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爲什麼不把北部灣合併成一個城市,然後像深圳做一個特區再帶動北部灣周邊富起來?

永興5656


說實話

很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畢竟這個課題研究已經過去很多年了,老師的話還歷歷在目

我也是偶然機會,才聽到老師提起過這個事情

或許大家是最近才開始發現這個問題,不是的,很多年前,這個話題就已經爭議不休

那年,東盟博覽會還沒有在南寧召開

那年,南寧還在和昆明爭奪東盟博覽會的舉辦權

當時的智庫在區域地理和經濟研究的時候,就提出過一個設想,這個設想經過多項論證和研究,越來越讓人覺得可行

然而最終不了了之

廣西只有4千多萬人口,大部分地區貧窮落後,沒錯,80年代末才停止的防衛作戰,一切都是百廢待興,廣西錯過了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

90年代三角債務危機和97年亞洲金融危機,加上從上到下毫無規劃和遠見,錯過了改革開放第二個十年

進入21世界,拿到了東盟博覽會的舉辦權,面向東南亞,進軍大西南,只是口號響亮,並沒有看到太多的實質意義,21世紀第一個十年又過去了

21世紀第二個十年,已經成了內戰,每個城市的發展規劃,如出一轍,重複建設,重複規劃,重複一切能重複的想法,然而真正開始的新事物,一項都沒有,不想說什麼,因為21世紀第二個十年,馬上要結束了。

回到話題本身,當年的設想,是得到東盟博覽會的舉辦權後,作為中國面向東盟的橋頭堡,以此為契機真正發展起來。事實上,各項論證都指向一個方案,新建一城。

因為當時的南寧,沒有人才資源,沒有大規模物流樞紐功能和設施,沒有區域金融中心的底子

而整個廣西,向西,當時的西南腹地,並沒有去拓展這個能支撐橋頭堡的有力因素,貴州,雲南,四川,重慶。甚至於,大西南出口貨物的兩條通道,寧願選擇更遠的江運到上海,或者陸運到珠三角,都沒有選擇廣西沿海,難道,我們一點都沒有反思?

向東,戰略上並不想作為廣東的附庸,甚至數次拒絕了廣東當年提出由廣東出資的交通設施

假若新建一城,集全省之力,不論這個地方,在欽北防沿海,還是南寧以東南方向靠近沿海部分

甚至南寧城區以外稍遠的地方,都可以,畢竟可以拋開一切陳舊,打破陳規,真正把新氣象帶到大家面前。

然而

最終的選擇是,南寧,琅東

雖然,後面又多了個五象新區

但是,格局太小,限制重重,20年了,除了房地產,還做了什麼產業出來?

作為參考

可以對比一下同時期的重慶

20年前的重慶,直轄獲得契機,而如今,數區並起,工業發達

十幾年前的廣西,爭奪到了東盟橋頭堡

而如今。。。

錯過了那麼多次機會,我想應該沒有機會還能浪費了

愧對守衛此地先輩,愧對建設這裡的長輩

無以言表


菊花豹子


誠邀,北部灣是中國大西南地區出海口,現在的北部灣經濟經濟帶做的風生水起,廣西的重點也放在北部灣經濟帶的發展上,為什麼不把北部灣合併成一個城市?原因有

第一,2017年國家發改委已經同意北部灣建設國家級城市群,城市群構建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發展戰略,已經成立於了城市群,也沒必要合併了,城市群比經濟特區輻射大。

第二,北部灣經濟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在資金技術上已經完全可以吸引外來投資,經濟特區的設立也是這種原因,為了招商引資。

第三,北部灣經濟帶包含著廣西的北海欽州防城港南寧等城市和廣東的湛江,地區太大了,不可能合併,經濟特區只能適合一個城市,而且深圳是最成功的經濟特區。

謝謝大家!


山治看動漫


你還不如全廣西合併成一個城市呢!可笑!

