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買奶茶的人爲什麼被經濟學家鄙視?

Hi,大家好,我是天天用英語的小珠。

如果有任何幼兒英語、小學英語、初中英語的問題,

都可以給我留言,24小時之內肯定回覆,你的關注和轉發,將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O(∩_∩)O謝謝。

是的,經濟學家們鄙視排隊買奶茶的人。

其實不是針對奶茶啦,他們也鄙視排隊買咖啡的人、排隊買鮑師傅的人、排隊買 Lady M 蛋糕的人以及排隊買 Supreme 的人。

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這些人根本就不會做決策,完全沒能力計算自己金錢和時間的價值,只能被各種神秘力量割韭菜。(總之就是:這麼長的時間居然用來排隊買那麼一個東西,乾點什麼不好?)

那麼,經濟學家們到底是掌握了什麼黑科技才讓他們能成為不一樣的煙火呢???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核心技術——邊際分析(marginal analysis)

這是經濟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From an e conomist's perspective, making choices involves making decisions 'at the margin' -- that is,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small changes in resources: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做出選擇包括“在邊際”做出決定——也就是說,根據資源的微小變化做出決定:


我該如何度過接下來的一個小時?

下一塊錢該怎麼花?

諸如此類……

In fact, e conomist Greg Mankiw lists under the "1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in his popular economics textbook the notion that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On the surface, this seems like a strange way of considering the choices made by people and firms.事實上,經濟學家格雷格·曼昆在他廣受歡迎的經濟學教科書中的“經濟學的十大原則”下列出了“理性的人在邊緣思考”。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種奇怪的方式來考慮人們和公司做出的選擇。


從普通人的角度看,這種做法其實很違背常識。

很少有人會有意識地問自己——“我該如何花第24,387塊錢?”

但你可不要僅僅因此就以為邊際分析是經濟學裡的教條主義,它可不是。邊際分析的思想並不要求人們明確地以這種方式思考,只要求他們的行為與他們以這種方式思考會做的事情是一致的。

它雖然有點麻煩,但是做出的決策卻真的會比你的感性決策靠譜得多。

邊際分析既適用於個人決策,也適用於企業決策。

對於企業來說,利潤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是通過權衡邊際收益(marginal revenue)與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來實現的。

對個人來說,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也是通過權衡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來實現的。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為了更深入的瞭解,我們來權衡一下關於工作時間的決定,花更多時間賺更多錢就一定更好嗎?或者說,休假越多就越好嗎?

都不一定。

工作的收益和成本是由下面的圖表指定的:

Hour - Hourly Wage - Value of Time

工作時間 - 每小時的工資 - 時間的價值

Hour 1: $10 - $2

Hour 2: $10 - $2

Hour 3: $10 - $3

Hour 4: $10 - $3

Hour 5: $10 - $4

Hour 6: $10 - $5

Hour 7: $10 - $6

Hour 8: $10 - $8

Hour 9: $15 - $9

Hour 10: $15 - $12

Hour 11: $15 - $18

Hour 12: $15 - $20

每小時的工資代表了一個人額外工作一小時的收入——這是邊際收益或邊際效益。

時間的價值本質上是一個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它是一個人休息一個小時的價值。

在這個例子中,它代表了邊際成本——一個人額外工作一小時的成本。

邊際成本的增加是一個普遍現象;人們通常不介意工作幾個小時,因為一天有24小時,她還有足夠的時間做其他事情。然而,當一個人開始工作更長時間時,這就減少了她從事其他活動的時間。她不得不開始放棄越來越多的寶貴機會來加班。

It is clear that this person should work the first hour, as she gains $10 in marginal benefits and loses only $2 in marginal costs, for a net gain of $8.顯然,這個人應該在第一個小時工作,因為她的邊際收益是10美元,而邊際成本只有2美元,淨收益是8美元。
排隊買奶茶的人為什麼被經濟學家鄙視?

排隊買奶茶的人為什麼被經濟學家鄙視?

排隊買奶茶的人為什麼被經濟學家鄙視?


By the same logic, she should work the second and third hours as well. She will want to work until the time at which the marginal cost exceeds the marginal benefit. She will also want to work the 10th hour as she receives a net benefit of $3 (marginal benefit of $15, marginal cost of $12). However, she will not want to work the 11th hour, as the marginal cost ($18) exceeds the marginal benefit ($15) by three dollars.按照同樣的邏輯,她也應該在第2和第3個小時工作。她會一直工作到邊際成本超過邊際效益的時候。到第10個小時的時候她還是願意工作,因為她的淨收益為3美元(邊際收益為15美元,邊際成本為12美元)。然而,第11個小時的工作她就不會願意做了,因為邊際成本(18美元)比邊際效益(15美元)還要高出3美元。


因此,邊際分析表明,合理的最大化行為是工作10小時。

更籠統的說,通過檢查每個增量行動的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並執行邊際效益超過邊際成本的所有行動,以及邊際成本沒有超過邊際效益的任何行動,均可獲得最佳結果。因為邊際收益會隨著一項活動的增加而減少,而邊際成本卻增加,因此邊際分析通常會定義一個唯一的最佳活動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