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带娃误区,你中招几个,怎么避免成长中的误区?

新手妈妈们对于带娃这件事,表现的非常敏感,孩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下一步想要去干什么,她都能明白,俗称为神反应。但是,就这样还是避免不了出一些小状况和小失误,以下误区你中过几个?

日常带娃误区,你中招几个,怎么避免成长中的误区?

1、时刻担心娃没吃饱。

当了妈妈之后,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不再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了,而是娃吃饱全家不饿。我刚生大宝的时候就是这样,总是怕他吃不饱,追着喂,结果就吃的太多,吐,拉奶瓣,焦虑不安,后来宝奶奶就提醒我,孩子吃的太多消化不好,别给孩子喂太多。我这才逐渐摸索出来规律。

2、给娃穿衣不带含糊的,一件一件又一件。

一次朋友聚会,一个朋友带着孩子给孩子穿了好几件衣服,孩子热的满头大汗,我们提醒她,她才想起来,赶紧给孩子脱,一件一件又一件的,她平时不带孩子,都是奶奶带,奶奶让把衣服都带上,她脑子一热,都给孩子穿上了,对于这样神经大条的妈妈,我们都是损字当先的。

平时也有带孩子的长辈,总是喜欢给孩子多穿一件,其实,孩子体温和我们差不多,不用另外多加太多的衣物。

日常带娃误区,你中招几个,怎么避免成长中的误区?

3、我最见不得娃哭,一哭就抱。

见不得孩子哭这件事在中国普遍存在,看见孩子哭就得抱起来,这跟神经反射一样。我曾经看过一个西方带娃节目,节目介绍说:孩子哭了,也不一定非得抱,给一个鼓励的眼神,握一次手,拍拍肩膀等动作也能达到鼓励的作用,还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很大帮助。在孩子身体健康,没拉没尿,只是胡搅蛮缠的时候试一下,看看是否好用呢?

为避免误区,宝爸宝妈们也需要成长,带娃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那么,宝妈宝爸们怎么成长呢?

1、听长辈的话。

长辈的妈妈经对我们有很直观的感受,好的、坏的我们都能感受并能分清。缺点是年代久远,不能与时俱进,有些老方法老事情放在现在来说都行不通了。

日常带娃误区,你中招几个,怎么避免成长中的误区?

2、看书。

可以供我们阅读的书籍太多了,育儿类、亲子类、游戏类、儿童心理类等各种各样的书。看育儿书是一个可取的方法,可以沉淀自己,心胸更开阔,还可以用行动影响到孩子。不过这适合有很多时间,而且耐得住性子的宝爸宝妈。

3、去育儿论坛求取真经。

目前最流行的方法就是各种的育儿公众号和育儿类网站,可供选择的很多,宝妈宝爸们可以多关注一些科普类的、育儿类等,闲下来可以随时的查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