操場跑兩圈,美其名曰為高考鍛鍊體力。他會像鷹一樣盯著每個同學是不是跑夠數。有一天,有個同學轉學了,原來是因為老師晚上出來跑步剛好看到一個翻牆的背影,才發現這個同學經常溜出去網吧,已然成癮,無法自拔。後來,家長忍痛讓這個同學從我們這最好的高中轉校回家上普通中學了。其實畢業以後,似乎也只有這個同學經常會提起回去看看老師。

沒有慈父的情節,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故事,我們就迎來了高考。我不會忘記那樣一個清晨,初升的太陽懶洋洋地將陽光灑在宿舍旁邊的花園裡,熟悉的小路上,偶遇了老師。再過1個小時,我們就開考了。陽光斜斜地照在老師身後,他的肩膀,灑下一片燦燦的金色,眼鏡片閃過一道光,是一副平時沒有見過的接近慈祥的笑容問我,準備的怎樣了,要考試了,不要緊張。似乎所有的我們曾經計較的細節,其實都只是獨角戲。

他其實很瞭解我們。報志願前,他問我想要報哪個專業。我不假思索地說精算學,其實我只是看了大學畢業生收入排行榜,他勸我再考慮一下,其實他是對的,我對數學沒有什麼興趣,這樣一個專業,不適合我。中秋節到了,他把我們叫到他家,端了好多水果出來,說他們家女兒上學了,吃不完,其實好多都是剛買的。他不會介意我們對他的看法,我相信他是知道我們給他起的外號的,多年以後,我們覺得高中時期就是偶像劇裡的樣子,給了我們自由,讓我們肆意碰撞。

直到現在,我還保持這高中時養成的習慣,自律,也是一種修養。面對質疑,其實選擇爭辯,不如坦然面對,包括後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小摩擦,也能坦然面對了。

你們是不是都一個不受歡迎但是卻烙印很深刻的老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