深圳當年開放開發是什麼樣的政策配套?今天廣西能拿出什麼政策配套?

當時深圳是全國所有部委所有省區都要對口支援深圳,上項目,建大樓。都是免費減稅,深圳有近二十年的時間稅負還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深圳還配套了證券交易所,這是全國性的金融扶持。

今天廣西或者京滬之外任何其它地方有這樣的號召力嗎?能有這樣的政策扶持嗎?

你以為全廣西合併為一個市了,就能比肩深圳了?


武大東湖


中國現在的五大經濟特區,珠海、深圳、汕頭、廈門和後來的海南。這裡面除了深圳發展的相當不錯之外,其餘的四個只能算中規中舉(甚至有的特區算失敗)。為什麼只有深圳法陣的好呢?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地理位置,另一個市場規模。

任何經濟中心能否取得成功無非靠三個優勢,地理位置,市場,還有一個是政治優勢(比如說北京)。我們來看看深圳的區位優勢,南海邊上,珠三角的東岸,最關鍵的是深圳河對面就是香港,當年亞洲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這意味著深圳很容易吸引來自香港的投資,同時深圳也是香港進入內地的最前沿陣地,當時中央把深圳設為特區香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說是香港成就了深圳。除此之外,深圳背後還有龐大的市場,深圳所處的珠三角地區一直以來都是嶺南地區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特別是在交通非常便利的今天,深圳背後的市場規模不僅僅侷限於嶺南地區,還可以輻射到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等地區。同理上海也是一樣。身處長江口,這裡是中國東部最便利的港口,背靠長江三角洲地區,這裡是古代中國的經濟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上龐大的市場規模。上海不發展都難。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中國的五大特區,珠海和廈門的發展歷程和深圳差不多,一個對面是澳門,另一個對面是臺灣,這兩個地區設立特區的首要考慮因素是吸引來自對面的外資,至於汕頭,他是粵東地區一個很好的港口,但這不是他成為特區的首要因素。他成為特區的首要因素是很多華僑是潮汕地區的人,在這裡設立地區可以吸引海外僑胞的投資,很可惜的是,汕頭地理位置有點偏,背後沒有龐大的市場,在有深圳的前提下,追求利益的資本家首選在深圳投資。要是沒有李嘉誠,汕頭的發展還要更差。廈門的問題和汕頭一樣,都是背後的市場規模太小了。至於海南,很難評價。

我們再來看看廣西的沿海地帶,廣西之前是沒有出海口的,1965年,國務院將原屬於廣東的合浦縣,靈山縣,欽州瑤族壯族自治縣,防城港各族自治縣以及北海市劃歸廣西管轄(這還得感謝張雲逸大將)。自此,廣西成為臨海省份。但是中國一個地區的發展從來就不是靠簡單的合併就可以完成的,還要靠中央(注意,是中央政策)政策的傾斜,廣西這幾個縣就算合併之後,也改變不了他們尷尬的地理位置,唯一的鄰國就是越南,越南是這幾個縣市的對手,自己都在大力招商引資,又怎麼會給這幾個縣市投資呢?其次是市場規模,廣西是人口流出省,大量的勞動力向臨近的廣東省轉移,人口流出就意味著市場規模的萎縮,廣西沿海這幾個市外因和內因都沒有優勢,即使是強行合併成一個大區,發展依然是不容易的事情,廣西目前最好的辦法是承接廣東地區的產業轉移,但是很可惜的是,廣東地區除了深圳接近完成產業升級之外,其餘地區都沒有完成產業的升級,並且就算他們完成了產業升級,廣西也不是他們實施產業轉移的首選目標,因為粵東、粵西和粵北那些窮兄弟才是他們要幫助的對象。現在深圳的很多產業就都往惠州、河源轉移。

近年國家發改委已經同意建設北部灣城市群。在政策上已經得到了中央的傾斜,但是在廣東沒有完成產業升級之前,這裡的發展依然非常不容易。


定點體育


雖然北部灣在廣西,但是要合起來建一個市一個特區你覺得廣西能說了算嗎?


