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遷徙:沒有這一遷徙有可能會滅族!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遷徙:沒有這一遷徙有可能會滅族!

在西漢時期,江南地區太過潮溼,不適合農業的發展。可以說,從春秋時期到西漢,七百多年的時間都非常溫暖,已經打破了歷史平均值。據瞭解,當時平均氣溫比現在高超一度左右。那時,梅樹可以在黃河流域生長,竹林也可以出現在關中平原,荔枝也可以在關中地區活下去。

黃河流域都這麼溫暖,那麼江南地區則更加卑溼。到了東漢之初,氣候突然變冷,持續到了唐朝初年。在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平均氣候比今天冷一到兩度,如果想讓石榴在黃河流域成長,需要做好保暖措施,不然肯定不能過冬。當氣候變冷之後,江南地區不再那麼卑溼,反而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優勢。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遷徙:沒有這一遷徙有可能會滅族!

到了東漢,中原人開始向江南地區遷移,使得今天蘇州、紹興以及南昌市人口迅速增加,耕地面積有所擴大。同時,北方少數民族向內地遷徙,畢竟氣候轉冷,雪天增加,不利於畜牧業的發展。為了生存,只能換一換生活環境。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遷徙:沒有這一遷徙有可能會滅族!

三國時期,少數民族遷徙到了黃河流域,漢族移民到了長江流域。當西晉成立之後,創建了自漢朝之後的大一統的王朝,可惜的是,這個王朝並沒有興盛太久,十年之後陷入了"八王之亂"。長達十六年的亂世,對西晉的打擊特別嚴重,直接失去了對北方各郡的控制。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遷徙:沒有這一遷徙有可能會滅族!

同時,在很多地區出現了流民起義,直接導致十六國的出現。朝代的頻繁更替,令百姓無法安居樂業。最糟糕的是各地爆發大蝗災,促使百姓不得不南遷,老百姓以及貴族們都到江南躲避災禍。到了孝武帝期間,北方移民的後裔達到了200萬左右。

可以說,西漢時期,我國的人口達到了巔峰,將近六千萬。大約百分之十的人口向南遷徙,移民數量很大。當然,這一次大規模遷徙,不僅僅是人口的轉移,更是中原政權與華夏文明的全部南遷。這是歷史上真正的舉國南遷,如果沒有這一次大規模移民,華夏文明是否還會繼續存在,依然是一個問題。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遷徙:沒有這一遷徙有可能會滅族!

當大量中原人進入南方,由於數量巨大,並沒有被同化。這一次的大遷徙,對於漢族文化的延續有極大作用。如果沒有這次遷徙,我們有可能會滅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