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备管理看独立血透中心的品牌化建设

导读:

2016年,国家卫计委出台《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为独立血透中心下了明确的定义, 招来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和民营机构的跃跃欲试,但真正落地的项目并不多。经过一两年的披沙拣金,市场归于理性,部分投机者出局。

另外随着大型医疗资本的进入,行业才正式进入2.0的黄金发展期。

中国血透中心现状:

我国有300多万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只有40余万人进入透析,和发达国家近90%的治疗率相比,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同时,由于竞争激烈,众多挑战并存,部分投资者可能面临在竞争中被淘汰的风险。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从设备管理看独立血透中心的品牌化建设

在多家机构竞争的情况下,只有把医疗质量和人文民生放在第一位,才可以推动医疗市场健康发展,才可以打造有高度、有温度的质量品牌,才可以切实提高独立血透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使之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勇立潮头,奋楫扬帆。

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和创新为基本内涵的多元化组合,人、财、物的全程管控缺一不可,只有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实力,才有持续盈利的可能。

对于设备依赖性极强的血透中心来说:

“高效的设备管理是质控的根本基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品牌文化的核心内容。”

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以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持续评估、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贯穿着全局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前瞻意识、创新意识的工程师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

如何成为血透中心的“优秀管理人才”?

一、“全局、质量、成本意识”

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树立品牌观念,始终牢记安全准则,重视质量控制,在规范安全的范围内开源节流、合理控制成本。

在前期筹建阶段,工程师需全面评估中心建设要求,完善系统化的采购规划,有利于后期进行精细化的高效运营。

例如对独立血透中心供水情况的细节化评估:

水是血液透析的关键要素,工程师要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评估,主要内容为:水源、水质、水温和独立中心所在城市供水管道的位置。

根据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市政自来水常规处理工艺是:水源地-预处理-混凝、过滤、沉淀-深度处理-消毒-出厂,经过供水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但是出厂的水质远远不能满足血液透析的需求。

标准中总硬度的要求为450mg/L CaCO₃,但是南北方水质硬度差异较大,南方有些地区水质硬度可以达到100mg/L以下,而北方有些地区甚至达到1000mg/L以上。

了解了当地供水硬度情况,可以准确计算树脂罐的滤料填充量和再生盐的消耗量。树脂再生需要氯化钠溶液,饱和浓度大概26%, 1升水可以溶解360g氯化钠,但是溶解后氯化钠溶液的体积增大,最终形成了浓度在26%左右的饱和氯化钠溶液(20度),再生1升树脂需要0.9升饱和氯化钠溶液,根据中心的用水量和每日监测的硬度指标合理设置再生周期和加盐频率,保证再生盐水充分饱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省成本。

为了控制城市供水管网中的微生物,市政自来水厂会添加含氯消毒剂,氯在水中以游离状态存在(游离氯),还有一部分由氯和氨反应生成氯胺(结合氯或化合氯)。

标准当中提到游离氯出厂浓度≥0.3mg/L,而管网末端要求≥0.05mg/L,氯胺的浓度≥0.5mg/L,管网末端≥0.05mg/L,大家可以注意到此标准中对于总氯的含量只给出了下限指标,并没有上限要求,由于城市管网覆盖面广,不同的取水位置自来水中含氯消毒剂浓度也会有差异,靠近自来水出厂管网的浓度偏高,有些地区甚至达到1mg/L以上。

YY0572-2015标准中对总氯含量要求最大允许值0.1mg/L,所以我们需要综合当地供水硬度和总氯含量,决定水处理设备的前处理部分树脂罐和活性炭罐的排列顺序、滤料充填总量、连接形式(串联或并联),合理制定反冲、再生周期,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检测水质,切不可偷工减料、酿成大患。

除此之外,还要评估供水温度,国内南北气温差异很大,大部分水处理设备的要求是进水温度不超过33℃,如温度过高,水机会自动降低废水回收率,不停产水,不利于节省成本,如果进水温度超过38℃,会对反渗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高温膜除外)。

由于透析机只有加温功能,没有降温能力,透析机的设计要求是进水温度低于35℃,超过35℃时,透析机会停止加热,触发低温报警,如果进水温度超过透析机治疗的设定温度,则会触发高温报警。

所以,自来水供水管道(如有储水箱)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晒,甚至可以采用遮光保温或冷却水系统。

二、“标准、前瞻、创新意识”

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切不可只着眼于突发故障的维修和应对,而是应该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摒弃事后维修思想的束缚,建立新的认知体系,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确保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正所谓解决故障者强,防患于未然者神!

一个优秀的设备管理工程师还需要具备融入临床医护的能力,不仅要建立完整的设备台账,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体现前瞻意识和创新意识,注意观察临床医护对设备的掌握情况,准确预见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前制定实用具体的培训计划,指导操作者正确使用设备,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使医护人员的个人技能获得提高,使患者真正受益,获得安全、高效、舒适的就诊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独立血透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总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疗是个高风险的良心行业。

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市场前景固然令人振奋,但是责任也是重于泰山,我们首先要了解团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实用、准确、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计划,从设备管理、医疗护理、成本核算等各方面加快推进,注重人才梯队的储备和建设,注重患者的一体化管理,使每一位员工都有长足的发展,在工作中获得职业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使每一位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和关怀感。

只有这样独立血透中心才能进入良性循环,才能逐步强化自身质量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上取得稳步发展!

合作建议:

新开的血透中心会有很多“坑”,比如选址、办证、设计装修、设备采购等,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而血透中心产品的种类太多、太繁,分类又很细致,这就导致了相关设备的采购工作也变得十分困难。这时候,不妨借助一个可靠的、全国性服务的供应链服务公司----“肾械易购”,给您带来高标准、统一化的服务,给您的采购提供最专业的建议。

如果您打算新建独立血透中心,或者您对在运营的血透中心有任何疑问, 可以关注爱肾网微信公众平台,提交相关需求,我们会有专业人员与您联系,为您解决各类专业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