海角天涯去流浪


北部灣地區,在廣西來說,指北海、欽州、防城港3個沿海地級市。這三個市,其實以前就是一個轄區,即欽州地區。

2008年初,國家提出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將省府南寧劃了進來,並輻射到了玉林、崇左兩個地級市。

為什麼不合併成為一個大城市,而只是設立一個區域經濟合作區?我覺得,應該是決策層有了目標方向,但目前時機尚不夠成熟。


原因初步分析,是北部灣這幾個市的經濟總量還上不去,達不到建成一個大城市的標準及基礎。

北海,是當年的合浦縣分出去的一個小漁港慢慢發展壯大起來的,工業不發達,大型企業少,要說銀灘與潿洲島資源下的旅遊業,遊客雖然也不少,但感覺還是熱不起來。

大大去年來了一次後,整個輿論有利於北海的發展,帶動的房價倒是升了不少。

防城港,是從當年的防城縣分出來的一個港口鎮慢慢圈地發展起來的,十足的小家碧玉型城市,人口不多,人氣不夠旺,最大的優點就是基本不堵車。

隨著港口工業的建設,核電廠的建設,外來人口占了市區總量的一半以上,經濟不鹹不淡的,憑藉邊境與海岸的優勢,馬馬虎虎過得去。但近年來開發的房產過多過快,入住率不是很高,一度被報道為中國南方的“鬼城”、空城。

還有一個欽州市,在上述兩個市分離出去後,所餘地域已經不多,只有靈山、浦北兩個縣,加上原來的欽縣分出來的欽南、欽北兩個區,工業也不夠發達,農業也不夠出彩,大而不強。

這樣的狀況,要想將以上環北部灣的3市並建成一線大城市,想象深圳特區一樣發展,實在有點勉為其難。

但是,北部灣這一海岸線與東興的邊境帶,又確實放著可惜。因此,搞一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綜合了以上因素來考慮的,思路上有進有退,有攻有守。至於今後發展得如何,就看高層的相關政策推動與地方落實的情況了。


桂農通


深圳為什麼能夠迅速成長起來,除了特區這個政策,關鍵是一個依託,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大陸還處在非常落後的情況下,香港是一個世界性的金融中心,當深圳的市場政策與香港相似的時候,虹吸效應就會顯現,人流、物流、信息流、技術流迅速從香港進入深圳。從這一點來說,深圳是有地理優勢,但並不只是幾個關鍵的港口,而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如果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北部灣市縣合併成一個城市,確實可以打造一個非常好的港口區域,但空有自然優勢,依託什麼來發揮自然優勢呢?東南亞確實有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但與廣西相近的基本上發展程度比廣西好不到哪去,而且還存在一些這樣那樣的爭議,無法像深圳依託香港那樣東南亞。

廣西現在最大的優勢是生態,最好的條件是交通,走農業旅遊融合之路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雲行雨見聞


北海目前是傳銷和高汙染重工業的天下,高科技企業幾乎絕跡,北海工業園區荒草叢生。欽州目前也靠欽州港附近的汙染企業支撐,防城港以前靠中越貿易,現在東興口岸幾乎癱瘓,大片商鋪倒閉,各地商人流失殆盡,最近在重點搞房地產,想北海的傳銷組織也已經轉移到防城港。這三個城市的GDP加起來也就一個普通二三線城市的量,總量沒有亮點,經濟結構沒有亮點,結構單一且彼此沒有互補。所以即時合併也沒有多大意義。如果北海專心搞旅遊業,欽州專心搞工業,防城港專心搞貿易,那麼合併就有價值了。


牛不忘初心


首先,關於類似的假想我在不少平臺,包括頭條在內我早已經發表過很多次了。

實際上北部灣地區不包含南寧在內,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傳統文化上,廣西北部灣地區只包括北海、防城港、欽州,最多加上東興。這些地區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沿海地區,文化屬於粵系,南寧屬於內陸城市,文化屬於壯系。

