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最美村醫」,堅守大山40多年有時竟爲一粒藥而翻山越嶺!

貴州黎平大稼鄉是一個典型的偏遠鄉鎮,大稼位於黎平縣西北部,距縣城72公里,東臨羅裡鄉,南接孟彥鎮,西靠尚重鎮,北與錦屏縣固本鄉接壤。境內居住有侗、苗、鍫、漢等民族,全鄉有17個行政村,村落相對比較散落,這對於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而今天的主人公也正是這行走在大山裡的“最美鄉村醫生”!


貴州“最美村醫”,堅守大山40多年有時竟為一粒藥而翻山越嶺!


我們今天說的這位醫生姓潘,是大稼轄區俾嗟村的村民,我們都很親切的稱他“潘醫生”,俾嗟村雖不算廣闊,但是村子的的自然寨分佈尤為散落,而潘醫生竟是靠一個藥箱而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到行醫治病路上。

貴州“最美村醫”,堅守大山40多年有時竟為一粒藥而翻山越嶺!


已經六十多歲的潘醫生年輕時由於意外而將右眼給整瞎了,說實在的他也是一個殘疾人,平時行醫做事都極為不方便。年輕的時候本就沒有受過專業醫學教育的他只是在鄉鎮醫院組織的幾次培訓後就從此踏上了行醫的道路。然而天生好強努力的潘醫生也不曾放棄自己在醫學技術上的提升,他多次參加培訓考試最後如願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鄉村醫生。

貴州“最美村醫”,堅守大山40多年有時竟為一粒藥而翻山越嶺!

由於整個家庭都還要靠潘醫生來維持著,每月僅靠衛生院發的1000塊的工資也補貼不了什麼,所以每年潘醫生自己還要種好幾十擔的田。就這樣種田、養豬、養牛、行醫都通通幹,雖然農活很忙,但是潘醫生對待自己的病人卻絲毫不含糊。

由於村子裡的自然寨分佈非常散落,有時候寨子裡有人生病,打電話又不穩定,有時候甚至連信號都沒有。村民們為了找潘醫生看病就只能翻山越嶺的來找他看病,面對這種情況潘醫生只能揹著救命的藥箱跟著村民滿山跑。遇到特殊情況,有時候早上去就為了打一針或者送幾粒藥晚上八九點才能回到家中,這樣的經歷他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了。

貴州“最美村醫”,堅守大山40多年有時竟為一粒藥而翻山越嶺!


每年衛生院都會組織下村給村民們做一次體檢,而潘醫生身為俾嗟村的村民也心繫於此,特別關心本村村民的健康。我們衛生院還沒來他就早早通知了村民等待著,在頭一天幾乎家家戶戶他都事先通知一遍,第二天如果有落下的他還會電話通知。

就在我們到來時就曾遇到過一位老人,他已經是潘醫生的特殊病人了,幾乎是下不了床的那種,但是潘醫生一說衛生院的醫生來給我們搞體檢了。那位老人無論如何都來來參加,最後只能讓人給揹著來到村衛生室,聽到這裡我們也深深感觸到了潘醫生的不容易。

有人問他這樣做不累嗎?值得嗎?潘醫生捧懷大笑說:“累啊!我也想休息啊,可是我休息了病人能休息嗎?”,也就是潘醫生的負責和精湛的醫術而救活了許多村民,為此在村子裡村民們也非常尊敬他。衛生院也曾多次給他頒發獎章,以資鼓勵,我想這些也是潘醫生所應得的榮譽吧!

備註:本篇文章為真實紀事,由於缺乏圖片資料配圖來源於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苗疆鄉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