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產品才具備場景發現能力?

什麼樣的產品才具備場景發現能力?

當一個產品可以主動發現用戶的場景和需求,那麼這款產品一定會有市場,不過話說回來,什麼樣的產品才具備場景發現能力?基於現有的技術和產品環境。

一、關聯業務

舉例攜程、去哪兒等旅遊業產品,他們正是充分利用這類關聯業務的能力。航意險,機票+酒店,這些都是很典型的基於場景識別的關聯業務,其他還有接送機業務、門票業務等等。在其他行業中,比如微車的違章推送結合違章代繳,大眾點評的找餐廳結合團購等,都是通過關聯業務建立起場景識別的能力,進而實現場景切入。

二、整合業務流程

2013年開始的打車大戰可能創造了移動互聯網歷史上最激烈的燒錢大戰,而這背後隱藏的是騰訊和阿里的支付大戰。關鍵正是由於打車軟件以最自然的方式整合了業務流程。遙想當年支付寶依靠淘寶崛起,和今天微信支付依靠滴滴和紅包崛起,業務植入場景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三、大數據結合移動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帶來了產品界的新啟蒙運動。在移動時代,產品“用戶到達能力”的階越式提升,為大數據提供了最好的落地機會。電商類產品,包括母嬰類產品、美柚/大姨媽等,以及健康運動類產品,都已經有能力通過大量用戶數據分析,實現對用戶需求的主動識別,並在一個對的時間把對的信息送達給對的人。

四、物聯網的新世界

2014年是智能硬件的元年。也許智能硬件的發展還有各種各樣的爭議,但作為本世紀最成功的產品、智能硬件的鼻祖——“智能手機”已經打開了物聯網世界的新一頁。智能手機具備了包括GPS、陀螺儀、加速度計等等精密的傳感器,以及強大的運算能力。基於經由這些傳感器取得的數據,就有機會構建一個更加完整的用戶場景圖。還記得嗎?移動互聯網產品的起源正是LBS類產品,而今天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已經使用了LBS的技術。iPhone 5s上M7運動協處理器的出現,更打開了運動模式識別的新篇章。2013年App Store年度最佳APP moves,以及微車onroad都採用這最新的技術和算法,實現了對運動、行車等各種運動狀態的識別,從而可以通過這些場景(狀態)的識別更加主動、準確的為用戶提供服務。

什麼樣的產品才具備場景發現能力?


總結:從被動等待用戶找你,到主動發現需求,主動發現場景,最終成為站在第一排的獻花者,這是未來5年,產品尋求突破的根本之道。不難預見只有具備場景發現能力的產品才有機會顛覆今天的巨無霸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