但是如果沒有南寧,就談不上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因為南寧作為自治區的首府,轄下的市縣想發展,得南寧點頭和支持。由於幾十年來南寧的政策原本一直是扶持紅色地區經濟和南寧本身地區,北部灣地區一直欠扶持,解放幾十年下來沿海地區由原來的模範旅遊城市,變成了全中國貧窮最落後的沿海地區。

如今在歷史的洪流中的經濟環境已經由不得南寧不去扶持沿海地區了。但是北部灣想發展也是有條件的,扶持北部灣地區經濟可以,但要包含它南寧進去在內,所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由應該是北欽防,變成了南北欽防,南寧的司馬之心朗朗日照……不僅要參與進來,還要向它看齊,以它為中心,所以南寧就是想以這樣為條件發展北部灣來的同時將自己變為沿海城市,如此一來,原本屬於北部灣地區的欽北防從此變成了南寧的後花園了。

先不說其它方面是否可行,就從南寧本身的做法已經能看出南寧很自卑,可能原因在於:桂林作為廣西舊首府,它怕,它怕自己不夠壯大,怕桂林擁有天然有利的旅遊資源在經濟上超過它,在國內和國際上影響力上超過它,影響它作為首府的形象;同樣欽北防屬於粵系,它怕發展欽北防經濟後是為他人做嫁衣,畢竟隔壁有個珠三角,岑、梧、玉地區也是粵系文化,如果發展了欽北防,勢必和珠三角產生聯繫,而且一定會比南寧要密切,如果欽北防包括桂東地區和珠三角走得太親近了,南寧也很尷尬,好像沒它什麼事一樣……所以幾十年來沒怎麼發展就好解釋了。

它只好不停地壯大自己,可事實上直到現在,南寧在國內的知名度始終提升不起來,更別說國際上了,算有點名氣的不過是舉辦一個東盟博覽會罷了……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就像它去扶持紅色地區經濟一樣,愣是扶不起來……可實際上就算桂林北海什麼的被冷落了幾十年,起碼如今在國內其它地區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就算沒去過廣西,他們仍然記得桂林山水甲天下、北海銀灘這樣的語句,南寧?太尷尬了……

而說到越南戰爭,實際我認為這個因素僅僅有一點影響而已,但不會是主要影響,因為南寧本身包括其它紅色革命地區也離越南很近,這些地區卻能得到大量資金投入和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經濟,南寧本身就像大躍進般、像打了雞血一樣膨脹,如果說因為打仗所以沿海地區發展不起來這個說法是很矛盾的。

所以歸根結底,這幾十年來廣西沿海地區經濟欠發達,主要原因不是周邊環境不支持、不是時機不成熟、不是地理位置不優越,更不是這些地區的人懶……而是政策不到位、始終得不到支持。

如果欽北防劃出經濟特區,脫離南寧管轄首先要做的就是合併,否則就是沒頭蒼蠅,群龍無首。有人說成立了特區脫離首府,很多官員沒法安置,這是不正確的,畢竟合併後工作仍然需要有人做,只不過是組織架構上重組、改組、再分工罷了。

能不能成立經濟特區,以目前國情、經濟發展趨勢來看,不是周邊環境支不支持,不是地理位置不好交通不便,更不是人懶……仍然得看政府、政策,有了支持,一切不是問題。


我才是真正的喬峰


沿海三市合併是不可能的,壯府把南寧定位為北部灣中心城市,以南寧目前地理位置來看這一定位遭到不少非議。那麼南寧如何才能成為北部灣中心城市呢?本人認為,壯府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把東興劃給崇左,把浦北靈山(可能還有博白)劃給北海,防城港及欽州餘下地方由南寧吞併,形成新的沿海三市,北海.南寧、祟左。南寧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北部灣中心城市。5~10年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